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烟草专卖局党总支(以下简称永仁县局党总支)以狠抓落实的孺子牛精神、开拓创新的拓荒牛精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在百年党史的“富矿”中汲取养分,用心用行耕耘高质量发展“沃土”。
在学史明理中深化理论武装
“上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关键在于我们当学生的每一位党员,班干部必须带好头、表好率,引领知党、爱党、护党的良好风尚,‘学生们’要认真学习,把党史内化为提升自己理论水平的强劲动力,外化为指导自己前行的力量源泉。”永仁县局党总支会议这样要求。
永仁县局党总支把强化组织保障,细化目标任务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密匙”,以“一盘棋”思想为党史学习教育谋篇布局,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握紧“指挥棒”,带领党员们在学史明理中深化理论武装。党员们用好四本“学习宝典”,时刻汲取党史“养分”,强化理论武装。
“中共一大是什么时候召开的?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走进办公大楼,随时可能会偶遇一场党史知识现场问答。永仁县局党总支把开展党史知识竞答活动贯穿于工作当中,通过日常问答,形成全员互学、全员共升的良好氛围。
在学史增信中坚定理想信念
4月的永仁县直苴村,微风拂煦着原野,古树焕发着生机,春意盎然。永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下简称:永仁县局(分公司)]全体党员来到这里,在臧金贵纪念碑前重温了入党誓词、重习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一心为人民的奉献精神。“臧金贵的精神催人奋进,我深受鼓舞。”一位党员激动地说。
图:赛装场上的主题党日活动
直苴村是永仁县最高寒、最偏远、最封闭的村落。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曾在云南根本排不上名号的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却拥有一项传承了一千多年民族文化——赛装节,至今已传承了一千三百多年。永仁县局党总支把党史学习教育课堂搬到了这里具有千年民族底蕴的赛装场。党员们讲红色故事声情并茂,诵党史有声有色,赛唱红歌把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留下来的优秀革命精神播撒进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心里,在活动中淬炼了党员的宗旨意识,锻造党员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
不仅如此,永仁县局党总支还把党史学习教育课堂搬进烟田、商铺、红色教育基地……“我们走出机关学党史、唱红歌、听故事,感觉自己都跟着红色歌曲‘燃’起来了。”年轻党员说。
通过一系列“红色套餐”的熏陶,党员们越发坚定了理想信念,筑牢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之基。
在学史崇德永葆党员本色
“要是没有烟草公司的帮助,今年的烤烟恐怕栽不下去了。”烟农们回忆移栽前的旱情说。
永仁县今年旱情尤为严峻,全县已连续40余天未出现有效降雨,全县累计降雨量比去年同期少了大半,库塘蓄水告急,烤烟移栽陷入困境。面对旱情,全体干部职工全员出动,帮助烟农抗旱保移栽。
永定烟叶站站长马国林是个“睡不着”的人,四五月份天亮得早,心里挂着群众的他早早便下田帮助烟农找水去了。水库有蓄水的村,他便组织烟农抽水移栽,没有水的村,他就想办法引水,在不影响消防、环卫部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还“借”来消防车、洒水车,为烟农“送”水栽烟,只要看到村口的黄土扬起来了,村民们就知道马站长的“送水队”来解“渴”了。
“烤烟是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一天栽不下去,我一天不能安心。”马国林说。
不仅是马国林,永仁县局党总支时刻把“为群众办实事”放在第一位,切实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在永仁县宜就镇,通过外普拉大田房烟田管网设施工程,管道铺设到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为群众引来希望之水,解决了这里“听水响、看水流、一年四季为水愁”的困境。同时,还在中和镇小直么村推广滴灌技术,覆盖了全村一半以上的烟田,有效解决了山区干旱缺水的问题。
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一件件一桩桩实事不仅擦亮了党员“底色”,群众的连连称赞,更是永仁烟草人的初心所在。
在学史力行中努力担当作为
永仁县局党总支还把“学党史”与“惠民心”结合起来,努力担当作为,依托烟草产业优势,带领群众致富增收。
张桂生之前是永仁县中和镇的一位贫困户,这些年,在烟草公司的帮助下,依靠种烟脱了贫,还把孩子供上了名牌大学。
“烟草公司给了我们很多政策保障,之前没有一技之长的我如今也是种烟的半个‘土专家’。”如今的张桂生增收致富的底气更足了。虽然,张桂生已经脱贫,但在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永仁县局(分公司)依然在技术培训方面给予他帮助,帮助他树立信心,让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迤资村之前是永仁县局(分公司)的扶贫联系点,5年来,投入了建设资金63万元,帮助村里修建了饮水工程和村民议事阵地。组织职工捐款20多万元 ,为困难群众买家具、买物资,组织职工消费扶贫达10余万元,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困难群众的经济收入。同时,还带领群众养殖黑山羊、山窝鸡、西门塔尔肉牛,帮助群众拓宽增收渠道,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
如今的迤资村已脱贫出列,但永仁县局党总支还将继续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履行社会责任,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