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生产既需要技术,也需要资金,更需要劳动力。在贵州省安顺市,通过烟叶产业带动,更多的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参与到烟叶生产中,实现了发家致富。依托小小的烟叶,贵州安顺——
一户带十户 共走小康路
黄鹤营村村民在烟田里忙碌。葛振刚摄
6月12日上午,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猫营镇黄鹤营村烟农黄小红召集帮他做工的村民开展烟叶大田管理。
黄小红是当地的种烟大户,今年种了100亩烟叶。这一天,他从附近村里请了20多个村民清理田中的杂草,每人每天的工资是80元。
同一天,普定县马场镇湾寨村烟农曾加胜带领着十多个村民也在烟地里忙活着。这些村民都是湾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紫云和普定,一个在贵州省安顺市的南部,一个在北部;一个属于贵州省深度贫困县,仍在奋力脱贫攻坚,一个虽已脱贫摘帽,但一些偏远山村仍面临稳定脱贫的压力。
脱贫攻坚,产业先行。作为贵州省重要的扶贫产业之一,烟叶产业一直在安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以烤烟种植为依托,安顺形成种烟大户带动贫困农户共走小康路的发展模式。
“种烟大户有资金有技术有管理经验,缺的是劳动力;贫困农户有劳动力,但缺资金缺技术。两者相互配合,以订单式生产的烟叶为基础,共同受益。”安顺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副经理万红波说。
站在被绿树环绕的烟田里,看着眼前茁壮成长的烟叶,黄小红看到的仿佛是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从决定今年继续种烟开始,他就把全部的心思放在了烟叶上,按照烟草公司烟叶技术员的指导,细心照料好自己的烟叶。因为他知道,烤烟的收成不仅关系着自己的生活,还关系到其他人的生活。
“常年在我烟地里打工的有十多个人,大部分都是村里的贫困户。我这100亩烟叶,忙活一年下来光工资就得付出20万元左右。”黄小红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起账来,“他们每家的收入接近2万元,一分都少不了他们的。”
相比黄小红,曾加胜走上种烟路更是为了村里的贫困户着想。作为一名党员,作为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曾加胜明白,烟叶作为订单式农业,非常适合带动贫困户脱贫。
“烟叶不愁销售,收入相对稳定,所以今年我又种了80亩,十多个贫困户都跟着我干。”曾加胜说。
在烟田里务工的湾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贺琼特别感激曾加胜。她家里既有老人要赡养,还有两个读大学的孩子。她的丈夫常年在外打零工,不舍得吃穿,一心只想着让孩子多读书,将来能有出息。
缺少技术的贺琼从去年开始在烟地里打工,不管做什么都非常卖力,认真按照烟技员和曾加胜的要求干活。
“收入不低,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这样的事情上哪里找去?”虽然没读过几年书,但这个道理贺琼很明白。
对于烟叶产业的带动作用,猫营镇党委书记郑光兴心里十分清楚。猫营镇有种烟的传统,生态条件也特别适合种烟,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基于此,在每年的产业规划上,猫营镇都把烤烟列为重要部分来落实。
“全镇有11个村种植烤烟,每年带来的务工收入就达到480万元。其中,参与务工的贫困户有500多户,收入170多万元,平均算下来一户烟农带动了十户贫困户就业。”郑光兴说。
猫营镇的烟叶生产是安顺市烟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烟叶作为安顺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必不可少的一项扶贫产业,尽管规模不大,但示范带动作用格外明显。
今年,安顺市共有烟农743户,预计将产出务工收入7600多万元。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