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频道 > 正文

废旧残膜回收——云南曲靖烟区的新“名片”(图)

2016年02月18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沙鑫、王炳会
A+ A

  烟草在线专稿  除“白色污染”,建“绿色烟区”,生态环保正成为云南曲靖这个全国最大地市级烟叶产区的新名片。

  冬日暖阳,轻轻柔柔地飘洒在云南省曲靖市大莫古镇爱位村。早饭后,从自家的10亩烟田出发,村主任王杨波开始检查全村来年要种烟的土地。

  行走在村中,不时能看到一些村民利用农闲时节改建、新建住房,这引得王杨波打开了话匣子。

  “这几年,烟草行业为村里兴修的烟田机耕路有五六公里,沟渠也有三四公里,提高了全村农业生产水平,农民收入自然多了。”王杨波告诉记者,烟叶种植正逐渐改善着全村面貌。

  而这次走访中,王杨波特别关注着烟田的土壤状况。

  “今年地里确实干净多了,地里废旧残膜基本都清除了。以前到了这个时节,要是赶上风大,村里白色、黑色的破碎薄膜满天飞。”站在一处高坡,这位三十来岁的村主任介绍,不管是轮作的农田,还是休耕的土地,如今都是整洁有序,昔日恣肆的“白色污染”已不见踪影。

  在曲靖烟区130万亩种烟土地上,这种可喜的转变发生在每位烟农的身边。立足于“绿色、健康、优质、安全”的发展理念,曲靖市局(公司)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协调,推广标准地膜,实施揭膜管理,构建回收网络,以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对废旧残膜污染的综合防治。

  “一直以来,曲靖市公司高度重视烟叶的清洁生产和绿色生产,将发展绿色、生态烟叶的要求落实在烟叶生产各项工作中。”曲靖市局(公司)局长(经理)吴立著说,废旧残膜综合防治工作,提升了烟叶原料的生态安全性,实现烟叶生产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残膜遗存 危害几何

  地膜,指用于地面覆盖的透明或黑色PE薄膜,是一种重要的农用物资。在云南烟区,地膜的应用已有30多年历史,有效解决了烟叶生产两头低温和抢节令抗旱移栽的问题,有效提升了烟叶的产量和质量。

  但作为一种石油化工产品,其难以降解的特性又给土壤环境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

  “以往,我们的处理方式比较粗放。勤快一些的烟农会自己把地膜收集起来,在田间地头烧掉。而很多烟农为了省事,直接在冬耕时打碎混入土壤。”曲靖市沾益县清水沟社区龙华烟农合作社理事长朱琼飞介绍。

  那么,废旧残膜留在土壤中会有哪些影响呢?对此,不少烟农都有着切身体会。

  “地膜残留的地方,作物的根系都发育不了,最直接的表现,残膜聚集的区域烟叶或者其他植物都发不了芽。”烟农孙双定也是一位农民科技员,正因意识到了这种危害,他每年都把家中7亩烟田的残膜收集起来,集中处理掉。

  而大莫古村年轻的烟农王雄波最初并没意识到这一问题,有一部分土地连续几年都没有专门去回收残膜。这也导致其现在有一块0.8亩的土地已无法种植烟叶,仅能种植一些苞谷。

  “开始自己都不知道是这个原因,后来问了烟技员才明白,可惜太晚了,现在就是种苞谷产量也很低。”王雄波告诉记者,这种影响几乎是不可逆的,只能在每次深耕时捡拾露在地表的废旧残膜,尽量减轻危害。

  实际上,除了破坏土壤生态和团粒结构,导致农作物减产外,废旧残膜还影响了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比如在冬耕环节,旋耕机在废旧残膜遗留较多的地块作业时,常发生地膜缠绕齿轮的问题,降低了作业效率和质量。

  “‘白色污染’给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变差,成为了曲靖绿色烟叶和大农业发展的‘拦路虎’。”在吴立著看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开展废旧残膜综合防治是责任烟草的职责所系。

  把好脉才能治好病,为了了解曲靖烟区的地膜使用及处理情况,2014年8月,曲靖市局(公司)成立了专题调研组,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系统调研,基本摸清了废旧残膜污染的现状。

烟农在田间捡拾、收集废旧残膜

  “残膜污染形势严峻,特别是超薄地膜因韧性差、易破碎、回收率低,导致残留量较大。农户捡拾回收积极性不高,回收加工再利用的产业链没有形成。”用曲靖市局(公司)副调研员、烟叶生产部部长毛建书的话来说,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确实“任重道远”。

  步步精心 综合治理

  问题环环相扣,解决还须步步为营。而标准地膜的推广,正是在源头上便利回收利用的有效举措。

  “其实我们烟叶生产所用的地膜厚度都超过0.01毫米,回收较为方便。但大农业领域,0.008毫米地膜甚至0.005毫米的超薄地膜广泛使用,如果实行轮作,地膜回收难以保障。”沾益县西平烟站站长田岭介绍。

  有鉴于此,曲靖市局(公司)烟草公司牵头,联系了农业局、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分工合作,从2015年起确保曲靖市内地膜生产商、经销商不生产和经营厚度低于0.01毫米的地膜,从源头把住了质量关。

  废旧地膜遍布田间地头,只有积极调动每名烟农,才能真正实现有效回收。目前,曲靖市地膜回收采用的是农户捡拾、合作社收购、合作社出售给加工企业的模式。借助456个烟叶站点和94个烟农专业合作社,“农户+捡拾专业户+回收专业队+合作社+加工企业”的回收网络体系初步建立,下设729个残膜回收点。

  实际上,许多烟农也像王雄波一样,对地膜残留的危害认识不够深刻,环保意识薄弱。因此,发动力量广泛宣传是推动废旧地膜回收工作开展的“攻心”之措。

  “在爱位村,一名烟技员负责60多户烟农,一名村干部负责100户烟农,走进家门,到户宣传,把废旧残膜对环境和农作物的影响讲透,把我们的收购政策讲透。”大莫古烟站站长张国忠边说边拿起手边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行动手册》,向记者展示着。而这样的宣传手册,曲靖市局(公司)印刷了100万册,把废旧地膜污染的危害、根源、治理目标和措施等信息,传达到全市广大农户。

  除了思想上的不了解,许多烟农因为捡拾残膜工作费时耗工,积极性并不高。经济刺激是曲靖市局(公司)开出的“第二剂药方”。

  曲靖市局(公司)制定“高价回收,低价出售”的政策,将1元/公斤的回收市场价提为1.5元/公斤,并补贴烟农专业合作社1元/公斤的运输和管理费,再将合作社销售给加工企业的价格确定为1元/公斤。

  “一个人回收地膜干的活,一亩地用一天半时间,就能清理完。其实本来也就是自己收起来烧掉了,这下还能有部分收入,我们还是很愿意的。”烟农王自文2014年种了4亩烤烟,家里人都动手帮忙,几天也就收拾完了。

  而对仝品才这样经营着16亩烟田的大户来讲,单靠个人回收确实不太现实。“我去年是用雇工方式请人回收的,说实话,虽然要支出部分工钱,但为了咱们自己的土地着想,这些付出也是值得的”。仝品才说。

  除了引导与激励,曲靖市局(公司)还制定了具体回收指标,约定亩均交售废旧残膜数量要达到5公斤以上,并在烟叶种植合同的签订上,将下年度烟叶种植合同续签资格与残膜交售任务挂钩,确保各项举措落实到位。

  实际上,近年来随着烟叶生产GAP的推广,不少烟区也曾尝试回收废旧地膜,但都由于没有完整产业链条而效果有限。在曲靖烟区,地膜下游加工企业的经营状况又如何呢?

  记者来到了位于陆良县的同怡塑业有限公司,这里是曲靖最大的废旧残膜利用企业。历经破碎、清洗、提升、融化、过滤、切割、烘干等步骤,加工企业能将废旧残膜加工成PE塑料颗粒,用于农田排水管、垃圾袋、包装膜的生产。

  “尽管烟草公司提供给我们的原料价格高一些,但杂物少而且比较干燥,这比我们自己从大农业收购的要好得多,能保证加工质量。”企业负责人王一璋说。

  为了调动加工企业积极性,曲靖市局(公司)还从地膜生产供应企业合同入手,将回收供应总量70%的废旧地膜作为地膜供应商参与投标的准入条件,与地膜供应商签订了地膜供应和回收双向协议,解决了废旧残膜下游销售问题。

  展望“十三五”,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战略更加清晰。作为烟叶生产的组织者、管理者,烟区商业公司更应肩负起建设美丽烟区、生态烟区的重任。

  集综治合力,卫一方“靖”土。曲靖市局(公司)积极探索完整的废旧残膜回收产业链建设,实现了地膜从利用到回收的全程管理,为行业提供了有益借鉴经验。“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蓝天、白云和净土。”曲靖烟草人忠实践行着自己的庄严承诺。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