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是提高烟叶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国家局高度重视该项技术推广工作,吉安市经过连续两年的推广,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贯彻落实江西省局要求,该市公司2016年继续开展了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的推广工作,为深入了解该项技术的推广情况,及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对2016年该项技术的推广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工作开展情况
1、组织保障
市局成立了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全面负责该项工作的谋划、组织、协调及方案的制定和考核。并先后印发了《吉安市烟草专卖局2016年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推广方案》,《吉安市烟草专卖局2016年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方案的》,《吉安市烟草专卖局2016年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技术工作考核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队伍建设
为做好该项技术的推广,市公司立项了《吉安烟区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引进与推广》科技项目,并成立了项目研究小组,全面负责相关试验的开展及技术攻关,项目组成员均为烟草或植保专业的高学历人才,均有丰富的项目研究经验。为保障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顺利推广,确保各环节工作及时有效开展,各产烟县以合作社为依托,组建了一支有力的技术服务队伍。
3、技术培训与宣传
“以蜂防蚜、以虫治虫”的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是一项全新的技术,涉及农业、气象、栽培及生物等多方面。为使该项技术尽快被本产区技术人员掌握,市局制定了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培训计划,并根据计划分期、分县进行相关培训工作。
一是开展了繁蜂棚搭建和育苗技术培训。2015年11月-12月期间,该市局组织相关人员分县进行了蚜茧蜂扩繁棚的搭建培训,对繁蜂棚的规格和搭建要求进行了明确,对育苗的具体要求做了相关培训,各县蚜茧蜂技术推广负责人、所在片区烟站站长参加了培训。
二是开展了接蚜技术和繁蜂棚管理技术培训,2016年2-3月,该市局在进行了接蚜技术现场培训,同时分别发放了技术培训视频资料,并要求各县在本县内对相关技术员再次进行培训。
三是各县根据市局要求,分别组织召开了技术培训会,对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技术进行了宣贯培训,同时要求技术人员及时向烟农进行宣传,做好防蜂区的农药使用控制和田间调查工作。
四是通过网络媒体、微信公众号及向烟农发放致烟农的一封信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展开技术宣传,使烟农理解接受该项技术。
4、繁蜂点建设
根据要求,该市2016年在安福、峡江、永丰县开展繁蜂工作,计划推广面积为13.86万亩,其中烟田10.08万亩,大农业3.78万亩。按照与核心示范区、GAP示范区、精益生产示范区相结合,选择相对集中连片的区域,遵循交通方便、靠近水源、有利于自然通风的原则共在全市建设6个繁蜂点,安福、峡江、永丰各2个,其中安福分别在严田、寮塘各设置一个繁蜂点,每个繁蜂点4个繁蜂棚,共48间繁蜂室,育苗3360盘,覆盖安福、泰和的放蜂面积;永丰石马、沿陂,峡江砚溪、罗田各一个繁蜂点,给个繁蜂点2个繁蜂棚,24间繁蜂室,840盘湿润苗,分别覆盖峡江、永丰的放蜂面积。
5、繁蜂管理
根据往年吉安烟区烟草病虫害发生规律调查结果,制定了吉安烟区繁蜂时间序列表。
各繁蜂点分别在3月上旬、4月上旬完成了第一批和第二批接蚜工作,接蚜标准均为10头/株,通过对接蚜后的调查记录得知,接蚜后15天左右,蚜虫大量繁殖,平均可达200头/株以上。
各繁蜂点均在3月中、下旬和4月中旬完成了两批接蜂工作,接蜂方法为散放成蜂与散放僵蚜结合,接蜂标准为蜂蚜比=1:50,通过查看调查记录得知,接蜂后15天左右,繁蜂棚内有大量的成蜂和僵蚜出现,僵蚜平均达220头/株。
在放蜂前分别对各个繁蜂棚内烟苗上的蚜虫、僵蚜数量进行调查,每个繁蜂棚随机抽取20株烟苗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僵蚜的寄生率平均在70%左右。
6、放蜂情况
各产烟县分别组织相关人员在4月上、下旬旬开展了集中放蜂,共完成放蜂面积14.1万亩,占总移栽面积的111.9%,其中烟田放蜂10.3万亩,占移栽面积81.74%,大农业放蜂3.8万亩,占移栽面积的30.16%,达到了国家局要求的80%烟田和30%大农业的目标。
放蜂前烟田蚜虫发生情况调查表明,蚜虫发生量平均小于5头/株,结合繁蜂实际,4月上旬第一次放僵蚜标准为200-250头/亩,4月下旬第二次放僵蚜标准为250头/亩左右。
7、放蜂效果
1)蚜虫群落明显减少:各产烟县分别对放蜂前后的蚜虫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放蜂后前期防治效果不明显,放僵蚜15天左右蚜虫数量平均每株不高于3头,蚜虫数量减少40%以上。以安福县随机抽取五个村的调查为例,由下图可以看出,放蜂后15天,蚜虫发生量明显降低,平均单株蚜虫数不超过2头,僵蚜数量显著增加,蚜茧蜂寄生率提高。
2)农药使用量有所降低:通过在放蜂区和未放蜂区随机调查农户农药使用情况,放蜂区烟农可减少使用农药1次,减少了防治烟蚜的投入。
3)得到烟农认可:经过大力宣传培训、田间散放僵蚜后,烟农对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有了初步认识,逐步意识到农药使用过多残留会造成食品和环境不安全,多数烟农不再使用杀烟蚜农药,减少了种烟成本,70%以上烟农接受了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推广工作。
4)提高烟叶安全品质,保护了生态系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推广应用,不仅减少防治烟蚜用药,也减少了蚜传病毒用药量,烤烟生产过程农药使用量再一次减少,促进了烟叶安全品质进一步提高,保护了生态系统平衡发展。
8、大农业放蜂情况
2016年全市在大农业共推广放蜂面积3.8万亩,占总植烟面积的31%,达到省局30%的推广比例要求,其中安福放蜂1.4万亩,峡江1.15万亩,永丰1.05万亩,泰和0.2万亩。安福大农业放蜂主要集中在油菜、茶树作物上,峡江主要集中在杨梅树等作物上,永丰和泰和主要集中在油菜、辣椒等作物上。全市各产烟县分别在四月上旬和四月下旬集中进行了两次放蜂,大农业放蜂与烟田放蜂平均每亩放蜂总量为500头左右。通过田间放蜂,放蜂区大农业蚜虫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放蜂区域防治蚜虫药剂施用次数减少1次,每亩节约防治成本5元左右,节约成本58万余元。
9、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为加快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的本地化研究,2016年分别开展了《烟蚜茧蜂种蚜越冬寄主优选对比试验》、《不同扩繁方式对比试验》、《不同播种密度对比试验》,通过试验研究,探索了一些适宜吉安烟区的繁蜂技术及放蜂技术。
二、存在的问题
1、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目前虽然各产烟县都成立了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推广队伍,但部分仍然以兼职开展本项工作,且相关植保专业的人才较少,给推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2、烟农接受程度相对较低
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经过连续两年的推广,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该项技术是一项生物防治的新技术,烟农接受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目前,部分烟农对此技术的接受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本地化研究及技术创新有待加强
蚜虫的扩繁、烟蚜茧蜂的扩繁以及放蜂时期的确定,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不同的地域在推广过程中需要适宜当地环境的技术标准,近两年推广仍是以云南经验为主,对本地化的研究虽然做了一些探索,但是还未形成相关的技术体系,本地化的技术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选派人员参加全国技术培训,并邀请有关专家到产区指导工作,多方位、多层次加强技术培训,增强技术队伍力量。并明确负责该项技术的专职人员,稳定技术推广队伍。
2、做好宣传普及工作。结合烟叶生产技术手册、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海报、网络媒体等多种方式,利用易懂、易接受的表达方式进一步加强对该项技术的宣传普及,同时召开技术讲座,结合优质烟叶的生产技术要求普及该项技术,使烟农更容易接受。
3、针对烟叶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在本地区推广过程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试验研究,进一步探索适宜吉安烟区烟蚜茧蜂扩繁、保种技术。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