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频道 > 正文

我还想种上十来亩烟叶--“种烟状元”老烟农的心愿

2019年11月22日 来源: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李根栓
A+ A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

  在这收获的季节,漫步卢氏烟区,公路上是来回穿梭的车辆,烟农开着自家的农用三轮车,满载着丰收的果实向烟站奔去。烟站里,收购秩序井然有序,卖了烟叶的烟农个个笑逐颜开,三五成群,分享着丰收的喜悦,交流着种烟的心得,憧憬着来年的梦想。

  9月22日,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们一行三人专程来到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东明镇峰云村拜会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卢氏县种烟状元——王文正。

  1944年出生的王文正,今年已75岁高龄,尽管已是耄耋之年,但老人家精神矍铄,步履稳健,耳聪目明,老人说,要不是老伴儿身体不好需要照顾,我还想种上十来亩烟叶。

  王文正是南阳市淅川县人。因为家庭成份不好,二十大几了还找不到老婆。1971年,在他27岁那年,投亲靠友来到卢氏东明镇峰云村落户。在好心人的撮合下,与本村一姑娘结婚,尽管姑娘稍有语言障碍,但在老王看来,只要能过光景就行。

  从1971年到1984年,这中间有十一二年的时间,老王同当地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尽管日子过的紧巴,但总算有了个家,老王凭着手脚勤快,也勉强度日。

  1982年卢氏试种烤烟取得成功,第二年扩大种植面积,老王第一个响应,在自家的责任田里种了3亩烟叶,当年喜获成功,3亩烟叶卖了千把块。用老王的话说,快40岁了,平生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从那时起,老王认定,种烟是条稳赚不赔、脱贫致富的好门路。

  因为种烟,老王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老王的经历就像烟草产业的发展进程一样,卢氏因为连续十三年荣获“全国烟叶生产收购先进县”而闻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老王也因为烟叶种的好,各种荣誉接踵而至,先入了党,接着由村民小组长晋升村副主任,接着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在老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十多年间,峰云村烟叶种植面积由原来的500多亩发展到1200多亩。由于成绩突出,先后获得全县种烟状元、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峰云村及老王个人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装满了一大包。

  在老王看来,这种烟,关键是要听话,要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第一要紧的是培育壮苗。这是种好烟的基础。只有培育出高质量的高茎壮苗,烟苗栽到地里才能活得好,长得快,能抗病。第二要紧的是大田管理。大田管理没有诀窍,关键是一个勤快,人们常说人勤地不懒。烟叶下地后,中耕除草、防病治虫都要跟上。尤其是中耕除草,人怕荒地怕荒,要一遍一遍地锄地,把烟田打理的“寸草不生”。只有这样,大田长出来的烟叶才有重量有质量。只要管理得法,云烟87品种亩产也能达到三四百斤。第三要紧的是采收烘烤。要抢采下部烟,稳采中部烟,迟采上部烟,做到不采生烟,不留熟烟。老王说,有一年他的一块地烟叶长势旺盛,最后十来片烟一次采收烘烤,光中桔二烟叶就占了一大半。至于说烘烤,只要烟叶长得好,不采生,烘烤就很简单了,只要拉长二火,烤出来的烟叶一定好。

  老王对烟事说的透彻,总结的到位,叫人由衷的钦佩。问起晚年生活,老王脸上洋溢着喜悦。老王说,他膝下有两男一女。大儿子当年应征入伍,在甘肃某部服役,因表现突出,转了志愿兵,现在叫士官,退伍后安置在甘肃金昌市民政局。二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县一高任教。说起女儿老王一脸的愧色,他说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女儿。当年,为了供两个儿子上学,只好忍痛牺牲了女儿的前程,导致女儿学业未竟,没有工作。大儿子一年春节回来一次,二儿子和小女儿隔三差五回来看看他们,老王心里很满足。

  老王说,十多年前从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晚年生活丰富多彩。他们组有七八个党员,他就担任了党小组组长,每个月的主题党日活动,他按时参加。按照党支部的安排,组织小组的党员学政策,搞活动,老王说,这是他每个月最乐意干的一件事。翻开党小组学习笔记、活动记录,笔记、记录做的非常工整。日常生活,除了照顾老伴儿,闲暇的时候侍弄几分菜园子,一年四季端上桌的菜品全是绿色食品。

  种了半辈子烟,对烟叶生产老王也很操心,没事的时候,到左邻右舍的烟田里走走看看,谁家地该锄了,谁家该打药了,谁家该打顶抹杈了,老王都会不厌其烦地上门督促。因此老王得了个编外技术员的雅号。

  说起卢氏烟叶的发展前景,老王说,有人说卢氏烟叶三两年就不行了,我看未必,再有十年二十年也没事,因为农民离不开这个产业,说句心里话,要不是老伴儿身体不好拖累,我每年还想再种上十亩八亩烟叶。

  这就是一位老烟农的心愿。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