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烟草党员到烟田开展“我为烟农办实事 烟区振兴我助力”活动。覃文锋摄
河池市南丹县六寨镇龙马村烟农何可斌正在整理烟叶。潘棉纯摄
党员韦峥宇到烟田查看烟叶生长情况。覃文锋摄
河池市八圩乡白裤瑶族烟农正在开展培土作业。潘棉纯摄
专业化分级服务队队员在分拣烟叶。潘棉纯摄
烟农将摘下的烟叶搬上车。覃文锋摄
罗城县乔善乡烟叶春栽景象。潘棉纯摄
烟农给烟田施农家肥。潘棉纯摄
“今年种了60亩,总收入约36万元!”12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六寨镇龙马村龙里屯烟农何可斌,在南丹县2022年烟叶生产工作总结会上介绍了自己种烟的情况。
今年,六寨镇像何可斌一样亩均产量超过3担,亩均产值接近6000元的农户,大约占烟农总数的56%。六寨烟站也因此在广西全区43个烟站中喜获亩均产量、亩均产值“双冠王”。
六寨烟站“双冠王”的背后,是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紧紧围绕广西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方针,旗帜鲜明亮出“质量为先”发展思路,朝“小而优、小而精”烟叶产区目标迈进的笃行不怠。
稳产业——
夯实发展基础
烟叶是烟草产业链的基础。特别是在当前烟叶供需总量由控转稳、由稳转增的关键时期,坚决稳固烟叶基础,既是实现河池烟草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证,更是遵循农业产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曾经,河池烟区一度面临烟叶生产规模总量压缩、工业客户退出、烟农流失、烟区被迫转移等困境。
面对困境,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不等不靠,积极探索破题之道,结合烟区自然条件、队伍人员状态、生产设施配套等实际通盘谋划,提质量、增单产、创效益,千方百计稳住烟区、稳住烟田、稳住烟农、稳住效益。
按照“精品烟站、精干队伍、精良技术、精准作业”精益改善目标,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今年开展了“烟叶精益管理在基层”活动。
“从活动整体效果看,无论是烟站的内部基础管理的强化、生产技术的落实,还是队伍工作效能的提升,都比以前有了明显进步。”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生产科科长韦峥宇说。
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结合纪律和作风建设专项整治工作,对近年来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形成问题清单,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及时做好整改。全市烟叶队伍共建立改进对标目标70项、制定整改措施72条,以问题为导向抓落实成效明显,基层烟站规范管理的基础更加扎实。
为有效提升基层烟叶生产人员标准化作业水平,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加大力度推进“看板管理”,按照作业环节制定了7大作业看板,细化形成了145项对标指标,覆盖生产组织保障、种采烤收等烟叶生产全流程各环节,真正让基层烟叶生产人员都能看得懂、学得会、做得到、教得了。
在此基础上,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还在提升队伍工作效能上进行了有益探索。比如,南丹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在烟叶起垄、排水沟建设、移栽、培土等生产环节,组织各烟站开展技术执行大评比活动,营造了浓厚的争先创优氛围,基层队伍的工作执行力进一步增强。
在不久前开展的队伍纪律和作风建设满意度调查中,参与调查的河池烟农对基层烟站的政策宣传、技术服务、行为举止、等级标准执行、廉洁自律等方面满意度均达到100%。
如果说“烟叶精益管理在基层”活动让烟叶产业的根在河池烟区扎得更深更牢,那么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在农业基础防范措施方面保障力度的持续加大,则为烟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筑起了“护城河”。
“我们督促各烟叶产区严格落实深耕冬翻技术,为后期大田深沟深排防洪涝、大垄深栽防病害提供坚实保障。”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科工作人员卢昌友介绍道,2022年河池烟区累计洪涝灾害、根茎性病害发生率分别同比降低了4.56%、3.15%。
与此同时,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还积极与气象部门协作,在汛期每隔10天进行一次气象趋势与灾害预测预警通报,今年以来累计发布预测预警通报12期,及时督促烟农提前实施排水沟检查、适时采收等防灾避害措施,有效抵御了六七月份连续强降雨的恶劣天气,受灾比例同比下降了4.56%,切实保护了烟田,保障了烟农收益。
此外,为了强化烟叶种植风险抵抗能力,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除了引导烟农购买烟叶种植保险外,还通过政策措施和服务保障稳定了烟农的发展信心。
数据显示,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今年烟叶亩产值同比提升了262.51元/亩,均价提升了1.06元/公斤,烟农户均收入同比增加了3.83万元/户,烟叶种植效益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促共赢——
落地关键技术
如何才能实现优质原料供需动态平衡?烟草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讲好同一种“技术语言”是关键。
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坚持“以工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与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工业企业的深度协同,把工业需求转化为烟叶生产“技术语言”,生产出工业企业可用、适用、好用的烟叶原料。
“2020年,我们在河池烟区全面推广K326,根据河池的土壤、气温等自然条件和烟农生产习惯,先后对K326生产技术方案进行了3次修订。”卢昌友说,他们通过持续优化各项生产技术指标,紧抓标准化技术落实,真正确保K326能够在河池“水土相服”。
2021年以来,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与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在南丹八圩、六寨等地开展生态优质烟叶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持续研究K326施肥技术,为推动技术在本地落地奠定了基础。
为切实提高K326烘烤质量,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持续优化烘烤技术标准,并制成烘烤技术图表发放到烘烤师和烟农手中,以培训为切入点确保技术标准化。
为探索出K326最优“烘烤曲线”,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专卖局(公司)的指导下,开展分组蹲点试验,围绕广西中烟需求,结合烟叶烘烤的时长、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对比研究,不断优化烘烤技术指标,形成统一的“油份足、颜色亮、香气满”的烘烤标准,和“烤前培训、烤中蹲点、烤后指导”的烘烤流程。烘烤技术的落实到位,让河池的K326出炉黄烟率达95.45%,烘烤质量大大提升。
近年来,每当烟叶收购结束后,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都坚持与工业客户共同开展烟叶抽样评吸和化学成份检测,听取他们的质量评价和技术改进意见,进一步改善生产工艺措施,烟叶质量逐年提升。
“以前烟叶工商交接工作难度比较大。”据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科副科长何明雄介绍,2018年以前,由于烟区布局分散,生产技术与当地自然条件不够匹配,加上管理不够到位,造成各地烟区技术执行标准不统一、年均上等烟比例一直处于40%到50%之间,等级结构偏低,难以满足工业需求。
“今年烟叶收购结束后不到一个月,全市所有仓库的烟叶就已全部调拨完成了。”广西中烟原料部副部长韦建玉说,2022年河池烟区上等烟比例达72.34%,工业企业反馈上等烟可进入一、二类卷烟配方使用,工商交接很顺利。
关键技术的落地,大大提高了K326的工业可用性、适用性,不仅满足了工业需求,也让烟农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六寨镇银寨村弄仁屯烟农黄明勇看来,K326一系列技术措施的落实并不难,有非常完善的技术方案,照做就行,如果有不懂的还有烟技员手把手地教。今年黄明勇的160亩烟叶上等烟比例达到87%,同比提升了17个百分点,种烟收入达到85.58万元。在河池烟区,像黄明勇一样靠种烟过上好日子的烟农越来越多。
助振兴——
做优产业服务
在发展烟叶产业的过程中,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大局,为乡村振兴提供有效动能。今年以来,各级烟叶党支部在烟区开展“我为烟农办实事,烟区振兴我助力”活动26期,建立责任示范田40处,基本覆盖所有种烟村,对推动标准化生产技术落实起到了很好的带动效应。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在烟叶生产各环节持续加大培训和指导力度,用实际行动让烟农的钱袋子鼓起来,让烟区百姓过上好日子。”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副局长刘文革说。
为提高烟叶生产服务质量,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积极发挥好烟站桥梁纽带作用和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把烟叶党小组设到烟站,将党建服务推向生产一线最前沿,烟叶战线的党员、烟技员纷纷在烟区建立“党员责任田”“技术样板田”,将标准化生产技术理论转化为可触可见的实践示范样板。
烟叶党支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组织党员针对烟叶生产重点环节开展技术帮扶、劳动实践,打通生产服务“最后一公里”,党员先进性在田间地头充分体现,敬业爱岗、心系烟农的担当精神在生产劳作中充分彰显。
“党员在前带头干,我们也不能落下,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六寨烟站技术员黄家海说,现在烟站实行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包干到户,烟站全体工作人员都攒着一股劲,在烟叶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全程开展技术跟踪指导,确保烟农不落一人。
除此之外,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还抓住烟区党委政府将烟叶产业作为增加村集体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时机,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保障烟叶产业发展用地,并与政府部门共同做好烟区规划、政策宣传等,建成了相对集中的种烟村屯,烟农种烟积极性逐日增强。
“我们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烟叶工作专班,把烟叶产业真正打造成富民强县、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南丹县烟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杨承德说,他们配足人力、备足财力,全力以赴抓细抓实烟叶生产的各项组织保障。
“烟叶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烟农增收,也拉动了全县的增收。”南丹县烟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陈涛说。
为减轻烟农生产负担,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还在持续做好新能源烤房技术改造,引进低碳节能先进烘烤设备,强化生产必备设施保障的同时,积极争取乡村振兴产业奖补政策,帮助烟农争取更多种烟“福利”。南丹县党委政府在“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产业奖补政策中明确,对种烟土地流转、冬翻、盖膜等环节给予补贴,每亩可获得政府政策扶持资金600元。
……
这些利好政策不仅稳定了老烟农,也吸引了更多新烟农。
六寨镇雅陇村塘毫屯的罗祖江前些年一直在外打工,他没想到的是,以前那个“只想离开”的家乡,因为烟叶产业的助力变得越来越好,让他“只想回家”。
“能在家门口就业,心里踏实!”罗祖江说,他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把烟种好,把日子过好,把家乡建设得更美!
“直击优质原料供需动态平衡的痛点,抓住烟叶生产技术落地的重点,打通工商农共赢的堵点,确保河池烟叶‘种得好、更可用、更适用’,真正把烟叶产业发展成为河池烟区的振兴产业!”在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经理谢绍彬看来,唯有精耕细作,不优不休,河池烟叶产业的“底盘”才会更稳,河池烟草高质量发展的韧劲才会更足。
龙永相重拾“老本行”
覃春娥
烟田冬翻忙,来年收成好。正值初冬时节的广西南丹县六寨镇,不少烟农正忙着翻耕、起垄,沉寂的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冬闲”变成“冬忙”。
“烟田冬翻有利于消除土壤里面的病虫害,还能改变土壤结构使土壤变得疏松、透气,有利于来年的烟叶生长,提高生产质量。”在烟田忙碌了一早上的烟农龙永相兴奋地说,“我今年平均一亩地的种烟收入6100元左右,据说在广西排前列,这都是规范种烟带来的结果。”
55岁的龙永相曾经种了8年烟,后面因为家庭原因到外地务工了6年,2022年他再次种植烟叶。“年纪大了,不想在外面奔波,我就想回家找点活路。”龙永相说,“考虑来考虑去,我还是想拾起‘老本行’——种烟。”
虽说龙永相种过8年烟,但因种植品种改变和种植技术更新迭代,他心里也不禁打起鼓。他主动向南丹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六寨烟站站长吴振华进行咨询。“你放心种,我们有标准技术指导。”得到吴振华的这句保证,龙永相彻底放下心来。
说干就干,龙永相重新加入了种烟队伍,干劲十足的他全身心投入到烤烟上,重新摸索种烟之道。
在栽种环节,龙永相犯了难。凭老经验,每亩应栽种烟叶900株左右。但是根据现在的生态优质烟叶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要求每亩种植密度提高到1200株。他认为密度提高会导致田间养分不足,烟叶会长得矮小一些,亩产会受影响。烟技员黄朝江耐心解释,并讲述了实际种烟案例,介绍相关经验,分析收入与质量的关系后,龙永相接受了标准化种植。
“现在一亩地种1200株,行距约1.1米,株距约0.5米,这样种最合理!”初夏时节,望着烟田里的烟叶,一片片,一排排,整整齐齐充盈在广阔的田野上,龙永相高兴地说:“按照标准化要求种出来的烟质量不比之前差,产量还能提高。”
标准化种植也让龙永相的烟田减少了损害。烤烟揭膜上厢时,他谨记烟技员的叮嘱,将上厢高度提高到35厘米以上,促进烟草根系生长,将排水沟的沟面挖低,保证排水畅通。
6月5日,突如其来的大雨让不少烟农没了过端午节的心思,匆忙赶到田间查看情况,疏通沟渠为烟田排水。外出的龙永相也赶忙让家人前往烟田查看。得知烟田排水情况良好时,他才松了一口气。“还好烟田水沟挖得深,要不然烟株一被水泡,根部烂了,就白干了。”龙永相庆幸地说。
“烟技员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再次种植烤烟的龙永相紧紧跟随烟技员的脚步,严格按照技术要求,从生产的每一个细节出发,落实标准化生产的各项技术措施,实行100%起垄待栽、100%井窖式移栽、100%深沟深排、100%提埂盖膜、100%精准配肥、100%打顶抹芽和100%分级烘烤的“七个百分之百”技术标准。
防治病虫灾害是烟叶种植的重要环节。“今年烟站发了药,烟技员交代我们要马上给烟田打药,防止烟叶产生赤星病、野火病。”龙永相说,“我拿到农药后,及时安排打药。好多人不给烟田用药或者用得比较晚,病虫害预防效果不足,导致上部烟生长不够好,烘烤出来的烟叶成色不够好。”
“他们夫妻俩一天到晚都泡在烟田里,又肯研究技术,做工也很扎实,烟叶长得特别好,上部叶开片、落黄好、无病虫害。”提起龙永相,烟技员黄朝江不禁竖起大拇指说,“烟叶烘烤时,他主动对烟叶进行分级烘烤,又根据今年新研究出的烘烤曲线进行烤烟,出炉的烤烟质量特别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龙永相2022年种植20亩烤烟,交售干烟7200斤,均价36.55元,其中上部烟达到93.79%,收入将近14万元,钱袋子“鼓”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也更明显了。
前不久,南丹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还组织芒场镇、中堡乡的烟农到龙永相家里学习种烟技术。“烟叶种植要听烟站技术员的,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育苗、大田管理、烘烤、收购一个环节都不落下,才能有好成效。” 龙永相坐在院子里,分享自己的“种烟经”。
龙永相还计划明年将种烟规模扩大到40亩,在标准化种烟、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