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频道 > 正文

金灿灿和亮闪闪

贵州黄平县谷陇烟区产业扶贫纪实
2016年09月21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袁娜
A+ A

  烟草在线黄平消息

  “小袁,你知道什么是金灿灿和亮闪闪吗?”我瞪着圆圆的眼睛,一脸疑惑地望着烟叶站刘站长……

  “走,跟我们走!带你去找答案……”我怀揣着好奇心,跟随烟叶站的几位同志一路驱车来到了位于贵州省谷陇镇苗陇乡的收购点。

  “喏,看看是不是金灿灿和亮闪闪。”我顺着刘站长手指的方向望去,顿时恍然大悟,不禁掩嘴大笑……

  “原来是这啊!”只见三工位的分级台前除了放着金灿灿的烟叶外,还站立着身着多彩苗服的“阿幼”。放眼望去亮闪闪一片,姹紫嫣红!

  听刘站长介绍,这个收购点95%以上的分级员都是苗族,且80%以上都说苗语,听不懂汉话。就连负责这个点的点长也是地道的苗家汉子。“估计这种少数民族分级员占比那么高,地方民族特色如此浓郁的收购点,我们谷陇算是一个咯!”该点的点长杨秀科对笔者打趣道。

  从2008年政府、烟草部门开始在谷陇大力发展烤烟种植产业以来,这个昔日贫穷的传统民族乡镇正悄然发生着不小的变化……

  可回想起谷陇镇通过烤烟产业推动扶贫攻坚之初,那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这里和黄平县大多数乡镇一样,四面环山,山高坡险,交通不便,多数居民散居在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间犄角旮旯里,生产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长期以来的环境闭塞,加之少数民族地区的固守陈封、盲目排外,使得谷陇成为黄平县落后、蛮荒地区的代名词。5万多苗族同胞70%左右挣扎在贫困线上。谷陇地区如何脱贫,是横在黄平县全面实现同步小康道路上的一道难题。由于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宜,种植烟叶成为解开难题的有效答案之一。

  通过几年的烤烟产业发展带动,如今的谷陇镇烟农户家里可不单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那么简单了。80%以上的农户通过种植烤烟,基本实现了小康,种植大户甚至盖上了“小洋楼”,置办了小轿车。当年由于人口外流形成苗陇乡多个“空心村”,依靠种烟,现如今又重新热闹起来了。一些农户除了种烟外,到了收购季节,还能通过选拔成为分级员,到专分散收工场里打工,有效解决农闲时节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拓宽烟农增收途径。如今的生活蒸蒸日上……与此同时,烟草行业每年投入资金为烟区改土、修路、建水源等,发力“新农村”建设。种烤烟提升烟农收入助力脱贫攻坚,而依托烤烟发展现代农业,则为地方致富奔小康奠定长久基石。从2008年至今,谷陇烟区烟农从39户发展到72户;植规模从480亩发展到2750亩;烟农户均收入从不足3万元上升到近14万元

  “我多年前种过烟,后来去广州打工了。最近几年眼看着在家种烟的相亲们都富了起来,我决定重操旧业,开始种烟。”苗陇乡克麻村的村民雷鸿富讲起他的种烟经历。

  “以前种烟要自己耕地、育苗、烘烤,麻烦得很!现在成立烟农合作社基本各个作业环节都有服务队,烟草公司还建起了育苗大棚、新式烤房、购置大型农机具,并推行科学种植方法,省工节时不说,还最大限度保障我们的收益,你说不种烟,种啥?”谷陇平安村烟农龙贞文向笔者说道。

  笔者在心里揣摩着刘站长口中“金灿灿”和“亮闪闪”这两个词对谷陇苗族同胞更深刻的含义。“金灿灿”代表的正如一片片“含金”的烟叶,而“亮闪闪”代表的就不仅仅只是靓丽的民族服饰了,更像当地借力烟草产业发展吹响扶贫攻坚号角后,我们仿佛依稀能望见的谷陇村村寨寨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当地苗族同胞越来越美好的生活。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