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果香飘 增收忙

2022年10月28日 来源:中新网云南新闻 作者:邓楚瑜
A+ A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冷泉镇对门村,刚到家门口,便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百香果香味,村民徐早福乐呵呵地在此等候。

进院,徐早福和妻子李菊搬来几条长凳,一边招呼着大伙儿歇脚,一边从墙角拎来一只塑料桶。塑料桶里装满了个大果圆的百香果,刚才闻到的香味,便是从这儿飘出的。

徐早福拿来一把水果刀,从桶里挑选出几个品相好的百香果递给众人,大伙儿边吃边聊。

今年百香果丰收,让徐早福乐开了花。邓楚瑜  摄

在对门村,徐早福一家种烤烟的时间到现在只有10年,是村里新晋的烤烟种植户。

种烤烟前,徐早福的经历不少:早年在邻县的一家养猪场打工,后来到蒙自市区一个餐馆当配菜员。2004年回村种药材,赶上市场行情好,赚了20多万元,把家里的土坯房换成了一幢二层小楼。

种药材赚到钱后,徐早福转而种植普通作物。10年前,徐早福和李菊的大女儿出世,加之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平淡的日子开始过得紧巴巴。

李菊的娘家是村里的第一批烤烟种植户,条件要比徐早福家好很多。得知徐早福和李菊的难处后,娘家人便建议小两口种烤烟。2012年年初,当地烟叶工作站核准了徐早福提出的种烟申请。

种烤烟的技术要求高,为了让徐早福这样的新烟农走稳路子,当地烟叶工作站的片区技术员对他们开起了“小灶”,从移栽到烘烤、分级,手把手传授技术。徐早福爱学习、头脑活,短短两年时间,他便从一名“门外汉”变成了“好把式”。依靠种烤烟,徐家的生活条件因此发生了很大改善。

手头宽裕,徐早福有了走多元化发展路子的想法。

去年,徐早福瞅着市场行情不错,兴冲冲地投了20万元种生姜,谁料生姜成熟时市场价格大跌,投进去的钱打了水漂。“还好种着烤烟,不然这个坎难过去嘞。”他笑着说。

徐早福的话不假。这些年,蒙自市烟草专卖局按照上级部署,持续助力全市各烟区基础设施建设,仅在对门村,便出资修建了1条长度1公里多的机耕路,惠及沿路上千亩耕地,其中就有徐早福流转的30多亩烟地。

虽然遇到了困难,但徐早福没有打退堂鼓,今年,他在向人请教学技术的基础上,尝试种下了4亩百香果。精心照料下,百香果获得丰收,亩均收入5000多元。

“明年扩大百香果的种植面积。如果村里有人感兴趣,我带着他们一起种。”说话间,徐早福从桶里拿出一个果形圆润的百香果,用力掰开后,果香四溢。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