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杨海林:来自“云烟之乡”的蚜虫“杀手”

2023年10月18日 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 作者:庄浩、谷星慧
A+ A

从2010年到2022年,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的科技工作者成功实现蚜茧蜂标准化生产的重大突破,掌握了一块绿色防控的核心“芯片”,形成了自主掌控的“繁、收、储、运、用”全链条专利技术,广泛运用于烟叶生产并辐射大农业,成为全球生物防治领域标杆,是烟草行业“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成功范例和云南烟草、中国烟草绿色发展的亮丽名片。玉溪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的技术人员杨海林就是云南省烟蚜茧蜂防治研究团队的一名骨干科技工作者。

2012年,杨海林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进入玉溪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工作,并加入了烟蚜茧蜂防治研究团队。他参与破译了烟蚜茧蜂的染色体级别的基因组,构建了由13个州(市)117个县(市、区)测报站点组成的全省性蚜虫预测预报网络体系和监测预警信息平台。

杨海林(中)正在查看繁蜂育苗情况(资料图)。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 供图

杨海林与省、州(市)两级烟草部门技术团队一道,在烟蚜茧蜂规模化繁育技术及工艺、高密度繁育方法、收集释放技术、冬季保种技术等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集成了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体系。为此,他研发了幼苗繁蜂和成株繁蜂两种高密度繁蜂的方法,随后又解决了僵蚜采集、储运等问题。他在国际上首次完成烟蚜茧蜂基因组高质量组装与注释及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建立了烟蚜茧蜂生态评价方法,突破了烟蚜茧蜂精准滞育世界难题,建立了与僵蚜产品规模化生产相配套的光温滞育调控技术体系。

根据产品化生产需要,杨海林建立了高效、均质的蚜茧蜂工程化繁育技术;在国际上首创了具有行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僵蚜产品生产线,实现僵蚜采集、筛选、分装全自动化操作;建立包括僵蚜产品生产、释放及质量控制的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国家标准,实现了蚜茧蜂标准化生产的重大突破。

杨海林在田间向技术人员讲解放蜂技术要求(资料图)。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 供图

为了实现蚜虫生物防治技术从烟蚜茧蜂单一蜂种向多种蚜茧蜂种类复合放蜂的拓展和跨越,杨海林和同事们经常深入野外、深入田间,采集标本、布置试验。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获2013年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杨海林主要负责编写的《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规程》获2015年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颁发的标准化创新贡献奖;参与研发的“一种轮作烟田烟蚜的生物防治方法”“烟蚜茧蜂越冬保种繁育方法”“烟蚜越冬保种繁育方法”“一种菜蚜茧蜂繁殖方法”“一种僵蚜自动定量分装机”均获得国家专利并投入使用。

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市场化之后,杨海林又从研究人员转身成为一名蚜茧蜂市场拓展人员。为了将蚜茧蜂产品从烟草产业推向大农业,从云南推向全国,他除了在实验室开展技术研究之外,又开始跑起了市场。一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必须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把蚜茧蜂推到蔬菜、枸杞等作物上,他主动去蔬菜基地做实验,把蚜茧蜂的防治效果真真切切演示给菜农以及蔬菜种植合作社的技术人员看。

杨海林查看大农业作物蚜虫防治效果(资料图)。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 供图

在杨海林以及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蚜茧蜂产品实现了家喻户晓,但是他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改进产品。在露天农业应用僵蚜盒式产品的基础上,为了适应设施农业,他开发了僵蚜袋式产品,有效降低了成本;为了适应大规模区域尺度的投放,他便应用无人机,实现精准投放;为了保证投放的产品包装不对环境造成威胁,他又开发了可降解的环保包装材料。更新迭代的多样化产品形式,助推构建适合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需求的放蜂方式。

在蚜茧蜂市场化的引领下,带动了一系列生物防治产品的研究和应用。夜蛾黑卵蜂防治夜蛾类害虫、捕食螨防治蓟马、叉角厉蝽防治夜蛾类害虫、烟草内源抗病毒制剂防治病毒病等一系列的生物防治技术及产品如雨后春笋,在云南大地上生根发芽,不仅丰富了烟草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体系,还带动了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落地。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