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准、测量、安装、看着仪表盘一点点调试……清早,在河北中烟张烟卷包车间生产现场,在聘首席修理技师梁新群正在全神贯注的进行设备调试。
三十五年的磨炼,是时间的沉淀,更是担当的坚守,他淬炼出的是精益求精的极致技艺,雕刻出的是心有情怀的匠心品质。
图为梁新群在车间创新工作室制作包装设备培训教材。
爱琢磨 善钻研
1990年退伍的梁新群来到张烟成为了一名操作工,从此,他便把一辈子的根都深深扎在了这片土壤。
初入厂时,梁新群在包装机组锻炼,成为了一名包装操作工。由于从小就对机器和工具着迷,于是,在爱好的加持下,梁新群有了更多机会去琢磨烟机构造与设备原理。他借来了许多资料,一有功夫就蹲在设备旁观察运转情况,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厂家来人调试设备,他就跟着学、设备维修他跟着练、模拟演练他跟着比……看、学、问、研是他每日的重复。短短三年的时间,他便从一名普通的操作工迅速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包装机组修理工。
勇担当 敢挑战
然而,成为修理工的他并没有丝毫放松,而是更加专心专注地投入到自己的岗位上。与设备打交道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啃掉了一块块硬骨头,掌握了一项项新技术。组织开展的“完善硬盒包装生产设备提质降耗高效运行”技术攻关课题,使设备运行效率提高了24%。凭借着扎实的基础和过硬的技术,梁新群真正成为了车间包装机组维修岗位的技术标杆。
2017年,河北中烟研制新型产品,但该产品条盒装填还是靠人工手动进行,效率较低,如何实现人工到机包的突破,是摆在河北中烟面前的又一个难题。梁新群带领他的维修团队接下了这份“战书”。研究设备原理、与厂家沟通调试、共同设计研发……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行业首套关于该产品的“硬质条盒装填设备”在张烟成功落地。来不及丝毫停歇,调试又是一场硬仗!对硬盒包装机进行分解、加装装填装置、完成包装机和装填机的匹配运转、机电气的协同运行……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他肩上的一个个重担。仅仅一个半月的实验与调试,设备顺利交车,可以完成条盒供料、盒盖打开、硫酸纸展开等一系列工序。12项设备技术改造、3项实用新型专利发明、2项行业首创改造,这些数字都一一见证了他和团队的成长。但这场硬仗,只是他披荆斩棘走过的小小一步。
图为梁新群在进行设备日常检修。
2022年,面对产品全面转产,梁新群带领团队自主研发设计软包填盒机自动进料装置,通过一系列的设备精准化调试、智能化研究,该包装设备机效提高了40%,实现了产品全稳态质量管控的全方位保障。
如今“梁新群”三个字在张烟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名字,他代表的是张烟人执着钻研的品格,更是一种勇担当、敢挑战的精神力量。
求创新 续传承
“把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胸怀梦想的年轻人,是三十年后的老梁正在做也是最想做的事情。”三十多年的时光,他用坚守历练了自己,用奉献成就了他人。
为进一步响应企业柔性化的生产要求,推进精益生产发展,满足企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他积极主动带领车间自主大修团队,为车间培养复合型后备人才。从编写制定包装机典型部位的标准化调试等各类操作维修培训教材,到在班组中开展“精益大讲堂”;从在生产班组中开展“岗上小课堂”,再到将常见机械故障分类汇集编制成册……梁新群坚持传道授业解惑,他真心诚意的把一个个技能知识传授给身边的青年工友们。近三年,他带领学员58人次教学87课时,累计培训员工近300人次,15人走上了修理工岗位,17人取得技师资格,48人取得包装高级工资格。
图为梁新群(右二)在为车间员工讲解设备维保方法。
在2024年举办的首届赣陕冀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烟机设备修理职业技能竞赛上,他的徒弟杨嘉琦夺得了ZB45竞赛机组第二名的好成绩。在第一届冀闽鲁豫桂烟机设备操作职业技能竞赛中,他培养的选手分获ZB25、ZB45包装机型两项第一名的骄人成绩。
术求极致,独运匠心。三十多年的时间,他把所有的精力和坚守都奉献在设备的精益生产和技改创新上,技艺在上千万零件的实践中不断积淀磨砺,匠心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奋斗中得以淬炼沉淀。在张烟这片孕育梦想的沃土上,他宛若一棵历经风霜的大树,根系深植,枝干遒劲,熠熠生辉。
如今,为落实企业敏捷生产要求,他又带领包装团队开始了新的征程,深度优化轮保方案、规范装配、开展标准化调整,持续提升设备均质化保障能力;同时,承担起“高师大讲堂”的责任,讲经验、传技能,为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