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万物欣荣。走进云南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自治乡摆榔村,这里道路宽阔,风景如画,一栋栋充满彝族风情的新居整齐排列。
杜金祁的妻子介绍自家腌制的火腿。
村子中间,一户人家二楼屋檐下挂了近20只火腿,不由得想进去这个“火腿大户”家探访。
宽敞干净的院子里,年迈的老奶奶和一对中年夫妻正听着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在叽叽喳喳说着什么,一家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主人热情的招呼下,我们坐下和他们一起聊起他家的幸福故事。
男主人叫杜金祁,今年47岁,摆榔村地道的彝族,有着20年种烟经验种烟农户,是最忠实的铁杆烟农。
20年多年前,杜金祁去施甸县旧城乡打工,认识了当地汉族姑娘岳文香,经过相识相恋,岳文香选择嫁到落后、陌生的摆榔村。她用汉族女人的贤惠感动着家人,感染着身边的人,同时学习彝族语言,穿着当地民族服饰,很快融入到这个民族家庭。
杜金祁正在给妻子佩戴彝族帽子 赵新梅 摄
当时的摆榔村产业少,生产落后,农民收入低,生活十分困难。为了改善生活,2000年,杜金祁夫妻二人签订了3亩烟叶种植合同,开始种植烤烟,当年收入1万元左右。繁重的劳动也仅解决了温饱并没有实现富裕,日子也这样不温不火地过着。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这个彝族布朗村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多元化、外出务工成为了脱贫的主要渠道,但杜金祁觉得还是发展烤烟产业最有保障。
“那个时候种烟,翻地、理墒、种烟、浇水、施肥都是靠人,种两、三亩烟都苦不赢,种二、三十亩想都不敢想。”杜金祁说。
随着烟草农机具的推广应用,烟农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了出来,有能力扩大种植规模。2019年,杜金祁的烟叶种植规模也从3亩变为20多亩,一年收入8万多元。
2021年,杜金祁交售烟叶的施甸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姚关烟叶工作站实施的“ICIS”差异化精准服务,根据上年度的收购均价、种植面积、种植年限、种植水平等方面,综合的将烟农分成一、二、三类。一类烟农是新种户或者均价低、生产过程存在较多问题的烟农,技术辅导员全程指导;二类烟农是均价一般、生产过程存在少量问题的烟农,辅导员跟踪提升;三类烟农就是均价高,种植水平高、生产过程问题基本没有的烟农,辅导员帮着巩固提升。杜金祁家被列为一类烟农。
“以前各家种各家的烟,我种了20多年了,自己感觉还是可以呀!不能定为三类烟农,二类总不会塌吧,最后被定为一类!”杜金祁想不通。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2020年,杜金祁家种了25亩烤烟,每公斤售价28.16元,比全乡29.26元的平均单价低了一块多!
“问题出在哪呢?”杜金祁想不明白。
这时,烤烟专业合作社技术辅导员李春富带着清单入户。对照清单,李春富分析杜金祁家问题主要有两个:移栽时劳动力不够,导致烟苗错过了节令;烘烤分类入炉,分级扎把不到位。
于是在2021年移栽季前,李春富帮着预约用工人员,到移栽季来临,杜金祁按节令完成移栽;烘烤时,李春富每天跑到杜金祁家烤房帮着“手把手”指导。
这样种了一季,杜金祁家烟叶每公斤单价达到31.08元,比全乡30.9元的平均价高了一角八分钱。种植面积没有变,钱反而比2020年高3万来块钱。
“那年是前旱后涝的天气,我家的烤烟收入不减少就是好事了。还会增加这么多,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啊!”回忆起年的情形,杜金祁还是很激动。
2022年,杜金祁摘掉了一类“帽子”,直接升档为三类烟农。在烟叶工作站和技术辅导员的指导下,他依靠着翻耕机、铺膜机、无人机飞防等机械化生产,轻轻松松地完成了25亩烤烟的种植。这一年,杜金祁家烟叶每公斤单价达到32.97元,比上年每公斤高出差不多2元钱,毛收入11万多元。
“你家楼头挂着这么多火腿,吃得完吗?”我们问道。
“今年我家还是种25亩烟,用工多,吃饭的人多,年前宰了5头猪,做了火腿、腌肉,到时还要买菜、买肉,这些火腿也只是够吃!”正在查看火腿的杜金祁妻子岳文香笑着说。
在摆榔,像杜金祁这样的铁杆烟农还有很多,通过种烟,各家各户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大地正如一幅斑斓画卷徐徐展开。烟草行业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展现更大作为,贡献更多力量。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