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子脚村老寨子。(邓楚瑜 摄)
2020年,有两件事让李荣感到很高兴:其一,全村22户乡亲种植烤烟总收入128.52万元,户均种烟收入5.84万元;其二,村里又有8户人家从老寨子搬出,住进了新寨子里建的小楼。
33岁的李荣,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异龙镇他腊坝村委会岩子脚村民小组组长,今年是他被乡亲们选为小组长的第5个年头。
“老寨子地势低,一到雨季,周围山上的雨水就汇集到寨子里,处于洼处的几户人家经常被淹。”李荣口中的老寨子,说的是曾经的岩子脚村,距离现在小楼林立的岩子脚村新寨子不到500米。
老寨子的居住条件确实不理想。村里通往外面的唯一一条路宽不到3米,只能通行摩托车和小型拖拉机;一到雨季,依山而建的住房常被山体滑坡隐患威胁。“我家就在那儿。”李荣指着建于山腰的一所白墙青瓦的平房说,老寨子最不方便的就是交通,入村的那条路没有扩宽前只够走人,多年前,一名外村的姑娘嫁到村里,娘家陪嫁的一台缝纫机是几个汉子趟着水田才搬进去。
岩子脚村是一个彝族聚居的小山村,没有种植烤烟以前,乡亲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只能依靠种玉米,全村清一色的土坯房,家用电器是稀罕物,没有一户人家买得起农机具。
岩子脚村的改变,发生在李荣的父亲李保亮被乡亲们选为小组长的时候。李保亮从小在岩子脚村长大,是一名退役军人,是乡亲们眼中的能人。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被乡亲们选为小组长。
被选为小组长后,从小吃苦的李保亮寻思着如何才能带领乡亲们甩掉穷帽子,怎奈受制于村里的交通及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迟迟没有找到适宜的路子。
正当李保亮为乡亲们追求美好生活而发愁的时候,当地烟草部门到村里发展新烟区。当从技术员的口中得知种植烤烟的收入比现在高出许多后,李保亮心里的那盏灯被点亮了,当即表示支持并第一个带头种植烤烟。
然而,因思想观念还没有转过来,村里的一些乡亲认为种烤烟比种玉米费时费工,不愿意尝试,“这么好的政策不抓住,你们怕是想穷一辈子!”苦口婆心地劝说下,多数乡亲的思想观念扭了过来,但还有几户持观望态度,这让李保亮急了眼:“你们如果种亏本了,损失算在我头上!”
李保亮的抉择没错。当年,全村乡亲依靠种植烤烟,户均收入超过了1万元,是种植玉米的几倍。那几户“摇摆户”的心里更是乐开了花,一见到李保亮就要拉着去喝酒。
岩子脚村新寨子。(邓楚瑜 摄)
口袋有了钱,一些人家把土坯房换成了砖瓦房,村里的面貌悄然发生着改变。见到大伙儿的日子有了起色,李保亮的干劲更足了,1996年,他带着乡亲们把入村的泥巴小道扩宽为2米多宽水泥路。在父母的辛勤劳作下,一家人依靠种植烤烟,李荣和姐姐的童年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然而世事难料。2000年,正值壮年的李保亮突然因病去世,那一年,李荣只有12岁。
乡亲们没有忘记李保亮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的付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纷纷伸出援手,帮助李家渡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2016年,早已扛起家庭重担的李荣被乡亲们选为小组长。和父亲一样,李荣揣着让乡亲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的愿望,认真思考着岩子脚村的未来。
多年来,岩子脚村依靠种植烤烟早已甩掉了穷帽子,乡亲们的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口袋鼓了,大伙儿开始寻思着把平房换成小楼。然而受制于老寨子的地势条件和地理环境,在现有基础上建小楼不现实。“我们全村都搬出去!”在一次村民大会上,李荣提出了这一想法。
年轻人敢闯敢干。这一年,李荣和村里另外2户乡亲在距离老寨子不远的地方买了地皮,率先建起了小楼。“现在村里绝大部分人家都搬到了新寨子,预计2022年实现整体搬迁。”
李荣的新房连同装修花了60多万元,李荣说,他家的房子在新寨子里只排得上中间水平,一些人家的新房不含装修就超过了70万,“现在村里超过一半的人家还买了小汽车。”
虽然一家人已在新寨子定居,但李荣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回老寨子看看,走一走父亲曾经走过的那些路,“我不敢说完全实现了父亲的心愿,但现在村里的情况,一定是他当年所希望的。”李荣说。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