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烟根儿”,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烟的一种卖法。那时,因受制于物质条件,乡村的人们一般不买香烟,抽的是自个儿家的大长杆子旱锅烟,而城里卖烟的也并非整盒整条地卖,可以拆开一盒烟后,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卖,买烟人把这种卖法叫做“拔烟根儿”。
卖烟的既无固定摊位也无货柜,连个“小摊贩”也算不上。每当清晨或傍晚,卖烟人出门后,如同老电影《渡江侦察记》里女游击队长化装的小烟贩一样,胳膊上挎一只大号竹篮,不急不缓地走在大街上。竹篮子上横搭着一块小木板,木板下盛放着各种牌子的整盒香烟,木板上是拆开口的香烟,旁边还有一盒“洋火”(火柴),然后用条白毛巾覆盖着,这就是卖烟人的“标配”。
卖烟人的吆喝声也很风趣:吃烟啦,来一根啦,点火啦……甚至干脆就喊“拔根啦”。每当听到卖烟人的吆喝声时,儿时的我总要缠着父亲去“拔烟根儿”。当然并不是我要抽烟,是我给父亲买烟时,总能“克扣”一二分钱好去地摊上看小人书。长大后,我才知道父亲的烟瘾其实很大,我“克扣”的零花钱是他坚强地克制了自己的部分烟瘾给我的,父子情深即在于此。
卖烟人的脸上总是笑模悠悠。每当我站在他面前时,他都会先用手指弹一下我的下颌,问道:“来根啥?大前门?彩蝶?”说着,他将竹篮放在地上,撩开毛巾,拿起一盒已经拆开口的香烟,另一只手在烟盒底部轻轻一弹,便会至少有两根烟从开口处冒出了头,让我随意“拔”。为什么会有两支香烟冒出头,我想可能是卖烟人的促销手段吧。虽然名为拔烟根儿,但有烟瘾的人多半是一次买两根烟,一根就着卖烟人划着的洋火点燃,另一根则夹在耳朵后面作为库存。
当年卖烟人是喜欢顾客拔烟根儿的。这是因为拔烟根儿比整卖有赚头,至少自己能“赚”一根烟抽。比如一盒“大前门”牌香烟整卖是一角四分,但如“拔烟根儿”则能卖到两角钱,这赚头还不小呢!
如今物资丰盈的年代早已没了“拔烟根儿”了,不过,吸烟毕竟是有损于健康,今天吸烟的人们能否借鉴昔日“拔烟根儿”的窘境,少吸或者不吸呢?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