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责任 > 正文

河南栾川:“小气候+绿色生态”探索高效发展之路

2022年01月18日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作者:蔡璐、崔艳武
A+ A

冬来栾川,大地却孕育着勃勃生机。尽管地处山区,烟田分布零散,难以大规模推进机械化作业,但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扬长避短,让烟叶种植成为振兴农村的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烟叶的致富之路。

怎么扬长避短?答案就在沟沟坎坎之间。

1月8日,天气晴好,在栾川县秋扒乡马窑村一处烟田地头,烟农宁海波正忙着冬耕起垄。

“趁着起垄的时候增施有机肥,让地更有劲儿。”看到有人驻足围观,宁海波迎上前来,道出他干活儿的目的:保墒,把翻出的害虫和虫卵冻死。

宁海波其实是“半路出家”,之前一直是开超市的,为了把日子过得更好,和妻子前些年开始专职种植烟叶,算上2021年,入行已经8年。眼下,他们手里有50亩烟田,2021年卖烟净落20多万元,“烟站指导很到位,俺们种烟有底气”。

黄岭村山陡地少,烟田有250亩,已经很成规模了。烟叶近年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在十里八乡都是典范。村民崔文立从2004年开始种烟,靠30多亩烟田挣了钱,还在镇上买了商品房。

在狮子庙镇孤山村,40岁的杜小春种烟也种出了名堂。与宁海波不同,杜小春家与烟叶渊源颇深:他前些年在江苏工厂打工,但家里老人种烟的手艺不赖。“当时每个月三四千块钱的工资,花销就得2000块钱,还不如回家种烟。”

……

实际上,无论是从零开始的宁海波、崔文立,还是“家学”深厚的杜小春,他们在种烟之初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可供种烟的地块非常零散——全县3000亩烟田分布成824块,还基本都是坡地,这意味着没有水源,无法开展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烟农只能靠天吃饭。同时,烤房不够,电烤房尤其稀缺。比如杜小春,他的烟田离狮子庙镇烤房有20多公里,离秋扒乡烤房的距离也有20多公里。

这么多困难怎么克服?

“别的地方旱的时候,咱这儿一般不旱。”宁海波坦言,栾川森林覆盖率高,小气候较好,土壤肥沃,县里这些年一直在发展生态烟叶和绿色烟叶,利用优势弥补缺点。

崔文立很看重技术:“就拿小苗膜下移栽来说,既能提高地温,促进烟株早发快长,还能抗旱保墒,再加上县里推广的优良品种,烟的质量就有保证了,挣钱是迟早的事。”

杜小春说,虽然烤房少,但是烟草部门心细:“他们成立了指导小组,可没少到我地里看,对我家地里烟叶的成熟情况了如指掌,指导我及时进行采收。”他仔细算了一笔账:2020年收入10万元,2021年收入17万元,刨去花销,这两年每年能存下好几万元钱。

天寒地冻,栾川烟农们如火如荼地朝着幸福生活而奋斗。这奋斗接续乡村振兴,也连着农村新气象。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