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云南红河秧母塘村:认准农业机械化 减工降本促增收

2022年06月09日 来源:中国农网 作者:郜晋亮、邓楚瑜
A+ A

晨光微熙,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弥阳街道卫泸村委会秧母塘村烤烟种植连片地,40岁的段永明操作着微耕机,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段永明操作微耕机提沟培土。邓楚瑜 摄

段永明是秧母塘村的一名烤烟种植户,种烤烟的时间近20年,属村里较早使用小型农用机械耕作的一拨村民。

得益于当地烟草部门多年来的持续推广,段永明和村里的其他烤烟种植户认准了机械化耕作这条路,在实现农业生产减工降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劳作效率。

秧母塘村地处山区,耕地大多为山坡地。段永明说,刚种烤烟那几年,村里基本家家养牛,因为离开了牛,土地翻犁寸步难行,“烤烟中耕管理阶段需要提沟培土,那些年没有普及微耕机,劳作只能用锄头,一个壮实的汉子,每天最多干1亩,一天下来,腰杆都直不起来。


秧母塘村烤烟种植连片地进入中耕管理阶段。邓楚瑜 摄

“人力+畜力”的传统农耕模式制约了秧母塘村发展现代农业的步伐,也制约着乡亲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步伐。“户均耕地面积虽不少,但没有几户人敢多种,因为实在忙不过来。”段永明说。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10多年前,红河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用好相关政策,在持续加大烟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结合全州各烟区生产实际,以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作为交通相对便利、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秧母塘村,率先走上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路子。

在当地烟草部门的帮助下,通过十余年的努力,秧母塘村形成了“烟农合作社专业化机耕队+农户小型农机具”的生产模式,在地势相对平坦、坡度较小的区域,土地翻犁、碎垡、起垄、打塘等费工费力的环节,主要由合作社专业化机耕队负责;而在提沟培土等大型农机具不便操作的环节,则由各家操作微耕机上阵,两者发挥各自优势,互为补充。

今年,段永明种了50亩烤烟,相比刚开始种烤烟那几年,年收入增加了近10倍。

“用微耕机提沟培土,我自己一天就能搞定十来亩。”段永明说,除了烟叶采摘及烘烤阶段,他家基本不请工帮忙,因为眼下的工价不便宜,每人每天100元,还要供三餐,路远的还要负责接送,省下的,也是赚到的。

最近几年,为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合作社在当地烟草部门的支持下开展土地流转,流转到的土地经平整或布设沟渠、管网、机耕路等基础设施后,再按成本价返租给有需求的烤烟种植户。

合作社返租给乡亲们的土地都是大连片,耕作条件好,使用农机具更方便。虽然方便农机具施展手脚,但面积较大的耕地对于乡亲们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来说,却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靠人工打药,工作量不轻松。

看到这个问题后,去年,合作社在烟草部门补贴政策支持下购进了一台大型植保无人机,并聘请了专人,巡回到各种烟村开展飞防作业,提高防治效果,减轻乡亲们的劳作强度。

段永明的这台微耕机,买来已有10年,中间虽然换过3次发动机,但机架却没啥问题,“这台微耕机是柴油发动机,一天下来,油钱只要20多块钱”。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