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责任 > 正文

滇西鲁图村的一年“三变”

2024年07月12日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作者:程浩、杨聪娟
A+ A

2023年2月,油菜花开的季节,人民网曾报道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西邑乡鲁图村。彼时,这个滇西村寨在周围十里八乡发展就算不错:田多是“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机械化程度高;豌豆、蚕豆、烤烟等产业势头不错。

今年6月底,记者再次到访鲁图村,感受村里的一年“三变”。

航拍鲁图村。杨聪娟摄

变化一:良机助力,农业跑出“加速度”

刚进鲁图村村委会大院,便看到5台大型拖拉机停在院里。“去年10月买的。”村党总支书记王学春笑着说,脸上还是一年前的傲娇表情。

这些年,鲁图村盘活土地资源,化零为整,小田变大田,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可有个问题,每到土地耕种季,村里要从外边找大型拖拉机,时间不好把控,费用也高,有时还得看农机手脸色。

“干脆组建一支农机服务队,既能帮村里干,还能出去开拓市场。”王学春和其他村干部一合计,从村集体资金里拿出124万元,购置了5台大型拖拉机。

他们如此舍得花钱有原因。“购买农机,政府有补贴,烟草部门也有补贴。算下来,村里实际花不了多少钱。”王学春说。

5台大型拖拉机归村办企业运营。今年春耕季,村里的田基本是这5台拖拉机耕作的,大伙不争不抢,轮着来,每亩比从外边找至少节省四十元。

村里的电烤房群和冷库。杨聪娟摄

变化二:务工人员返乡,自发建良田

此前,鲁图村建高标准农田,是由村委会出面统一流转,再由当地政府出资修机耕路、沟渠,烟草部门配合推广水肥一体等节水灌溉技术。

去年到今年,有外出务工的村民看到高标准农田能连片种植,机械化程度高,又看到不少村民依托高标准农田“口袋”越来越鼓,“眼红”的他们决定返乡种地。

48岁的王明苍就是其一,俗话说,穷家难舍,熟地难离,这些年他在外务工,老人孩子照顾不到,早想回乡发展,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赚钱机会,才没付诸行动。直到看到不少村里人这两年靠种地收入多起来,他才下定决心,打算把全部能耐用在地里。

王明苍想流转连片土地种庄稼,可到村委会一问,来晚了,村里已没有可供流转的连片土地。咋办?总不能灰溜溜返城务工。他想到自家一亩二分的山坡地,因路不通、水不通,大型机械进不去,想往外流转,不要钱也没人种,所以这些年一直荒着。

不光如此,连着他们家那块“巴掌地”的其他十多户村民的山坡地也荒着,拢共近20亩。“要不和他们(其他村民)商量商量,把这片地统一流转过来,再出钱改造种庄稼。”他和家里人商量。

想着王明苍不用外出务工,能常年留在家里,家里人举双手赞同。于是在村干部协调下,他以每亩每年350元的价格流转了这片山坡地。邻里间讲情分,只要王明苍出钱改造山坡地,第一年租金不要。

一切谈妥,王明苍找来挖机平整土地,又架管引水,花了两万多,终于把这片山坡地改造完成。

前段时间,他在这片地栽上烤烟,目前长势正好。保守估算,毛收入能有十来万元。

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种地,间接缓解了村里的“一老一小”问题。“壮劳力回来了,村里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都减少了。”王学春笑着说,2022年,村里统计有36名留守儿童,24名留守老人,现在留守儿童降到17人,留守老人降到9人。

变化三:建烤房 建冷库 产业发展增动力

离开村委会,王学春领记者来到一处平地,只见10座电烤房排成一排,后面还有30座电烤房在建。

“村里是种烤烟大村,以前大伙烤烟用煤,污染大,损失率高,还贵。去年4月,村集体出资118万元建盖10座电烤房,烟草部门每座每年补贴9900元。”王学春说,这10座电烤房专门烘烤农户烟叶,去年烤烟季就投入使用,不光绿色低碳,损失率也低。

今年,鲁图村委会又引进一家企业,新建30座电烤房,建成后不仅能烘烤本村农户烟叶,还能辐射其他村。“烤房建成后,顶上还要装光伏板,不光能输送绿电,村里用电还有优惠。”王学春说。

电烤房旁是占地2000平米的冷库,是隆阳区政府去年8月投入近百万元建成的。“村里豌豆、蚕豆多,采收时各地豌豆蚕豆齐上市,卖不上价。有了冷库,市场价低时先存着,等价格合适再售出,一来一回,村民的收入能增加不少。”王学春说。

关于下一步,王学春这样打算:提高冷库、电烤房、农机的利用率,把这几样“宝贝”运营好,不让别人看笑话;拿出部分村集体资金,提档升级村里的基础设施,让村庄环境美起来,向美丽宜居迈进。

期待来年再去鲁图村,又能看到大变化。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