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在咸阳烟叶复烤公司里,有许多女工和男工们一样,长期辛勤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常年经历着严冬酷暑和烟尘噪音的考验。但她们却满怀激情与热血,以苦为乐、甘于奉献,用青春作底,用汗水作书,谱写着灿烂美丽的诗篇。张宁就是其中的一个。
张宁是毛遂自荐到工艺技术中心工作的。起初的想法只是要单纯的换个工作环境,未曾想这一换竟是一场彻彻底底的蜕变。进到工艺技术中心之前,张宁是打叶车间的一名打包机操作工,工作内容单一,工作程序简单,干够一天八个小时,回到家便可心无牵挂的睡上一个大头觉。然而,这样安逸的工作对于军人出身、性格外向、喜欢求新的她来说,毫无新意和挑战性可言,于是,毅然决定“跳槽”。刚进工艺技术中心的她,可谓是眼前一抹黑,不仅对工作的流程不了解,而且对最基本的检验指标要求都不知道。这些并没有吓退张宁,反而激起了她更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协助质检人员工作期间,她勤学好问,用心琢磨,充分发挥自己腿勤、嘴甜、脑子活的优势,不断向有经验的检验人员和在线生产人员请教学习,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完全掌握了整个在线检验的工作流程和要求,并能独立取样和做样了。可张宁并不满足于这些,骨子里的求知欲望一直鼓动着她,要么就做最好的,要么什么也别做。于是,不安分的她开始打起了化验室里那些检测设备的主意。布拉本德烘箱的温度怎么设定?电子天平的零点如何调节?红外水分仪的测量参数依据什么来设定?……带着一大串的问题,她查资料,跟人求教,积累检测数据不断分析总结规律,光收集的检测数据就有好几本。凭着这股子好学劲,她不但学会了所有检测设备的操作技术,了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甚至还做起了部门一些同志的技术指导老师。
随着烟草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改革发展,需要学习的东西似乎总也学不完,待在工艺中心这个与行业前沿技术接轨较多的环境里,张宁就像一个永远吃不饱的孩子,如饥似渴的吸收和消化着来自不同层面的知识。09年底,为了提升加工技术服务水平,打好实施配方打叶加工的基础,公司建立了工艺技术中心化学分析室,主要负责烟叶化学成分和内在品质的分析,为客户提供相关数据,更好地指导生产加工。这又是一项全新的实践和挑战,张宁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个机会,成为了复烤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化学分析员。所谓化学分析,就是使用化学检测的手段对烟叶中烟碱(尼古丁)、总糖、钾、氯、氮等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由于整天要和化学药品打交道,因此,不光要求操作人员有足够的化学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在化学分析仪器厂家提供培训指导的三天里,张宁恨不得不吃不睡,加班加点来学习。因为没有现成的学习资料,她只能在专家现场讲解时,一边用耳朵听,一边用手记,从设备的操作、试剂的配制、设备的维护保养、设备异常情况的处理、到数据库的建立与统计、数据结果的分析等等,唯恐漏掉一个知识点。每天下班后,她都要拿着培训时记的笔记,对照设备操作说明书反复推敲。设备仪器方面的东西学起来相对简单,可欠缺的化学理论知识却不是三天时间就能补上来的。为了不影响工作的开展,在公司强化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张宁自己掏钱购买了大量化学分析方面的专业书籍,恶补化学理论知识,工作间歇学、吃饭时候学、睡觉前也学,硬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自己达到了化学分析岗位的任职要求。如今,她全然成了公司化学分析方面的行家里手,在工艺研究方面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张宁的日常工作除了搞烟叶化学分析外,还担任着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部门安全员和内勤员等职务。说起做内勤,她真是事无巨细,一管到底,小到一张打印纸、一根圆珠笔,大到一台电脑、一台设备,她就像一位尽职尽责的管家婆。检测室的门锁坏了,她要负责给更换;班上的报表用完了,她要负责联系制作;办公室的电脑出了问题,她要联系人过来维修……常常是忙了这头忙那头,很难有停下来休息一会的机会。很多时候碰了钉子,受了委屈也是自己默默承受着。
作为一名年轻的女同志,工作事务多但家庭事务更多。孩子年龄还小,丈夫是名警察,父母身体一直也不好,多年来,她一边要干好本职工作,一边要照顾好家庭的日常生活。工作忙起来的时候,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情,年幼的孩子无人照顾,就被一个人锁在家里,从三岁到六岁一直如此。尽管这样,她没有因为工作事项多、工作任务重、家庭情况特殊,就找领导请求照顾,更没有因为孩子年幼和父母年迈需要照顾而迟到或早退过一次,而是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
苦中有乐,乐中有苦,平凡而快乐着,就是对张宁这些年在工艺技术中心工作和生活的最好阐述。在苦与乐的选择中,她把火一样的青春奉献给了她所钟爱的事业,在这个普通的岗位上,在每项细致的工作中,她用勤劳和智慧书写着自己炫如彩虹的人生历程!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