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纪实 > 正文

37年前,他亲历烟草企业初创的那些峥嵘岁月

2022年03月11日 来源:东方烟草报 作者:王根长
A+ A

今年是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40周年。40年来,一代代烟草人为国家烟草专卖事业拼搏奋斗,燃烧激情、奉献智慧、挥洒汗水,在各自的岗位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伴随着中国烟草走过不平凡的发展道路。今天,我们开设“深情回眸40年”专栏,让我们静心聆听40年发展史的见证者、书写者讲述他们的烟草情缘与奋斗故事,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新时代把党领导下的烟草事业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

微信图片_20220307154926.jpg

本文讲述者王根长近影

前几日整理书柜,发现一本《改革奋进30年》,随手翻看间忽然惊悟,从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算起,我曾为之奋斗的这个行业已经“40岁”了!

放下书,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数十年难忘的点点滴滴浮现心头。忘不了初到烟草时的忐忑,忘不了企业初创时的艰难,忘不了办公楼落成时的喜悦,忘不了退休时的不舍……其中,最难以忘却的是1986年年初那次让我们真正打开工作局面、过程跌宕起伏的进烟经历。

1985年年底,成县作为甘肃陇南地区实施《烟草专卖条例》的试点,将烟草业务从原县糖业烟酒公司剥离,成立了县烟草公司。最初说有12人,有1人没来,剩下11个人中,含我在内有6个从糖酒公司分流而来,5个从其他单位调入。公司最初的资产仅有原糖业烟酒公司分过来的一些水烟、烟丝和5000元现金,没有办公场地,只能临时租用了县食品公司的两间办公室,记得当时里边只有一张快散架的写字台和两把破旧的长条椅,破窗上的塑料纸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寒酸的环境使得几个同事总开玩笑说被原单位“扫地出门”了,自嘲中带着一丝不甘,但在那个企业初创的特殊时期,可能正是这种不甘,成了在短期内凝聚人心和提升干劲的黏合剂。

起步很艰难。一是管理不顺畅,当时成县所在的地区公司还未成立,我们暂由天水市公司代管;二是渠道闭塞,虽然烟也是原糖业烟酒公司的主营业务,但与糖、盐相比算不上重点,之前主要经营省内生产的水烟、烟丝和卷烟,但那时改革的号角声早已传到了这个西北的偏远小县,城里有些思想活络的人纷纷注册了个体工商户。他们的经营方式更灵活,且当时没有属地进货限制,有些个体户“神通广大”,已开始尝试从云南、上海、四川等地采购卷烟,个别“大户”甚至挂上了某某卷烟批发部的牌子,拥有了一定的市场和渠道影响力;三是资金缺乏,账面上的几千元连发放职工工资都支撑不了多久,而从原糖业烟酒公司接收来的水烟、烟丝在城里需求不大,在乡镇、农村也只能委托供销社销售,成本高、回款慢,短时间内无法支持我们将库存“变现”的需求。

面对这种局面,11个人在我家围着火炉开了三天会,最终决定兵分三路:第一路在街上摆地摊,将库存水烟和烟丝尽快处理变现,并找个合适的门面为开批发部做准备;第二路,找县政府和天水市公司寻求帮助和支持;第三路,抓紧时间去周边几个卷烟厂“磨”货源,争取畅销烟,利用即将到来的春节打开销售局面。因为有过跑采购的经历,我分到了第三路。

记得出门那天是腊月初九,我们带着一肚子“腊八粥”先去四川什邡和陕西汉中跑了一圈,开局还算顺利,但后来就没那么顺了,我们在陕西渭南和宝鸡都碰了壁。实在没办法,我从腊月十八起就“住”到了天水烟厂业务科,期间各种“耍赖”。后来看《亮剑》中李云龙找后勤部门“磨”手榴弹的情节,我就不由自主联想起当年烟厂业务科长被我“磨”得欲哭无泪的表情。最后在省公司驻厂同志的斡旋下,烟厂终于同意将原准备给其他单位的烟匀出300件给我们应急。

感谢完各级领导,我就急着去找车,本以为简单的事,却因为前几天连续暴雪,跑了所有知道的地方都没找到愿意去成县的车,虽然只有一百多公里,但雪天的山路足以让大多数司机望而却步。那时单位没有电话,发出的电报也如泥牛入海,两天联系不上单位,心中“搞到货”的惊喜被“运不走”的失落赶得无影无踪。

微信图片_20220307154920.jpg

1998年7月,王根长在烟田边查看烟叶生长情况

腊月二十四上午,本想着实在不行再去市公司“磨”领导的我忽然听到一个消息,有人昨晚看到一辆成县拉矿石的卡车停在火车站货场里。我大喜过望,赶紧借了一辆自行车往火车站奔去。冬天路滑,车技也欠佳,我一路“摸爬滚打”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货场。幸好,车还在,而且司机也认识。

装好货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停了两天的雪又下了起来,司机说带了防滑链,于是我们决定连夜出发。一路无话,车开得很稳很慢,雪也越下越大,走到离家四五十公里的麻沿河时,已经是凌晨两点,司机是个老师傅,八盘山、梢子坡等几个危险点顺利通过,让我的心慢慢放了下来。但或许好事多磨,或是乐极生悲,在一个平缓路段车身忽然猛地一个颠簸,然后“突突”响了几声抛锚了。司机骂着粗话下了车,我也赶紧跟下去,虽然问题很快被找到,但司机郁闷地说没办法修,要换配件,他去前面镇子上买,让我看车。

司机穿着我的军大衣深一脚浅一脚走了,随着手电筒的光消失在一个转弯处,四周瞬时一片漆黑,车里温度也越来越低,我窝在车里又冷又困,但却不敢睡。我决定生一堆火,于是下车摸黑从雪地里找了一些杂草树枝,在车附近找了个背风的地方,可杂草太湿了,根本点不着,没办法,我只能去车上拆了一个烟箱才把火点了起来。直到靠着火堆取暖的时候,我才发现火柴盒里只剩下了两根火柴,不由又是一番“好险”的唏嘘。

一直到凌晨五点多,司机和另一个人带着配件回来了,他看到我就高兴地说:“老王,幸亏你生火了。走半路手电筒没电了,我们看到火光才找过来,果然是你。”

之后一切顺利,不到七点车修好了,我们烧了壶水,吃着烤馒头,喝着热茶,人一下就暖和起来。可能是走完“背运”了,好运跟着就来了,天亮了,雪也停了,东南方向的山峦间也透出了朝阳,天放晴了。

回到单位已经快到中午,整个单位沸腾了,从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到四五十岁的老同志都成了搬运工,300件烟很快被搬到了新租的批发部。大家再一次聚到火炉边,诉说着联系贷款的艰难,诉说着摆地摊的委屈,诉说着接到我的电报后那份开心和着急……

300件烟两三天就批发完了,期间我们也用限量的方式挫败了几个大户想要垄断货源的企图,初步确立了烟草公司诚信规范经营的好名声。经过盘点,我们“小赚”了一笔,添置了柜台、办公桌、电话等办公设备,结清了拖欠大家的工资,还每人发了20元奖金和米面油等过节福利。欢笑声中,大家对公司的称呼从“单位”逐渐变成了“我们公司”,当初的那些不甘和怨气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后来,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好。第二年,也就是1986年,陇南地区烟草公司的成立让我们有了自己真正的“娘家”,特别是随着《烟草专卖法》和《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陆续颁布实施,我们的执法更有底气,经营的规模和效益也不断增长,我们陆续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网点和第一台车,有了自己的办公楼。几十年间,虽也经历了波折坎坷,但我们的信心从未动摇过,企业整体发展向好的势头也从未改变过。

近30年的艰苦奋斗和休戚与共,烟草的印记已深深融入了我的血脉。当年初到烟草工作时感觉到的是茫然和忐忑,今天再回首,心中则是满满的自豪和无悔。

我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喝茶,近40年过去了,每每端起茶杯,还是会想起那晚在冰天雪地里用烧开的雪水冲泡的那杯碎叶子茶,仿佛还能感觉到那沁人心脾的微微茶香在唇齿间留存。

愿我们的行业越来越好,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

(甘肃成县县局退休干部 王根长/文 甘肃陇南市局供图)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