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福建龙岩市:托举增收致富梦 稻烟农人笑开颜

2024年05月21日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A+ A

在这生机盎然的时节,福建龙岩市武平县东岗村青年李文富正带领合作社社员在烟田里打顶抹杈。

25岁的李文富是武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青年烟农托举计划最年轻的培育对象。2022年4月,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的他被青年烟农托举计划吸引回家,并很快成长为一名职业稻烟农。

两年来,李文富在烟草部门的指导下学习种植技术、农机操作、现代化农场经营管理,创建了“合作社+农户”耕作模式,带动村民共同提高稻、烟种植水平和效益。

李文富正在学习无人机植保 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供图 

说起自己的选择,李文富喜笑颜开:“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创业的愿望,既能照顾父母又能致富增收,这份事业有奔头!”

如今,像李文富这样的“稻烟农”越来越多。“稻烟农”,是稻烟种植主体培育全程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称谓。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以下简称“福建省局〔公司〕”)联合农业部门共同开展稻烟种植主体素质提升行动,稳定稻烟种植队伍。青年烟农托举计划即是其中一项有力举措。

青年烟农托举计划是针对35岁以下自愿返乡就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福建省局(公司)采用“跟班师傅+跟班农户+托举对象”模式,组织相关人员参与种植理论学习、生产技术培训、生产管理跟班学习等。

对于有资金、有技术、有文化且愿意投身稻烟产业的其他返乡青年、退役军人等,烟草部门积极实施创业帮扶,政策上给予多类补贴,技术上提供全流程针对性培训,生产上进行“一对一”产业帮扶。

通过托举计划,一批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年轻人回到农村,成长为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新型种植主体,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人才蔚,事业兴。随着新型种植主体队伍的茁壮成长,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化稻烟生产组织模式日益成熟。

经过培训引导,一批有能力有意愿的烟农以股份合作等形式成立家庭农场,风险共担、盈余共享,小户则与大户组成一体化单元互帮互助。同时,实施烟稻轮作的家庭农场被纳入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评选范围。福建省工商注册登记的稻烟类家庭农场日渐增多,联合经营的规模效益逐步显现。

村民正在开展烟后稻收割 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供图

稻烟轮作模式,稳固了福建全省近十分之一的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2023年,福建全省烟后稻产量40.84万吨;稻烟农户均综合收入达18.7万元,烟稻轮作助农增收再创新高。

稻烟融合、生生不息,稳了饭碗、富了农民、美了乡村,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显著,已成为福建烟区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徐江峰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