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频道 > 正文

四川盐源:“慧”种烟,烟田里燃起新希望

2020年08月10日 来源:《东方烟草报》 作者:王明秋
A+ A

  编者按 一点一滴巧降本,一分一厘常增效。

  面对企业降本增效的难题,烟草员工积极动脑筋、出思路、搞创新,坚持控成本、巧改造、深挖潜,一些闪耀着群众智慧和集体才智的革新和发明不断涌现,凝聚成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蓬勃之力。今天,为您采撷几个典型案例,介绍来自基层一线的小发明小创新。

  从小米粒大小的包衣种子到烘烤后金灿灿的烟叶,从播种绿色到收获金黄,近8个月的时间里,弯弓剪叶器“崭露头角”,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大显身手”,如今,一幅智慧增效、科技降本的新画卷正在四川盐源6万余亩烟田里徐徐展开……

  “土”门道里的弯弓剪叶器

  “‘白莲座’水上漂,‘绿娘子’随风舞,看我弯弓剪烟苗,省时省力快又好!”今年烟叶育苗期间,走进盐源县黄草镇泡木林村育苗点,盐源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梅雨烟站烟技员王地权边念着自创的打油诗,边向育苗户们展示自己的最新发明——弯弓剪叶器。

  只见他迅速把苗盘放到架子上,抓起下端横竿上的钢丝,眯着眼睛一瞄,手一松,瞬间,一盘烟苗整整齐齐被削去了“头”。

  “它的工作原理是靠橡皮筋拉住钢丝回弹的瞬间,达到剪切的效果,下面的装盘卡座可调节,能满足不同高度烟苗的需求。”王地权介绍说,“不仅如此,钢丝消毒还特别方便,只需用浸过消毒液的毛巾一擦就完成。而且,钢丝与剪叶刀片相比,烟苗切口处接触的面积更小,染病的概率也小得多。”

  “看起来还可以,一天可以剪多少呢?”老烟农吴永华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

  “咱们试试不就知道了?”

  说干就干,王地权和吴永华夫妇一人端苗盘,一人剪,一人把剪好的烟苗搬回,剪完一棚,刚好40分钟。

  吴永华一合计:“手工剪叶一天最多剪一个中棚,一个人工一天100元,30个棚的烟苗,三次叶剪下来,人工费都得花上几千元,用剪叶器能省不少钱哩!”

  烤烟细活多,育苗、剪叶、施肥……都需要大量人手,特别是一到农忙时节经常遇到雇工难的问题;用剪刀剪叶不仅费时、费力,还可能错过剪叶的最佳时机。

  正是对用工难体会颇深,吴永华才更懂得剪叶器的珍贵,两百元的成本,他立刻去做了两个。

  两次剪苗下来,吴永华对这个弯弓剪叶器越发满意了,感叹道:“现在不仅要会种烟,更要‘慧’种烟呐!”

  烟地里的“补水神器”

  “滴答滴答……”5月20日,笔者在盐源县果场标准化示范片看到,嫩绿烟苗的根部,晶莹剔透的小水珠从黑色小管子里有节奏地滴了下来。

  放眼望去,黑色的管网密布,如同烟田的脉络,延伸向每个角落,正源源不断地给每株烟送去养料。

  随着近几年气候变化,烟苗移栽后一个月,都要经历高温、干旱的严峻考验。

  “有了这个滴灌,只需要轻轻扭动主管上的按钮,就可以对不同长势的烟苗和缺水缺肥情况‘对症下药’,自动给烟苗根系输送水分和养分,实现水肥同步管理,省时省力。”树子洼合作社社长张朋云说起水肥一体化滴灌的好处,满是感慨。

  马棚子水库新烟区烟农赵庆松却有另外一番感受。现在用滴灌浇水施肥,什么时候浇水?一亩烟要兑多少肥料?完全不用操心,按烟技员的“方子”去执行就好了。

  赵庆松算了一笔账,人工一天最多可追肥5亩,他家112亩烟每天需要22个工,三次追肥下来光是人工费就得上万元,而今年安装了滴灌,自己仅需要出10元/亩的安装费,一年浇水加追肥支出才一千多元。

  “便捷浇水,按方施肥,烟地里的烟株十分整齐,能降低成本,还能浇得更精准、到位,这样种烟,我们十分有盼头呀!”赵庆松感叹道。

  此外,新能源烤房的引进解决了熬夜加煤的烦恼,烟夹的发放解放了烟农编竿的双手……从烟叶生产人工化、机械化再到信息化,“智慧烟草”已经在这片黄土地上生根发芽,从“会”种烟向着“慧”种烟不断迈进,烟田里,正燃起新的希望。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