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命名寄厚望
长城,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也展示着中华文明从未间断的辉煌。“长城”作为中国雪茄的领军品牌,它的命名也有着一段传奇往事。
长城雪茄厂的前身是益川工业社。它创建于1918年,建国后公私合营为益川烟厂。
长城雪茄厂
1949年12月,贺龙元帅率部由陕入川,任西南军区司令员,从此便与四川烟草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4年,贺龙元帅因工作原因上调中央,仍然非常关心四川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1958年3月在成都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发展地方工业问题的意见》。贺龙元帅亲自接见了益川烟厂(长城雪茄厂前身)负责人,对高档雪茄的研制提出要求,并为产品命名“长城”。
当年,“长城”品牌建立,举全国烟草力量共同攻克“长城”工艺技术难题,从原料发酵、烟叶配方、产品造型、卷制技术和生产设施等全方位攻关,先后作了178个配方的试验。1959年试制出甲级“长城”牌雪茄并投入规模生产。当年8月向国务院轻工业部科学研究院烟草研究所寄出样品,受到肯定的评价。
1960年,“长城”牌雪茄由中国国际贸易会促进委员会送往几内亚、阿联酋、加纳等8国的展览会展出。
1965年3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贺龙来川视察工作,在四川省政府礼堂专门接见了益川烟厂党委书记李振明等三人,对工厂试制的高级雪茄作了积极的评价,也指出不足之处,并鼓励说:“你们要把雪茄烟外包皮(茄衣)这道难关攻破,几年内将相应的问题一个个地解决好,把东亚雄狮的声望树起来!”
期间,贺龙副总理还特地转赠了古巴赠送的雪茄以供研制参考,领导的关怀极大鼓舞了工厂,加速研究并改进了相关工艺。
自此,益川烟厂随着技术的革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今天,今天,“长城”依旧不忘首长的嘱托,以振兴民族雪茄产业为使命,不断创新前行。
2017年长城(揽胜1号)盲评85分上榜欧洲权威雪茄杂志Cigar Journal;2018年,在Cigar Journal组织的雪茄专家盲评中,长城(GL1号)更以盲评95分的极高分,超越众多国际知名雪茄品牌,技惊全球。
“长城”这头亚洲雄狮,不断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力量!
辉煌的“132”缘起
1964年,毛主席身患感冒,抽烟时咳嗽得很厉害。贺龙看到后便向主席推荐长城雪茄,说抽这种烟咳嗽会明显减少。主席抽后果然是既过瘾又不咳嗽了,从此便爱上了这种产自什邡的雪茄。四川省轻工厅也正式授命工厂为中央领导卷制特供烟。
为了圆满完成任务,工厂专门成立了卷制小组。经过技术攻关,一共研制出了35个配方,其中的1、2、13、33号成为选定产品。最初,主席等领导人抽用的全部是13号雪茄,这种雪茄烟一头粗一头细,细的一端用来吸,粗的一端用来点火。在一次接见外宾时,主席习惯性地点燃一支雪茄。
这时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惊讶地发现主席把雪茄烟拿倒了。主席忙于谈话不小心把火点在细的那头,把粗的一头放在嘴里,这样既不好看也不易抽吸。生产小组随即将雪茄烟卷成两头一样粗的圆柱形,任意一头都适合抽吸或点火。这种烟的型号为2号,也就是主席最常抽吸的雪茄。
1971年以前,毛主席所吸雪茄一直由什邡卷制提供,卷制出的雪茄每次都由成都军区和机要文件一起转送北京。
1971年后,为了确保安全,中央警卫局派孟进鸿同志亲自去四川什邡了解、监督手工卷制雪茄的全过程。同时,北京卷烟厂的孙忠兴(军代表)也带了两名工人于1971年10月底同赴四川什邡,准备在短期内学习有关卷制特供烟的技术。但是谈何容易,20多天的实地学习最终以失败告终。于是,经向中办汇报,决定由什邡派遣范国荣、黄炳福、姜跃秀赴京,完成这项政治任务。第二年,黄炳福回川,刘宗贵师傅接替了他。
1971 年11月初,市委领导同志为生产组亲自选址。从安全、保密、方便的角度出发,选在中南海对面的南长街80号。整个院落按照四川什邡卷制雪茄烟的厂房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132小组所在的南长街80号院子
二十多天后,这里已经“面目全非”。作为生产区的里院,房上装有铁丝网,室内按手工卷烟要求,分为卷烟、晾烟、蒸烟三个套间;外院是宿舍、食堂等生活区。平时,这里大门紧闭,附近的居民谁也不知道这里是何处所在。
1971年11月23日上午,北京市委专门召开市委办公厅、市经委、市财贸、市房管部门、市一轻局、市公安局联席会议。会议首先听取了市房管部门关于南长街80号的筹备情况;随后,听取关于生产人员的介绍。人员组成除了从四川调来的三位师傅外,还有曾去四川学习过的两位学徒工及一名38年入党的老炊事员谷彩和两名锅炉工任保平、朱景林。
鉴于过去供应给部分领导同志的是13号烟,而特供给毛主席的是2号烟的历史,决定特供烟厂起名“ 132”。因人员不多,即不能称厂,也不能叫车间,所以参加会议的人员一致认为,称“ 132小组”比较适合。
从此,他们的命运与当时这一光荣的政治任务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四川“工匠”传奇
1971年11月底,“132小组”正式投入生产。生产雪茄烟的工具很简单,只有蒸锅、烘箱、桶、盆、筛子、切刀等。
首先是选叶工序。先将所用的烟叶喷洒酒和清水,使之留香、除杂气。润湿的烟叶存放到第二天,然后再选叶。通常一捆50斤的烟叶经过精挑细选后,能用上的也只有10斤左右。
随后是蒸叶。将选好的烟叶加入四川特曲、桂皮酒泡上12个小时后上屉蒸,取出后再用四川毛尖茶浸泡半小时后捞出,待每张烟叶表面的水分晾干后,再加入内蒙的甘草流浸膏、越南的企鞭桂皮、四川的特曲酒存放12个小时以上。
卷制工艺也非寻常。把茄衣烟叶上下劈成对称的两张,用刷子刷湿铺平,分别放在两块木板上。用切好的茄套将茄芯包住,凭娴熟的技巧用手卷搓成棒状,放在展平的茄衣烟叶上,由两人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同时卷烟。卷制好的烟用中药白笈做粘合剂粘住,用剪刀将两头剪齐,整个卷制工序才完成。2号雪茄烟两头一般粗,13号雪茄烟一头大,另一端小。
卷好的雪茄并不能马上包装,还要放入晾烟房阴干,在烟支水分达到11℃时,才能包装。比起现在的雪茄包装,那时的“ 132”产品的包装,让人看了实在普通得有点寒酸。里面是一层防潮纸,外面一层就是普通的白纸。规格是10支一包,10包一条。小包上盖有卷制的编号,条包上盖有烟号,日期。
复杂的工艺令今人都为之怯步。在那个年代,人们拼的就是觉悟和精神。开工仅一周,第一批540支2号特制雪茄烟试制成功,质量完全符合要求。
为了追求品质的原汁原味,雪茄在原材料上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132”雪茄选用的是四川省新都县50亩油沙地中生长的一级红柳烟。在种植过程中无化肥、无污染。这种烟叶的独特之处在于燃烧后不落灰,烟灰呈白色,抽吸时喉咙可感到丝丝凉意,且点着的烟长时间搁置也不会熄灭。
这些精品烟叶每年采摘后都要用红曲、醪糟、蜂蜜、茶水、白酒,喷洒在烟叶上发酵处理,然后打成捆,存放三年后再运往北京备用。
由于工艺日臻成熟,加之13号烟的需求越来越多,卷制的数量时有提高,所以当时由什邡带来的10担烟叶很快就所剩不多。于是由危德纯同志亲自前往四川调运红柳烟叶。经多方努力,只找到10担二级红柳烟。此后,独桥镇的红柳烟扩种到200亩,以防原料不足。
为了进一步解决问题,刘宗贵师傅开始负责在北京试种红柳烟叶。从1973年到1974年,在两亩实验田上,种上独桥镇红柳烟的种子,采用当地的种植方法……但等到烟叶丰收后试用生产,发现不成。烟叶一经浸蒸就变得一团糟,根本不能再加工。看来离开四川的天然环境,红柳烟叶是无法达到一级水平的。试种最终宣告失败,独桥镇的红柳烟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1976年,在主席临终前的几个月,就遵医嘱停止了吸烟。当时,中办和市委领导考虑到还有其他领导同志仍在吸特制雪茄,所以决定“132小组”仍然保留。但供应烟的价格由原来的每条6元调到9元。直到1978年,手工卷烟才停止生产。
1984年12月,“132”小组撤销。
随着时光的流逝,他的传奇才被世人熟知。长城,这个流淌着“132”小组工匠精神的品牌,正代表着中国迈向世界。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