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民间有一条谜语:身穿绿袍头戴花,到老被人捆又扎。勒的小脸黄又紫,专和碳火结亲家。这谜底就是“烟”,烟草是关东人的亲密伙伴。
早期的长白山,各族先民,种种行帮在大山淘金、放排、挖参、狩猎,而这种种活动,都是和残酷的大自然打交道。烟点燃后能使毒蛇惧怕,使蚊虫远飞,这就大大帮了山里人的忙。每当挖参人发现了人参,把头就喊:“打火堆!点蚊烟!”这时,小打(小帮手)要给把头点上一支烟,让把头叼着,边挖边抽,小打在一边给他扇扇子,风把烟一刮,飘在把头的头顶,他就开始专心地“抬参”了。
在东北,冬天的雪很大,很冷,行帮之人常常呆在大车店、把头屋、工棚大房子、地仓子、地窖子、跑腿窝棚等地方“猫冬”。冬夜寒冷、漫长,干什么呢?抽烟。抽烟是一种“营生”,大伙边抽边唠,消磨长夜和光阴。这样,烟和关东人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关东男人们猫冬抽烟,女人呢?同其他各地一样,关东的女人们是勤劳的,她们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抽烟成为她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习惯,大姑娘,小媳妇也不例外。这是关东的一道风情。一些关东姑娘十七八岁就叼个大烟袋,表明她们从小就参加了生产和劳动,是个勤劳的姑娘。东北民间的大秧歌里常常出现一个老太婆舞动着大烟袋,给人的印象是火爆有趣,她做姑娘时一定也叼过大烟袋!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