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纪实 > 正文

“90后多边形战士”李季蒙的创新“秘诀”

2024年06月03日 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 作者:孙奥林、顾润君
A+ A

近年来,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河卷烟厂(以下简称“红河卷烟厂”)“90后”员工李季蒙一次次刷新车间班组的认知,“疑难杂症克星”“创新达人”“建模大佬”“青年电气专家”……一个个标签让大家看见“多边形战士”李季蒙的创新能力。

李季蒙用编程控制ABB机器人(资料图)。韩沅峰 摄

李季蒙在工厂ABB机器人竞赛中担任裁判(资料图)。韩沅峰 摄

有一次,工厂内一台高速成型机出现胶加热故障,设备一直报警无法启动。跟班电气修理工根据经验,更换了驱动电路板,但没过多久,警报器再次发出尖锐的嘶鸣,同时,滤棒库存量告急……修理工作陷入僵局。只见李季蒙捧着万用表来到机台,对驱动板上密密麻麻的原件进行检测。“可控硅被击穿!”他激动地报出故障,接着焊接上新的可控硅,故障终于被排除。

李季蒙认为,只有创新才能为高质量发展赋能。“人工加滤棒装置”“3D打印防滤棒掉落挡板”“卸盘机磁铁满盘分隔器”……车间随处可见他的创新成果。

卷烟厂的产品包装箱上有一个标签,标签上的数字被称为一号工程码,也就是产品的“身份证”。这个“身份证”位置偏移、打印缺失等问题时有发生,影响车间效率。

“我想给打码系统加双眼睛。”李季蒙表示。他以问题为导向,自学人工智能和算法,广泛查阅行业内外应用机器视觉的资料,最终在原有的外观检测系统上新增了一号工程码的图像识别功能,可以自动检测出标签残缺的产品。

今年年初,李季蒙又创下新纪录,理卸盘机垂直提升机故障用时仅10分钟。随即,李季蒙开展专题培训,毫无保留地分享维修经验,目前,电气班组此类故障处理平均用时12分钟,为生产赢得了时间。

在红河卷烟厂,“一对一”的师徒学习很常见,而李季蒙自告奋勇采取“一拖二”的培训方式,缓解了车间修理人员短缺的难题,让后备修理人员迅速成长起来。

“一般的维修是‘事后维修’。师傅不同,他有一双‘火眼’,总能在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李季蒙的徒弟韩沅峰说,“创新对于学徒来说似乎遥不可及,但在跟随师傅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参与到了创新工作中。”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