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是烟叶种植的关键。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烟草专卖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耕好一亩田、施好一袋肥、栽种一株烟、回收一张膜、烤好一片烟”的生态理念,保土质、降农残、促环保、重生态,全面构建绿色烟草生产体系,深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让“绿色”成为烟叶产业发展的底色。
绿色种植,让烟叶吃上绿色“营养餐”
好土种好烟,这话一点不假。近年来,会昌烟草在土壤保育上做足功课,秉承绿色生态种植理念,改良土壤性质,实行烟田轮作,平衡施肥配方,推广生物质肥料、有机肥应用等,为烟叶种植保住“根基”。
近年来,结合“烟粮协同、集中连片”的工作要求,全县加快了各产区种植结构的调整,种植土壤坚持用养结合,利用烟稻轮作、烟莲轮作,增强土壤地力,同步提升了抗病能力;
会昌烟草还通过补贴、指导农户抛撒生石灰对种植土壤进行改良,有效改善土壤酸碱度,同时与县农业农村局合作开展测土配方,建立土壤养分数据库,结合自身开发的新程施肥工具,根据土壤性质定制施肥配方,避免了烟农盲目施肥,有效控制肥料用量及氮素含量,提高了作物产量的同时,降低化肥用量、减少农田污染。
此外,会昌烟草通过各项试验示范项目,大力推广生物质肥料、有机肥等绿色肥料的应用,激活土壤中微生物的活跃率,克服土壤板结、增加土壤空气通透,真正让烟叶吃上绿色“营养餐”。据统计,今年会昌县共种植烟叶2.15万亩,改良烟叶种植土壤2.15万亩,有机肥推广1.1万亩,均衡施肥配方推广应用率达100%,亩施纯氮有效控制在9.5公斤以内,大幅提升了烟叶的品质和种植效益。
会昌县站塘乡连片烟叶种植
绿色防控,构建烟区生态屏障
“吴站长,这个灭蛾器真有用,一晚上抓了不少蛾子,烟有保障了。”站塘乡罗坊村烟农罗永华开心地分享到。
“早在一个月前我们推广使用黄板、诱捕灭蛾器的时候老罗还将信将疑,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田里病害少了,节省了不少打农药的钱,对效果也称赞不已。”会昌县站塘烟叶工作站站长吴名淞说道。
近年来,烟叶病虫害已成为危害烟叶生产的“头疼病”。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要求结合现代烟草农业GAP,会昌烟草大力推广以黄板、诱捕器、杀虫灯为主,低毒农药喷施为辅的全方位、多角度烟草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现已初具成效。
“这种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低毒农药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有效降低了病虫害防治的成本投入,减少了农药残留污染,全县共推广面积6000余亩,亩均化学农药使用量较以往可减少40%以上,病虫害损失率低于8%,无农药残留超标。为构建生态型现代烟草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会昌烟草烟叶部门负责人廖小林说道。
会昌县周田镇黄板、诱捕器、杀虫灯多维一体烟叶绿色防治
绿色回收,注重绿色生态循环
配色膜在烟叶生产的广泛应用、效果显著,但无法短时间降解,成为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之一。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产业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
多年来,会昌烟草通过微信、告知信、培训会等形式,大力开展地膜回收政策宣传,引导群众充分认识废旧地膜对农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强化群众的环保责任意识,提升捡拾的积极性。与回收厂商联系,科学回收,无害化处理,形成循环再利用。
“以前种烟,田坎、路边到处是地膜,看着就惹人厌。这水沟都不知道被这膜塞了多少次,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清理。自从地膜统一回收了,情况好多了,烟草专卖局办了件实在事。”周田镇长江村刘书记说道。
2023年会昌县全面开展烟用地膜回收工作,共回收烟用地膜15.75万公斤,进一步减少地膜残留和固体污染,用实际行动让农村“靓起来”,让农业“绿起来”。
绿色烘烤,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赢
“以前烘烤用煤的时候,要一直守着炉膛加煤清灰,烟熏火燎,弄得全身是灰,关键是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现在改生物燃料机后,半夜订个闹钟起来观察一下就行,燃烧灰烬少,工作起来简便干净不少。”小密乡莲塘村烘烤师钟石长说道。
近年来,会昌县推广新能源烤房改造729座,全县近70%的烤房用上了经济环保的生物质颗粒燃烧机,烟叶烘烤更精准高效、节能环保,烟叶烘烤质量明显提高,减工降本成效突出。据测算统计,生物燃料机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吨/座,节省人工、燃料成本2000元/座,全县烟叶烘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832吨,户均提升烘烤受益6700元,真正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赢。
下一步,会昌烟草将引进更加环保适用的新能源烤房,积极探索降本增效、绿色烘烤新模式,朝着零排放、零污染的目标迈进。
这些仅仅是绿色生产的一个缩影,绿色发展任重道远。今后,会昌烟草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双碳”战略,推动烟叶生产向“绿色、生态、安全、优质”方向发展,让“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成为烟叶新名片。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