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为竹山发展养蜂产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梁绍智摄
初冬时节,湖北竹山。
从县城出发,驱车驶过蜿蜒曲折的近百公里山路,再步行穿过一条山间小道,才到达崔德兴在山脚下的家。
门口千重山,抬脚行路难。
崔德兴是竹山县柳林乡洪坪村人,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一直被贫困困扰。他在内心没少抱怨,大山阻挡了他们奔向富裕的步伐。
令崔德兴没有想到的是,今年他家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变化的不仅是收入增加,而且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希望、越来越有奔头了。
有希望、有奔头的背后,是中华小蜜蜂养殖产业让他有了致富的信心和底气。
探寻产业扶贫的最优路径
见到崔德兴时,这位81岁的老人正在蜂箱群中查看蜜蜂的越冬情况。作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养蜂人,养蜂60多年,崔德兴之前一直坚持古法养蜂:“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方法,在山坡上放几个圆木桶,吸引蜜蜂来筑巢,完全看天吃饭。”
“看天吃饭”也是无奈之举。大山阻路,信息闭塞,养蜂学不到先进的技术;销售找不到顺畅的渠道。
缺乏技术,每年冬天,崔德兴散养的蜜蜂都会死散过半;销路不畅,所产蜂蜜只能就近在乡村市场低价零售。
今年,这一状况得到了改观。
崔德兴说,已经养了60多年蜜蜂的他今年才找到了冬季蜜蜂容易死散的原因。“原来蜜蜂越冬也需要人工饲养。幸亏小石传授了饲养的方法,否则又剩不了多少了。”
崔德兴口中的小石叫石成强,前些年组建了蜂之道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全县有名的养蜂技术能手。今年在国家烟草专卖局驻竹山县扶贫干部的指导扶持下,石成强又入股了竹山县金叶情烟农专业合作社建立的金叶情甜蜜工厂,开展养蜂产业保种、扩繁、增量、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一体化运作。
“蜜蜂为我打工,我也为小石打工,一箱蜂一年产蜜20斤没问题,以前每斤卖60元,现在能卖到80元左右,小石定期上门来收。”崔德兴说,现在养蜂不再像以前一样靠天收,“有了技术,有了销路,扩大了规模,脱贫致富不是难事了”。
据国家局驻竹山县扶贫干部、挂职竹山县副县长王玲介绍,今年在竹山,已经有近千户类似崔德兴的山区贫困户开始走上了养蜂致富的道路。
自2013年国家局定点帮扶竹山以来,先后派出7名扶贫干部,他们都在产业扶贫的道路上进行着各种实践。养蜂是王玲这一批扶贫干部正在推动的产业。
王玲说,发展养蜂产业扶贫,与其说是他们创造性选择了这条路径,不如说是被逼出来的“殊途”。
秦巴山区是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竹山地处秦巴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中心地带,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同时,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江汉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竹山县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被列为“限制开发区”,许多工业项目不能落地,多年来发展受到限制。2013年,国家局首批扶贫干部进驻竹山后,曾经通过发展烟叶产业带动扶贫,去年竹山县烟叶产业覆盖贫困户232户696人,实现收入1656万元,贫困烟农100%脱贫。
但现实情况是,竹山多为山地,烟叶产业发展局限性很大,只能带动少部分贫困户脱贫,而大部分像崔德兴一样的贫困户,居住在大山深处,很少有合适的田地种烟。扶贫还需另辟蹊径。
当地之前也曾通过发展猪、牛等养殖产业助力脱贫,但前期投入较大、易出现疫情风险的特点,阻碍了养殖业的发展。竹山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大规模发展猪牛羊养殖也不现实。
去年年初,王玲和钟昊、宋启航3名挂职干部进驻竹山后,重点任务是帮助深山中的重度贫困户脱贫,助力全县在今年实现整体脱贫。这对他们来说,“任务艰巨,压力山大”,因为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都是难啃的骨头。
国家局局长张建民去年在竹山调研时强调:“发展在当地有特色的产业、能形成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王玲说,张局长的这一要求,为他们开展产业扶贫指明了方向。
进驻竹山后,王玲等人很少在办公室,几乎天天满山区里考察调研,与乡镇村组干部座谈,与山区群众交流,探寻产业扶贫的最优路径。
在深入的座谈交流、实地调研和不断的思想碰撞、考察论证中,他们渐渐找到了一个清晰的思路:稳定脱贫,产业发展是基础;有产业带动,脱贫人口才能持续增收;只有从实际出发,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才能真正实现脱贫。
让贫困群众有个持续增收的产业
去年,在柳林乡的一次走访过程中,群山中零零散散放置的蜂箱引起了国家局扶贫干部的注意。在随后与乡村干部和群众的座谈中,他们了解到当地是中华小蜜蜂的重要生活区,山区群众一直有养蜂的传统。
目前,国内主要有意大利蜜蜂与中华小蜜蜂两种。“意蜂”为外来品种,个头大、产蜜能力强,一般追随某种植物的花期移动放养,市场上绝大多数蜂蜜均是“意蜂蜜”。“中蜂”是中国特有的原生态蜂种,《本草纲目》中称其为“百花丹”,一般在无污染的深山老林中不移动放养,善于采集种类多而零星分散的蜜源,酿蜜周期长,所产蜂蜜属天然绿色有机食品。
竹山山区出产的蜂蜜大部分是这种中华蜂蜜,在市场上颇为抢手,售价是普通蜂蜜的数倍。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引导规划,当地蜜蜂养殖仍以农户自发为主,采取传统落后的自制方箱、圆木桶或墙洞泥封养殖,现代活框蜂箱养殖不到1/3,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而且由于大山的阻隔,外货不入,土货难出,这些土蜂蜜很难销往外界。
这一发现让扶贫干部的产业扶贫思路豁然开朗。
“首先,竹山境内有蜜源植物100多种,分布广,花期长,主要蜜源花期衔接好,全县有天然野生蜜源植物200多万亩,是蜜蜂养殖最佳场所;其次,当地有养蜂的传统,而且养蜂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投入少、耗工少,群众容易接受。”王玲说,经过更深入的调研论证,他们决定“从源头上扶植养蜂产业发展”。
在充分调研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基础上,王玲等人主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进行对接,邀请国内顶尖的蜜蜂专家到竹山对养蜂状况、蜜源情况、蜂农队伍等进行详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现有蜜源可支撑蜂群10万群,目前全县蜂群只有1万群”,在竹山县发展养蜂产业大有可为。
这一调查结果让所有扶贫干部异常兴奋,他们经过反复沟通,促成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与竹山县人民政府签订了中蜂养殖技术合作协议,把培植竹山中华小蜜蜂产业发展列为特色农产品扶贫重点项目之一。随后在国家局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又协助竹山县政府在全县17个乡镇39个村建立了“国烟扶贫中蜂养殖示范基地”,采取“能人带动+烟草扶持”发展模式,并资助全县600户深度贫困户购置蜂箱,依托养蜂致富。
“每个特色养殖村带动20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养蜂,每户养蜂不少于5箱。”王玲说,考虑到一些贫困户的实际,他们还采取委托代养的模式。
委托代养也因地制宜,有能人代养,如石成强就代养了溢水镇小东川村3户特困户的蜜蜂,3户贫困户只负责购买蜂箱的部分费用,就可每年从石成强那里获得400元/箱的分红。有村委代养,如擂鼓镇广山村就根据贫困户整体搬迁到山外安置房的实际,由村委会雇人在山中集中代养,村中30户养蜂的贫困户中,有26户协议代养。
“我们的目标是让贫困群众有个持续增收的产业,并从这个产业上长期获益。”王玲说,为了养蜂产业长远健康发展,他们协助竹山县出台了养蜂产业发展政策、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以系统化建设思维谋划技术体系和经营体系,打造产供销一体化的中华小蜜蜂养殖产业。
技术体系重在扶“智”。为保证贫困户掌握养蜂技术,国烟扶贫干部协助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建立三级培训机制,首先在全县遴选出具有较强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职业养蜂人,由蜜蜂研究所的专家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然后再由他们走村入户指导培训村中重点养蜂户,重点养蜂户负责带动指导周边的普通养蜂户。科技的力量,创造了“点石成金”的传奇,先进的养蜂技术取代了古法养殖,蜂蜜产量和质量大为提升。
经营体系重在铺“路”。支持成立中华小蜜蜂养殖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政策宣传、行业自律、科学养殖管理普及、标准化推广、品牌培育管理、利益联结机制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蜂农、企业、市场之间搭建电商销售平台,促进信息交流和新技术推广运用;引导全县100箱以上养殖户组团发展,抵御风险;扶持专业合作社成立蜂蜜加工企业,完善生产销售社会化服务体系,帮助养殖户把资金、技术、管理“引进来”,把资源、产品、服务“卖出去”。
在这一规划的引导下,石成强等一大批有意愿、有智慧、有能力的“农村精英”脱颖而出,成为引领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金叶情甜蜜工厂等产业基础项目应运而生,畅通了竹山蜂蜜的加工、销售渠道。
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今年68岁的杨开毕是柳林乡民主村的一位深度贫困户,今年国烟扶贫项目资助他购置了5箱蜜蜂。蜂箱运来之后,他并没有上心管理,也没打开过蜂箱。直到十多天后技术人员上门指导,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