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临朐县地处鲁中地区,多丘陵和山地,受经济总量小、产业单一的影响,不少村集体经济发展较为薄弱。
近年来,山东潍坊临朐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精准对接大农业生产平台,沿弥河两岸建设提升“弥河源·金色河谷”产业综合体,以资源合作共享、产业共建共赢为着力点,凝聚合力拓宽乡村振兴道路,交出了一份融合发展的答卷。
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我们家有4亩多地,平时没人种,怕地荒了,还得请别人代种。”“我想多种烟叶,但是得挨家挨户去流转土地,地块分散,种起来太费劲,要是能把地集中起来就好了。”……在实地调研中,临朐县局(分公司)工作人员了解到种烟村村民的真实想法。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多方论证,总面积9300亩、覆盖43个种烟村的“弥河源·金色河谷”产业综合体建设思路搭起框架。临朐县局(分公司)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种烟村的支持,构建起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以村办合作社为主体、烟草部门参与服务的“村社一体”土地流转模式,有效盘活了土地、人力、资金等要素,破解了土地流转和烟田轮作的困境。
“种植主体可以从合作社拿到土地,烟田轮作问题得到了解决,‘在哪里种烟’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临朐县局(分公司)烟叶分管副经理杜玉海介绍道。
得益于该模式,土地整理和烟基设施项目运行更加顺畅。道路通到了地头,水也抽到了山上,越来越多“沉睡”的田地被唤醒,变成了“水浇田”。
有了良好的种植环境,愿意到黄土地里刨“金疙瘩”的村民也越来越多。其中,临朐县石家河生态经济区桥沟村流转土地2340亩,规划种植了烤烟1040亩,中药材加上政府惠民政策,2023年村集体有19.8万元的收入。
图为桥沟村鸟瞰图
有了典型指引,其他村也行动起来。不少村子以道路、排水、绿化、休闲设施等为突破口,确定了“一年解决一件事”的目标,给广大群众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
完善壮大产业资源
产业兴则乡村兴。临朐县局(分公司)积极发展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烟叶生产经营模式,由烟站党支部协助种烟村党支部完善整体规划、管理制度,联合村办合作社发展以烟叶为主的产业。
“我们村党支部在寺头烟站党支部的帮助下,发挥引领和协作服务职能,鼓励党员对内在合作社承担‘带工’职责,负责一个区域的种植经营工作,对外负责联系技术服务指导、拓展销售渠道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桥沟村党支部书记陈玉军说。
今年,该产业综合体内共种植烟叶4868亩,“党支部+合作社”烟叶生产经营新主体试点村增至60个,培育新型种植主体66户,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日益壮大。
产业综合体还引进多家农业公司,引入标准技术规程,借助成熟的物流、加工、销售体系推动烟叶和多元产业共同发展。育苗棚里种起了蔬菜,烤房用于烘干丹参、山楂、蜜薯……
图为烟叶与丹参轮作区
融合发展的优势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得到充分体现。产业综合体通过订单生产、委托农产加工等方式,对轮作作物进行深加工,并利用种烟村的冷库进行产品存储。同时,他们积极构建“线上+线下”产品营销立体渠道,搭建起生产、运输、销售、消费的产业链,有效拓展了产品销售渠道。
用实用好托管资源
农业生产千头万绪,如何保障服务顺畅有序、避免顾此失彼,是产业综合体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
为更好服务烟区生产,与地方政府联合在产业综合体核心区打造总面积1265平方的“为农服务中心”,与社区合署办公,引进社会化专业农服机构,组建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所、山东农业大学、山东中烟和行业内技术人才组成的专家团队,着力打造土地、劳动力、资金平台,为大农业和烟叶生产提供“土地流转、社会托管、信贷服务、农业咨询、物资采购、品牌营销”等“点餐式”一站服务,引领农业生产方式、管理模式转型升级,轻松种田不再难。
临朐县局(分公司)在产业综合体核心区建成集党业融合、产业管理、多元服务、创新驱动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承担起农业生产“托管所”、科普宣传“百家讲坛”、勘察规划“设计院”的职责。
“以烟叶生产移栽环节为例,我们根据烟农提出的服务需求,选择服务队派工作业,烟站技术人员对服务队进行服务标准培训,服务过程中我们的片区经理做好工作督导,服务完成进行工作量和质量验收,保障烟农满意。”临朐县局(分公司)寺头烟站站长马强介绍道。
图为托管服务队队员采收烟叶
“一站式”服务还由烟叶生产延伸至大农业。他们在烟叶生产淡季为大农业作物生产开展服务,进一步提高机械利用率;针对多元产业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为小麦等作物开展无人机植保飞防服务,为冬枣基地提供防虫服务……
“产业综合体作为服务农业生产的大平台,推动了产业融合发展,也让我们对以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越来越有信心。”临朐县局(分公司)主要负责人孙兴祥说。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