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营,他是一名好兵,先后获得三等功1次、营级嘉奖3次,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退伍来到企业,他是一名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好员工,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两次被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今年“八一”前夕,他还被授予卢氏县“优秀退役军人”荣誉称号……他就是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五里川烟叶收购点负责人,现任卢氏县杜关镇窑峪村第一书记的张海峰。
在繁重任务面前,他用责任彰显了退伍军人敬业本色
2005年以来,为夯实卢氏县烟叶发展基础,烟草行业先后投资2.66亿元,在卢氏县18个产烟乡镇建成了烟路、烟水、烟炕、烟机等基础设施项目1.44万个。其中,2010年至2014年是卢氏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最多的年份,4年间,新修建密集式烤房3500余座,购置各类农机500余台,修建塘坝、烟田道路、水井、水窖、育苗大棚等项目300余处。作为在建项目和建成项目档案整理的第一责任人,张海峰临危不乱,日以继夜地开始了建档立卷工作。白天,他到工程项目现场进行GPS定位,核实项目坐标,采集受益人基本信息,测量工程数据;晚上,他一头扎进办公室,填写各种表格,绘制各种图标,整理完善档案资料,直至夜深人静。4年间,经他手整理完善各类档案资料1000余册,单是A4打印纸就用了70多箱,而且无一差错。付出总有回报,在2014年全省烟草系统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回头看”中,河南省烟草公司对卢氏县烟草分公司基础设施档案管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至今,这些档案仍旧很有利用价值。
在脱贫攻坚一线,他用爱心书写了退伍军人为民情怀
2017年,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期,县局(分公司)党组把驻村帮扶重任交给了他。驻村帮扶第一站是到杜关镇桑树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以后,张海峰带着深厚的为民情怀,认真学习扶贫文件,挨家挨户访贫问苦,因户施策真心帮扶,终于打开了驻村帮扶工作新局面。经过1个月没白天没黑夜的苦熬实干,在右手食指磨烂成茧、弯曲变形,用掉20盒签字笔芯后,建立和完善起了桑树沟村84户贫困户600余本档卡。在摸清摸透村情民意、搭建起包村扶贫档案资料后,他又扑下身子带领群众架桥修路、挖渠引水、植桑养槐、养殖牛羊、发展产业,用自身的行动感化群众自立自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并与群众结下了深情厚谊。2018年元月,张海峰因工作需要离开桑树沟村时,全村150余户群众自发联名签字委派村干部到县委组织部挽留……时至今日,党的群众还在念他的好,都说桑树沟村成为全县首批脱贫摘帽村,张海峰功不可没。
离开桑树沟村,张海峰又来到杜关镇窑峪村担任第一书记。到任后,他根据全村贫困户具体情况,因户施策,编制详尽帮扶计划,按时间节点稳步推进。通过“精准识别”将窑峪村原有59户127名贫困群众精确到12户25人;在确保贫困户每人发展1亩核桃、1亩连翘的基础上,引导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发展养殖产业、安排公益性岗位,使贫困户每户都能达到3个以上增收渠道。与此同时,他又积极争取各方资金,为窑峪村打造机井1眼,新建村级卫生室1处,安装路灯10盏,使全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窑峪村贫困发生率由2018年初的16.3%下降到2018年底的1.8%。窑峪村民为感谢他对扶贫工作的帮助,2018年底特意为卢氏县烟草分公司赠送了锦旗,以示感谢。
在名利待遇面前,他用淡泊诠释了退伍军人优秀品质
2015年,张瑞锋调任五里川烟叶收购点工作,担任收购点临时负责人。因辖区烟叶种植面积小,加上其它种种原因,种烟户对收购点一度出现了不信任。他一到任,就走村入户找烟农座谈,寻找消除隔阂的问题根源,并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工作,协调村组做好土地流转,争取外地烟农到辖区种植烟叶。2015年收购期间,一个洛阳的烟贩找到他,送给他5000元现金,要求为他收购一车烟叶,他听了后严词拒绝,那个人还要纠缠,他顺手拿起电话报告给五里川镇纪委……2016年烟叶合同分配期间,镇政府一名职工找他送他3000元现金,想报50亩假合同贩烟被他严词拒绝……工作中的一身正气,生活中的严以律己,终于赢得了民心,2016年收购点种烟面积达到了1100多亩,终于开启了收购点烟叶种植辉煌期。
如今,已5年过去了,张瑞锋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充当着收购点负责人、驻村第一书记等多种角色,但无论怎么变换岗位,他的身份仍旧是五里川烟叶收购点负责人。5年来,他没有向组织讲过任何条件,要过任何待遇,总能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向上向善的状态,淡泊名利,一心扑在工作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听党指挥”的铮铮誓言,诠释着一个退伍军人的优秀品质。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