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金沙江畔,风光旖旎,阳光和煦,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新华村张家村民小组的烤烟烘烤点,一个忙碌的身影正一座烤房一座烤房地检查烘烤设备。
“虽然现在不是烘烤季节,但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检查一遍。只有烤前维护好这些设备,到了8月份烘烤时才不慌。”说这话的正是张家村民小组的烘烤辅导员张汝和,新华村远近闻名的烘烤“土专家”。当被问到他的烘烤秘诀时,他总是哈哈大笑地说:“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用心罢了!”
从种植新手到烘烤“土专家”
1992年,张汝和成了当地最早种植烤烟的农户之一,这一种,就是31年。
要种就要种好!张汝和是一个有决心的人。从一窍不通到慢慢摸索出一套高效的种植管理制度,他本以为掌握了种植技术就会有好收成的想法,却因村里其他人的境遇发生了改变。“当时村里烟叶种的好的农户因为没烤好而亏本,给了我很大触动,让我知道了种的好还得烤的好才行,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烘烤技术。”张汝和这么说,也是这么干的!
从1992年当地从毗邻的大理市祥云县请来烘烤老师起,他就围着老师和烤房,每天每个时段每炉烟都跟踪学习,一炉一炉地观察记录,慢慢地一年一年地掌握了烘烤技术。后来他在当地因烘烤技术精湛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也没放弃学习。从到处借烘烤工艺书自学到去各地请教老师,从一场不漏地参加当地烟站组织的烘烤培训到走出去到德宏州参加培训,从学习“红大、K326、KRK26”不同品种的烘烤技术到现在熟练掌握“云烟87”品种的烘烤技术,他从丰富的实践中自己总结了一套烘烤经验,一个得到村民认可的烘烤“土专家”诞生了!
2014年,张汝和被聘为张家组的烘烤辅导员,从此,每到烘烤季,村里哪家设备出问题了,哪家不会看烘烤曲线了,他都第一时间上门手把手地教。无论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村民一个电话,他都随叫随到。在他的专业化服务下,这么多年村里没出现一炉烤坏的烟叶。
“虽然很辛苦,但是值得!”在张汝和看来,能够看到乡亲的烟都烤的好卖得好,他觉得一切都值得。
从土建烤房到生物质燃料烤房
技术过硬了,烤房也不断与时俱进。从1992年建设第一座土建烤房,到1995年、1999年又分别建了一座,3座土建烤房陪着他10年。直到2013年的当头一棒,他至此走上了新式烤房建设之路。
2013年,张汝和的烤烟种植面积扩大到10亩,但原有的3座土建烤房容量已远远不能满足10亩烤烟的烘烤,那一年他家的上部烟叶无法进炉烘烤,损失5000多元。本想着扩大种植面积的张汝和意识到,若要扩面积,必须建新烤房。无独有偶,恰好遇到2014年当地推动智能烤房建设,张汝和立即申请了2座烤房,当年就投入了使用。
从3座土建烤房只够烘烤8亩烟叶,到2座智能化烤房可烘烤120亩烟叶,张汝和的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到了21亩。他将未使用的烤房以每炉500元的价格租给同村农户烘烤。“我不仅仅提供烤房,我还全程提供烘烤服务,每炉100元左右的电费也不要他们出。”张汝和觉得,能够帮助那些烤房不够用的乡亲,是一件开心的事。
2020年,当地烟草公司推进生物质燃料烤房建设,张汝和二话不说就将自己的2座智能化烤房改装成了生物质燃料烤房。“我不是无脑跟风,我是经过考察才决定改造的,村里想要改造的农户都在看我呢!”张汝和介绍,智能烤房用煤烘烤,每吨要1200元以上,而生物质燃料才950元一吨,而且耐烧,每炉可节约700-800元成本。
成本低只是一方面,真正吸引张汝和的是用生物质燃料烘烤的便利性。用生物质燃料烘烤上料后只要保持机器正常运转,便不用一直守着,比起用煤烘烤时每晚要起来3次添煤加火,生物质燃料烘烤更加轻松。“我年龄大了,像以前那样投工投力去种烟烤烟是不行了。但现在田里有机械化专业服务,烘烤也随着烤房改造更加简便,感觉再种几年都没问题。”在张汝和看来,烟叶种植烘烤的机械化进程,是他能一直坚持种烟的主要原因。
“今年,我打算把我以前的那些老烤房全部改造成生物质燃料烤房,还要动员村里人也都改造,我再多帮村里的农户烤几炉烟,让大家都能赚到钱。趁我还能干,再为大家服务几年。”张汝和说。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