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在辽宁西丰农村长大,当年每个村子里都有几个抽烟袋的老年人。他们的烟袋和烟荷包从不离身,烟袋成了他们身上的装饰,也是他们终身不弃的嗜好。那时候我还小,觉得抽烟袋都是男人们的事,没想到在村里抽烟袋的老太太也不少,姚奶奶就是其中的一个。在我印象里,村子里不抽烟的人很少,不同的是年轻人抽烟卷儿,而老年人抽烟袋。就连蛇都怕抽烟袋的人,一嗅到他们身上的烟味就跑不动了。
东北人喜欢抽旱烟,这是个风俗,据说也有几百年历史了,以前抽什么我就不知道了。在机制烟出现前,东北人抽烟袋,外国人抽雪茄,这是标配,这情景在电影中总能看到。那咱就说说过去我们西丰人用的烟袋吧?一般来说烟袋是抽烟之人的必备之物,讲究一点的人对烟袋要求很高,烟袋的好坏也代表一个人的身份,细节都体现在制作烟袋的材料上,好的烟袋用料非常昂贵。
烟袋由烟嘴、烟杆、烟锅组成。烟嘴俗称“烟袋嘴儿”,质料以翡翠、玛瑙、玉石居多;烟锅名“烟袋锅儿”,一般铜质的多,形状似袖珍炊具,故得名;烟杆也叫“烟袋杆儿”,细竹或木质,多刻有花纹装饰,长则2尺,短者尺余。建国前,关东乡间成年男女几乎都吸烟,中老年男女尤甚。外乡人见之为怪,便有民谣云:“关东城,七大怪,……十七八姑娘叼着大烟袋”。
通常,老太太用的烟袋又细又长,出行,烟口袋悬吊腋下;居家,盛烟的“烟笸箩”置于炕上,供大家吸之,这是东北人接人待物的一种礼仪。而男子用的烟袋较短小,吸烟时用手托着,不吸的时候立放烟口袋中,别于腰际,以无碍劳动为准。那时候烟瘾大的人都有外号,什么刘大烟袋,白大烟袋!旧时,满族婚俗中有“放定”之仪,就是双方接受了“装烟”之礼就代表婚事成了的意思。“日女饰盛服,出见男家尊长,并以旱烟袋装烟,依次相敬,谓之‘装烟’。又,新媳妇‘过门’,每日早夕,必为公婆装烟一袋,否则视为不孝。”即使现在婚礼上还一直延续着新娘子给客人“点烟”的习俗,代表敬意。
我们村的人喜欢抽旱烟。多是自给自足,很少到市场去买。每到开春,春雨刚刚洒落,农家房前屋后,便有一方方苗床展绿。然后趁下雨移裁入田,再经铲、梢、掐尖、打叉等工序,秋天把烟叶收回来,俗称“打烟”。为了方便用草绳夹住烟叶,一般不掰叶,而是用小刀带拐一块割下来,这样易于吊挂晾晒。技术要点:烟叶白天晾晒,夜间“搭露水”,搭露这个环节尤为重要,露水要搭得适中才行,搭过头了和没搭好都不行,没搭好露抽起来要火,老闹心了!雨天千万不能让雨浇了,浇了这烟就废了。
记得个叫蛤蟆头老品种旱烟,也有叫蛤蟆癞的。上烟儿的时候,也就是烟叶要成熟了,原本光滑的烟叶背面起一层疙疙瘩瘩的东西,用手一摸发粘,人们称其为上烟儿了,这时必须割烟,不然让雨浇了这烟儿就掉了,烟味也就没了,就别提什么烟劲儿了。这种蛤蟆头烟一般人受不了,只有烟瘾大的人才能享受。当年姚奶奶家种的就是这种蛤蟆头。虽然我不抽烟,但我从小就跟烟打交道,因为父亲就抽烟,还因为抽烟把柴河垛弄着过,所以我对抽烟这事没什么兴趣。
到了八十年代,机制卷烟开始流行,人们叫它“洋烟”或“烟卷儿”。这东西青年人喜欢,视为一种时尚,而烟龄较长烟瘾较重的老年人仍然“蛤蟆癞”“老旱烟不改”!随着这些老年人的离去,烟袋作为佩挂的时代也就一去不返了,令人感慨也令人唏嘘。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