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摘自《湖北烟草》 小处着眼,人人可为,依靠基层的智慧,恩施州局的“小科技”尝到了“大甜头”,已成为恩施州局近年来加快企业创新发展,实现烟农增收致富的法宝。
在7月22日全国烟农增收工作交流视频会上,恩施州局的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的自主创新与推广使用,作为会议交流材料得到了行业领导及广大烟叶生产工作者的高度认可,为烟农增收提供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途径。
移栽阻碍致富梦
地处武陵山区的恩施,全州70%以上的烟田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烟区。
如何在高山烟区实现提前移栽成为恩施烟草人一直以来攻关的难题。
移栽是烤烟生产的关键环节,优选适宜的移栽期是保证烟叶正常发育,促使烟叶充分成熟的重要条件。
“以前我们尝试过提前移栽,但高山烟区前期气温低,烟苗无法早生快发,效果不理想。后来我们尝试井窖式移栽,但前期雨水过多,井窖经常变成水窖。期间我们曾试过其它移栽方式,但要么成本太高,要么操作不方便,都没有太大的推广价值。”恩施州局技术中心主任王瑞博士直言。
既然提前移栽行不通,为何非做不可?
原来,因高山烟区移栽时间较晚,后期雨水较多、气温骤降,不仅烟叶发病率增加,而且上部叶抢烤,导致成熟度不够,质量往往较差,影响了烟农收入。
“湖北各烟区要想方设法解决移栽时间较迟、收购结束时间偏晚、上部叶可用性不强的难题,恩施烟叶占全省70%,更是要主动作为,找到提前移栽的突破口。”省局(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黄树立多次提出要求。
创新打通小康路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咸丰县烟叶分公司的基层科研工作者们传来喜讯。
在咸丰县烟叶分公司经理魏国胜的主持带领下,科技工作者结合实际,将烟苗移栽步骤改为:施肥-起垄-覆膜-打孔-移栽-盖膜(使用宽20cm地膜二次盖膜),在常规移栽的基础上再覆一层较窄的地膜,历经3年反复试验对比,创新改进研究的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效果理想,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二次覆膜还有补贴,每亩烟增加的投入算上用工也就40元左右。去年我家做试验的那块田,多卖了四五百块钱。单靠这项技术,我家今年20多亩田可以增收1万元。”咸丰县高乐山镇马河村烟农刘永谷算了一笔。
在多次实地调研后,2016年4月,恩施州局(公司)局长(经理)谭志平组织相关专家研讨论证,并在移栽前作出指示,“在这项技术面前,咸丰烟叶要顾全大局,为了全州、全省烟叶生产,要毫不保留的将该技术传授给兄弟县市。要加大推广力度,要在每个县的重要产区进行试点,要继续做好对比研究,不断将该技术改进完善,确保成为烟农增收的适用技术。”
省局(公司)副总经理黄树立十分重视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为了加快推广力度,特意将烟叶烘烤培训会放在咸丰召开,要求全省烟叶工作者们现场参观,亲身感受该技术。省局还专门印发《湖北省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总体方案》,制定了“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规程”,进一步明确了技术要点,完善了技术体系。
“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后,烟叶成熟早,烘烤时间普遍提前半个月,烟叶发病率低,烤后烟叶金黄,等级质量明显提升,烟农增收成为现实。”7月26日,在咸丰召开的全省烟叶烘烤培训会上,与会人员啧啧称叹。
实效助推产业兴
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科技,却为烟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大甜头。按2015年示范推广结果测算,烟农亩产值增加300元,生产成本增加35.2元,烟农亩均增收264.8元。2016年全州推广5.21万亩,将为烟农增收近1380万元。
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以其适应性强、操作简便、效果好的特点,受到广大烟农的普遍认可,迅速在恩施州及全省其他烟区推广。2015年,仅在咸丰县示范推广1700亩,2016年,恩施州推广面积迅速增加到5.21万亩,全省推广面积7.57万亩,占全省移栽面积12.98%。省局(公司)要求明年在全省全面推广。
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的成功,源自基层科研工作者的智慧和努力。近年来,恩施烟草的基层职工们发明了不少小科技,半基质装盘器、移动式播种机、滚动式移栽定位器、井窖式打孔器、预检分级箱……一个个的小发明、小创新,风靡烟田,被烟农们称为“神器”,让烟农频频收益,不断尝到甜头,使得种烟更轻松、收入不断增加。
事实证明,科技创新不分职务高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科技的主人,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岗位、结合实际运用科技的力量,为烟农增收致富贡献力量。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