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社区,位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坝桥镇。尽管社区里有条河流穿过,但螃蟹社区自古以来并不产螃蟹。
虽然不产螃蟹,但勤苦耐劳的螃蟹社区百姓中却有很多敢于“吃螃蟹”的人,顾荣升一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顾荣升和他的儿子顾怀全、顾怀军都是七星关区的种烟大户,一年又一年,一家人靠烤烟摆脱贫困、发家致富,生活越来越美好。
种烤烟,顾荣升家是村子里的第一批。
上世纪50年代,顾荣升的父辈就开始种植烤烟。那时候毕节山高坡陡,土地零散,交通闭塞。挣钱没有门路,贫困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人们喘不过气。生产队发动大家种植烟叶,其他村民还处于观望状态,顾荣升的父亲便开始了尝试,成为螃蟹村里第一批种植烟叶的烟农。
虽说当时年纪小,但顾荣升对烤烟种植印象深刻。
“特别苦、特别累,过去我们这地方条件不好,要路没路,要水没水,干什么都靠人背马驮。”顾荣升回忆道。
虽然辛苦,但自己成家后,顾荣升还是选择了在家种烟。
“不为别的,种烟的收益比别的作物强多了。”顾荣升说。
靠着种烟,顾荣升和老伴拉扯大了4个儿子,并在上世纪90年代就盖起了家里的三层小楼。孩子长大了,顾荣升又帮衬着,给孩子们各盖了新房子。
毕节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成立以来,不断完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烟水配套工程、密集烤房,修建机耕道、育苗大棚,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有效改善了烟区生产生活条件。
“现在种烟轻松多了,都是水泥路,抬脚就到,接水用水也容易得多。”顾荣升对此深有感触,“正因为现在条件好了,我现在70多岁了照样能种烟。”
顾怀全和顾怀军踏上种烟路,一方面是受父辈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家种烟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庭。“以前在外打工,家里照顾不到,后来就回来种烟了。”顾怀全说。
与父辈不同的是,顾怀全和顾怀军更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更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烟草公司刚开始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倡导烟农开展机械化种植的时候,顾怀全就意识到机械的巨大作用。
“要想扩大种烟规模,就得用机器。要不然地越来越多,不用机器怎么忙得完?”顾怀全说。为此,他购置了4台起垄机、3台覆膜机、3台施肥机和2台编烟机。农忙时节,顾怀全的地里一片隆隆机鸣声,他就是用这些机器进行专业化、规范化耕作,轻松种植了50亩烟叶,既省时省力,又省心省钱。
此外,顾怀全还带机加入村里的合作社机耕队,忙完自家农活后,他便就着这套机耕具帮其他烟农整地,赚点“外快”。
烘烤是烟叶生产中的关键环节。2021年,顾怀全一改在外借用烤房烤烟的老传统,选择在自家房屋旁建一座新式全电智能烤房。这种烤房可根据烟叶的数量和含水量自动调节内置温度与湿度,能大大提高烘烤效率和烘烤质量。
相比顾怀全,顾怀军种植烟叶的年头要浅一点,但这位新烟农的种植“把式”一点也不输自己的父亲和大哥。
从烟技员那里,顾怀军学到了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肥施用、水溶肥追肥等新技术。与顾怀全一样,顾怀军也购置了一系列机械。遇到旱情,他就用上抽水机,管子一头连水源,另一头通向烟地,不用来回跑也能浇足水,大大提高了烟株成活率。
这两年,乡村振兴的暖风吹遍乌蒙大地,烟叶种植政策越来越好,种烟有了新气象。顾荣升一家选择流转土地扩大种植规模,成为毕节市局(公司)支持发展的一类种植主体——家庭农场。他们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烟叶生产,用工多的环节就聘请村里的闲置劳动力到烟地务工。
这些工人每天跟着“顾荣升们”下地干活,多数是50岁以上的本地人。“他们出去打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地里干活一样能挣到钱。”顾怀军说。顾荣升一家用自己的方式,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村民一起走向致富路。
“希望今年能有个好收成。”傍晚,顾荣升一家围坐桌前享受着美味晚餐,他们卸下一身的劳碌与疲惫,又揣上了新的梦想与希望。
山间,百亩连片的烟田里,烟叶长势喜人;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新式居民楼,温馨安逸。顾荣升一家见证着烟草的发展与变迁,享受着烟草农业现代化带来的红利,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