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引言】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清晰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烟草与全国各行业在同一起跑线上,以自己的绿色化方式,正在扎扎实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近年“绿色健康新烟草”理念的提出,推动了绿色生态烟叶发展理念和实践的新飞跃。
烟区快马加鞭驶向绿色大道(镇沅县分公司/图)
7月记者专访了七位烟草专家,他们就绿色生态烟叶的内涵、绿色生产技术、绿色生态烟区建设三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谈了个人观点和看法,一致认为,发展绿色生态烟叶是烟叶转型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绿色生态烟叶必须紧紧围绕“绿色生态、优质特色、安全高效”质量目标,着力在生态烟区建设,绿色技术研发集成、生产管理方式转变上下功夫。通过在优良植烟生态环境下,采用先进适用绿色技术,用现代生产方式,生产出既能保持优质特色风格、又能使品质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的绿色生态烟叶和农产品。也许有人认为,发展绿色生态烟叶只过是喊喊口号而已,专家们所言是居于理论层面的“纸上谈兵”,在实际生产上是否可行?实施效果如何?有没有可参样本?能不能规模化生产?绿色化进程如何?近日,记者带着这些倍受关注的焦点问题走访保山、曲靖、普洱、文山、临沧等地发现,烟区绿色风劲吹,各地以最优生态区为“大本营”、以绿色生态烟叶示范区为“旗舰”,以绿色科技为“利器”,以现代生产方式为“战车”,以“三步并一步”的速度,探寻绿色生态烟叶发展新路径,引领推动烟叶及大农业绿色化发展。各地发展思路和模式大致与专家所言相差无几,绿色化模式各具特点,绿色化进程快速,部分烟区已通过近年探索实践形成可借鉴的样本。
传承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广泛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和先进装备等,不断创新集成绿色生态烟叶核心生产技术。近年,一个个烟叶绿色化范本“横空出世”——“蜂治蚜绿色化模式”、“界头模式”、“曲靖大工程模式”、“普洱大生态大科技模式”、“文山普者黑模式”等等,肩负起推进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神圣使命,扛起“绿色大旗”,掀起一股强劲绿色旋风,吹绿原野,染绿烟叶,绘绿农业。放眼烟区,花草树木、青山绿水、绿色烟叶、农作物等交相辉映,勾画出一道道靓丽夺目的绿色风景线。
【“蜂治蚜”绿色化模式】:云南研发集成以“蜂治蚜”为核心的绿色烟叶生产技术,并向全国和大农业推广,积极推动烟叶与农业向绿色化方向发展。
利用蚜茧蜂产卵寄生在蚜虫体内的特性治蚜(僵蚜)
研发集成:通过近10年攻关研究,云南省研发集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提纯复壮、冬季保种、成蜂收集、田间小棚繁殖和高密度饲养等繁蜂技术(获专利援权20件),总结形成一整套烟蚜茧蜂规模化繁殖、系统化管理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防次数,减药50%以上,有效降低农残。同时,近年又研发集成大农业“蜂治蚜”应用技术在烟区推广,推动农作物绿色化发展。
烟区推广:2000年,玉溪烟区首次在烟田放飞蚜茧蜂,至2009年累计推广176万亩,到2013年实现全覆盖。云南自2010年起在全省推广该项技术,到2012年累计推广应用1308万亩、占85%,防治效果80%以上,累计节药防治成本1.4亿元,减少化学杀虫剂360余吨,实现综合经济效益28.82亿元。2014年在全国16个烟叶主产省(区、市)推广764余万亩,占全国植烟面积的41.62%。至2015年全国烟叶主产区推广面积达50%以上,其中,云南烟区达到90%以上,贵州烟区达到65%以上,四川、重庆、陕西、山东和广西等烟区要达30%以上,年产烟叶超过30万担以上地市级公司达到25%以上。通过推广该项技术,保障了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生产,有效促进了烟叶质量安全、减工降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综合效益提升。
大农业推广:近年玉溪把研发集成的“蜂治蚜”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到大农业作物上,引领绿色植保发展。自2014年开始在云南大农业上推广应用后,2015年便推广到全国烟区大农业上,其中,云南省在玉溪、昆明、保山、红河等烟区大小春作物(油菜、蚕豆、小麦、玉米等)上推广应用500万亩以上,逐步将整个农业生产系统中的蚜虫种群密度控制在经济阈值范围内,效果明显,平均防治成效达65%左右,有效减少了农业生产化学农药用量,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新途径。此外,全国主产烟区正因地制宜地在大农业作物上推广应用,生态效益持续彰显。
“蜂治蚜”效果(郭运成/图)
蚕豆“蜂治蚜”(郭运成/图)
【“界头”模式】:系统规划集成“高黎贡山天然生态+减肥减药(绿色施肥、绿色植保)+标准清洁生产+监测体系+轮作绿色生产”一体化绿色示范区,形成低投高效农业体系,实现减药30%以上,减肥20%以上,烟叶品质安全明显提高。
界头人间仙境天然禀赋最优生态(孙加利/图)
据保山市烟草公司烟叶生产部部长张发明、胡志明博士等介绍,保山依托高黎贡山下界头宛如人间仙境的天然生态,通过近3年(2012年至2014年)努力,以基本烟田系统规划为基础、以创新为引领、以标准为支撑、以技术为保障,开发建成高黎贡山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示范区,构建了以植烟环境保护、科学施肥、绿色植保、清洁生产、GAP管理、标准生产等十大生产技术措施为重点的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生产技术体系;编制了一套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生产标准;构建了一套绿色生产技术体系和质量安全监控网络;形成了低投高效农业体系,实现烟田化学农药施用量降低30%以上,化学肥料施用量减少20%以上,烟叶质量和安全性明显提高。为各地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烟叶绿色化模版。
优良环境——烟区环境质量达国标。把绿色生态烟叶产区选在空气、灌水和土壤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Ⅰ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的高黎贡山下界头镇。该生态烟区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2%;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日平均浓度小于方法检测限(0.007mg/m3),氟化物日平均浓度小于方法检测限(0.9mg/m3),总悬浮颗粒物日平均浓度在0.082~0.098mg/m3之间,烟区空气环境远优于国家大气环境Ⅰ级标准(GB3095-2012)要求,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NY/T391-2000)要求;烟区灌溉水pH值、六价铬、镉、氟化物、砷、铅、汞等指标均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达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NY/T391-2000)要求;烟区土壤检测指标均达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NY/T391-2000)要求。得天独厚的天然优良环境,奠定了烟叶绿色化根基。
高黎贡山脚下绿色生态烟叶泛绿波(孙加利/图)
标准体系化——支撑烟叶绿色化。为最大限度减少外源污染物进入烟叶生产过程,示范区建设充分吸收传统农耕文化精髓,持续改进现行《烤烟生产综合标准》,集成转化最新绿色生产科技和管理成果,制订了一套《绿色生态烟叶标准》(Q/YNYC(BS).G06.125~127-2012),包含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标准、烟叶质量标准。产地环境标准涵盖大气、灌溉水和土壤等环境指标;生产技术标准涵盖烟田轮作、种子与品种、烤烟育苗、大田生产、烘烤等环节;产品质量标准涵盖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内在质量、评吸质量、安全性等指标。
技术绿色化——保障质量安全。以“高黎贡山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等科技项目为依托,集成转化最新科研成果,构建了一套以“减肥增效、绿色植保、GAP管理”为核心的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措施,形成了“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逐级推进模式,推动示范区绿色化发展。
减肥增效化:开发集成有机无机复混肥替代化肥,配套抗病生物有机肥、土壤修复有机肥等无机肥减量控制技术,有效减少无机化肥用量。示范区施适量生石灰改良土壤;100%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科学进行烟株营养诊断调控养分;在亩均施用500公斤优质腐熟农家肥基础上,重点推广万亩抗病生物有机肥、土壤修复有机肥(65kg/亩),促进烟株营养平衡,大幅降低化肥施用量。与常规相比,化学肥料施用量减少20%左右。
绿色植保立体化:在示范区周围种植向日葵诱集害虫天敌(以保护天敌为主的诱集带技术);100%利用蚜茧蜂防治烟蚜;在烟田安置黄板、蓝板、性诱器、太阳能杀虫灯等诱杀各种害虫;应用生物杀虫剂、生物杀菌剂、根茎类病害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等防治病虫害;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科学合理施药,控制化学农药用量、使用范围、喷施次数和喷施时间,降低农药残留。建立形成立体化绿色防控体系,化学农药用量较2011年(常规)减少15%,有效提升了烟叶质量安全性。
立休生防布下天罗地网减药保安全保生态平衡(杨佩文/图)
管理GAP化:建立涵盖烟叶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