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型烟草 > 正文

非法电子烟再“抬头” 社交电商成重灾区

2023年07月20日 来源:消费日报网 作者:卢岳
A+ A

“最近在网上频繁看到各种电子烟的种草内容。”近日,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陈女士表示,看似玩具般的可爱外形,再配上各种夸张的文字描述,俨然成为非法电子烟引诱未成年人的“隐身衣”,“有种奶茶杯电子烟,甚至在放学路上的学生手中屡屡出现。”

屡禁不止 非法电子烟再“抬头”

记者了解到,根据202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电子烟管理办法》,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将不含烟碱的电子烟产品纳入监管范围。但事实上,除了电子烟品牌的“正规军”在新规要求下进行和规化调整外,处于监管盲区的“三无”电子烟产品,却瞄准了政策对“口味烟”禁销和消费端对口味烟需求间的“空子”,不仅成为整个电子烟行业的发展痼疾,更严重侵害着未成年人群体的身心健康。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电子烟市场中非法产品约占总市场比例的40%-50%,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痼疾。今年2月至4月,国家烟草专卖局牵头对行业违法违规行为重拳打击,让非法产品市场占有率明显下降。记者从“中国烟草”官方网站于5月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中看到,2023年2月底至3月中下旬,国家烟草专卖局组成4个督查组,对16个省27个市进行了实地督查。截至5月下旬,全国共查办各类电子烟行政处罚案件1848起,捣毁制假窝点25个、成品仓库36个,涉案金额约21亿元,抓捕1323人。在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方面,组织开展“奶茶杯”“可乐罐”等非国标调味电子烟专项治理,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30.8万人次,检查售电子烟网点9.36万户次,查处案件775起,查获实物136.5万支,涉案金额6.74亿元。其中,山东济宁成功侦破首起直追生产源头的“奶茶杯”“可乐罐”案件,形成了对违法犯罪分子的强大震慑。

但记者也注意到,随着督察行动结束,如今违法电子烟产品开始又有“抬头”趋势。据业内相关调研分析数据显示,2023年2—5月,全国销售非法产品门店比例分别为24%、17%、12%和20%,非法产品背景地区销售额占比分别为30%、20%、15%和40%。

乱象猖獗 口味造型“应有尽有”

记者了解发现,由于新规对电子烟口味进行了严格限制,因此包括悦刻、小野、柚子等在内的电子烟正规军品牌已对“口味烟”实现全面禁售。但在巨大的需求下,也让以水果味统配烟弹和“奶茶杯”“可乐杯”等三无一次性电子烟在非正规销售渠道泛滥。

7月8日,记者根据消费者陈女士的描述登录小红书、微博、知乎等平台,并以“电子烟”“奶茶杯”等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看到其搜索结果中不乏大量直白或经过“伪装”的非法电子烟广告和交易链接。记者看到,目前在售的各类电子烟款式口味众多,但产品外观多为英文。除了已经被禁止销售的水果口味外,更有乳酸菌、焦糖、青提汽水、椰奶、龙井茶等其他口味。这些产品的外观,除常见的”奶茶杯“”可乐杯”外,还有“星空杯”“小黄人杯”“凯蒂猫杯”、水果造型等,甚至有卖家宣称可提供外观造型的“私人定制”。

在营销方式上,除了部分“味道齐全”“超大油量,一口满足”等直白宣传外,更有大量种草分享内容在评论或图片中加入了购买电话或微信号。记者随机添加了一位卖家微信并进行咨询,其表示不仅支持“私密发货”,还可以低价加盟、一件代发,并直言“利润可观”。 

除了微信朋友圈、小红书、知乎等社交平台外,微博平台上更有人发起“‘奶茶杯’超话”,该话题下汇集了大量求购非法电子烟的消费者及电子烟微商群体。更有不少商家通过正规电商平台售卖电子烟套、挂链等周边产品进行“引流”,并在平台外进行私下非法电子烟产品交易。

危害巨大 社交媒体应加强整治力度

多家媒体报道称,以“奶茶杯”为代表的一次性电子烟存在严重重金属超标、使用非法添加剂等问题,会对吸食者特别是未成年吸食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南方都市报更在调查中发现,在随机抽取的7款“奶茶杯”产品中,7款样本均从其释放物检测出不同含量的铅、镍等重金属;部分样本分别检测出2.3-丁二酮、肉桂醛,远超出国标或团标对雾化物杂质和污染物的要求。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邓桂芳博士指出,铅具有全身性多脏器毒性,严重危害神经系统、血液及造血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等。而对于不少消费者在吸食非法三无电子烟后出现的不适反应,专家解释称,头晕、胸闷、恶心等情况主要原因是超范围、超量使用香料,以及部分劣质香精中存在的一些杂质、溶剂所致。

人民日报在评论中提到,在强监管态势下,不少“三无”电子烟仍在各种渠道暗中流通。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三无”电子烟的交易具有隐蔽性。另一方面,“三无”电子烟口味新奇多样、包装样式可爱,对青少年具有一定诱惑力,缺乏辨别能力的部分青少年,可能出于猎奇、从众等心理购买。

“所以说,‘三无’电子烟的泛滥,既涉及市场秩序的监管问题,也是涉及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消费者,应主动获取相关科普知识,远离非法电子烟产品;同时社交媒体作为微商最为活跃的平台,也应该加强对不良信息、非法电子烟商贩的打击和整治,从渠道上断绝问题产品流入更多消费者和未成年人的可能性。也有业内人士提出,正规品牌的国标口味较少,或是造成“三无”电子烟果味泛滥的根本原因,“如果国标的产品多一点,非法产品泛滥的局面也可能会改善。因此对于电子烟的监管建议疏堵结合,逐步放开一些口味,让消费者能够多些选择。”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