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移栽,金秋收获,从小小绿苗到片片金叶,致富的希望在云南曲靖这片广袤大地上向阳而生。伴随着烟叶成长的,不仅有雨露和阳光,还有这样一群“钉”在烟田里的人。
爱动脑筋的“帅哥”
2021年夏末,地处乌蒙山上的热水烟叶站迎来了一位新站长——夏荣帅,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帅哥”。
20条收购线,23个种烟村委会,7000余户烟农,65000多亩烤烟,热水烟叶站的体量在曲靖乃至云南都屈指可数。面对尚未熟悉的工作环境、紧迫的工作任务和职工岗位的调整,他主动迎难而上,放弃周末休息时间,连续一个多月都奔走在田间地头查看烤烟长势,摸清各村生产情况,熟悉全站工作情况,并多次与职工深入谈心交流,有效地避免了在员工调动以后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夏荣帅指导烟农移栽。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就是夏荣帅干好工作的“金钥匙”。在工作期间,他观察到原有的复合肥规格不符合物资兑换实际,地膜的宽度也不能满足田间的墒高,给烟农生产劳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在他的带领下,职工代表团提出的将复合肥的规格改为40公斤/袋、地膜宽度改为1.1米的建议得到了采纳。
解决了眼前的困扰,还要解决背后的难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上部烟烘烤难”、“收入来源单一”等“老大难”问题,他率先提出了上部叶4-6片一次性带茎烘烤模式,切实帮助烟农提高产量,减少烘烤损失;积极探索烟农多元增收模式,筹划热水镇关营村国家局烟区产业综合体试点,形成烤烟主业稳收、多元经营增收的收入格局,让烟农的“钱袋子”富起来。
“热心向党、水乳交融、互融互通、永创高峰”不仅是挂在热水烟站党员之家的党建品牌,更成为深深植根于夏荣帅行动中的信念。
爱笑的“热心肠”
热情开朗、爱笑、脾气好,第一次见到杨永红的人都是这样评价他。就是这样一位在大家眼里丝毫没有“架子”的站长,却为师宗县竹基镇的一方烟农们做着实实在在的好事。
年轻壮劳力外出务工、家中劳动力缺乏,成为了竹基村部分农户面临的实际问题,但四月移栽的好节令可不等人。在了解到烟农群众的困难后,杨永红主动联系党支部书记,第一时间带领支部的党员群众走进田间地头,为困难烟农免费提供化肥并帮助移栽。说干就干,大家撸起袖子、卷起裤脚,走下烟田忙活起来,送苗的送苗、栽烟的栽烟、浇水的浇水、覆膜的覆膜……从田头到田尾,尽是劳作的身影。看着一棵棵小小烟苗被大家种进田里,一份份希望也种进烟农心里。
杨永红为贫困烟农免费提供化肥。
5月持续的高温天气,不仅煎熬着每一棵嗷嗷待哺的烟苗,也牵动着杨永红的心。找水源、调水车、拉皮管,成为了他每天挂在嘴边的高频词。在了解到部分群众反映购买水管难的情况后,他与支部党员一合计,便自愿出资为困难农户购买塑料水管7圈,并仔细讲解抗旱保苗要领,帮助群众科学抗旱,看到农户们的笑容重回脸庞,他也忍不住跟着开心地笑了。
坚守初心的“小虎”
“栽烟就要栽好烟,要栽能让大家致富的好烟。”谷雨过后的烟田里,这位黝黑且壮实的“小虎”在和烟农群众的闲聊之中道出了自己的初心。他就是师宗县烟草公司大同烟叶站站长——赵应虎。
“小虎”是他的小名,也是烟农们对他的亲切称呼。今年38岁的赵应虎不仅有为农服务的“热心肠”,还有为民办事的“活脑筋”。
硃砂烟作为曲靖市优质烟叶产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成功开发为地方烟农增收致富提供了新的机遇,而大同街道糯白村委会,便是硃砂烟的规划种植区之一。
起初,硃砂烟的适应性种植并不顺利,没有太多的经验可借鉴,也少有烟农愿意尝试,但爱挑战的赵应虎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选种、移栽、施肥、中耕管理、采烤……诸多的生产环节都与硃砂烟的好坏息息相关,他深夜挑读着生产技术资料,白天就扎根田间,与硃砂烟种植户一环一环地钻研着,相互加油打气,共同克服困难。一季烟下来,赵应虎和种植户终于在反复地试验后,初步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的硃砂烟种植模式,也让老百姓们看到了硃砂烟背后的经济价值,纷纷表示要参与到硃砂烟的种植中来。
给人以星火者,必怀火炬。正是靠着这份对职业的敬畏和对群众的真心,一代代烟草人以“钉”在烟田里的实干精神,守护着片片致富叶,奋力奏响“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交响曲。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