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责任 > 正文

“95后”烟农编织着种烟致富梦

2022年09月08日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网 作者:李双翔
A+ A

“我们抓紧时间,争取下午就把编杆上炕全部干完,从明天就要着手开始初分了,我联系了郭师傅了,我们选的时候他来帮忙指导一下今年的初分技术。”8月25日,湖北省晓关侗族乡古路槽村四组,一位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年轻小伙在对采收回来的烟叶进行编杆上炕。出生于1996年的田孟情,别看他年纪轻,他已经和烟叶打了7年交道,算得上年轻一辈的“老烟农”。采收、编杆、上炕一系列娴熟的操作,俨然一副“老把式”。

11

有人说,“70后”不愿种烟,“80后”不会种烟,“90后”不谈种烟。起初,田孟情也曾是“不谈种烟”的“95后”。

2011年,由于没能考上高中,和很多“95后”一样,田孟情怀着对大城市的美好憧憬和向往,背起行囊离开家乡,踏上了打工之路,到四川的一家餐馆当帮厨,立志要闯出一片天地。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尽管田孟情一直很努力,日复一日重复着洗菜、切菜、备菜的工作,但想成为主厨并不简单,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那个时候帮厨一个月也就只能挣个三四千,每天不光要起早贪黑,还要看主厨的脸色。4年多的时间,我没有成为主厨,也没能实现我的‘掌勺’致富梦。”田孟情一边回忆一边打趣地说道。

“打工很辛苦,而且花销大,总是攒不到钱。还常常靠在家种烟的父母接济。每次下夜班回去的路上,看着别人家一户户的灯光,总会有种孤独的感觉,特别想家。”说起务工的往事,田孟情眼里满是怅然若失的忧伤。

“回来一起种烟吧,我们都老了,就希望你能早日成家立业。现在各方面政策都好,我们一家人多种几亩烟,不会比外面差。”接到父亲的电话,田孟情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一条条笔直的乡间道路、整治之后的台阶式优质烟田和烟草技术员的优质服务使田孟情规划出自己的种烟致富路。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田孟情向烟站提出种植申请,在原有父亲烟叶种植计划面积的基础上增加至50亩。当地烟草公司并帮助解决了烤房问题。也许是受父母多年种植烤烟的影响,田孟情从小对烟叶种植流程、技术、方法就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整日忙碌于田间,与烟叶为伴,遇到问题就咨询烟草技术员,不断总结经验。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在技术员的指导下,田孟情快速成长为一名典型的新生代烟农。

22

“返乡种烟纯粹是为了尽孝道。家里人口多,父母、未成家的伯父都上了年纪,体弱多病,是时候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了。2016年结婚,相继两个孩子的出生,赡养父母、养育孩子、维系家庭等重担更坚定了我当一名‘铁杆’烟农的决心。”

“我种烟最大的窍门是以精益求效益,烟叶种植是一个工序繁琐、用心用情经营的富农产业,必须不断学习技术、提高本领,才能种好、收好、烤好、卖得好。”田孟情介绍说。

“种植烟叶,不用担心技术问题,挂片的烟草技术员除开到家里和田间指导外,他们还建有微信群,有问题可以直接在微信群里面咨询,不管是烟叶移栽、大田管理、烟叶烘烤、烟叶初分等都指导的很到位。如遇天灾,烟草公司有扶持补助政策,保险公司也能理赔。烟草种植不存在销售风险,烟叶由烟草公司按照合同种植收购,价格稳定,我们也不愁卖。比如这两年,受疫情影响,乡亲们种的反季节蔬菜价格就相当不好了,相比之下种烟收入就稳定得多。”

自2016年返乡种烟以来,田孟情家每年大概种50亩,烟叶年均收入15万元以上,通过种烟,翻修了房子,买了小轿车。

通过几年的学习和努力,如今的田孟情,不仅种烟,而且乐于种烟。他用实际行动一边精心呵护着温馨的小家,照看着年迈的父母,一边编织着种烟致富的梦想,成了宣恩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