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连片种植的烟区里,碧绿烟叶郁郁葱葱、生机勃发,即将进入采烤收获时节。
在这里,烟地、烟农朝着规模化、集约方向强劲发展。该州规划百万亩烟区,核心烟区就占71.07万亩,今年种烟37.15万亩,烟农户均种烟27.7亩;全州去年收购烟叶100万担,稳定实现上等烟比例、收购均价、烟农售烟收入、烟叶税收“四个增长”。
文山州广南县“烟+油菜”多产业融合,春风十里绿意盎然(朱李婕 摄)
在这里,网络化、智能化嵌入烟叶生产每个环节。该州通过5G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云棚、云滴、云图、云手、云眼、云筐、云仓、云追等烟叶生产收购链的数字化研发创新和推广运用,全力打造“数字烟区”。
“近两年来,文山烟草与各级政府牵手并肩,与云南红塔银行、北航云南创新研究院、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等单位通力合作,一手抓核心烟区建设,一手抓数字烟区建设,组织起乡村振兴、烟叶高质量发展大联唱,聚集起弯道超车的新动力。”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主要负责人朱艳梅如是说。
文山州广南县阿卡黑烟区综合体烟叶均匀整齐(李水平 摄)
手机种烟“掌上宝”
“去年,我家租地75亩种烤烟,售烟收入40多万元;今年,我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栽了110亩,预计收入60万元,家庭人均收入可达8.5万元。”广南县珠琳镇阿卡黑村委会烟农王登田摇着手中的智能手机,高兴地说,“现在种烤烟,全靠这个掌上宝”。
“今年,我家种植242亩烤烟,预计收入130万元。”同村烟农张家文自信满满地说,“如今,种烟全程数字化,一天也离不开手机啦!”
近两年,文山烟区出现了一件新鲜事:“一部手机种烤烟”已然成为全州1.7万户烟农改造提升传统烟叶生产的新时尚。
长期以来,烟农们种烟售烟,被许多问题困挠:到烟站签字次数多、银行办理贷款手续多、烟农技术指导难到位、烟叶交售排队时间长……
为此,文山州局(公司)与云南红塔银行联合,围绕烟叶生产收购全环节,应用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创新开发出一站式“香叶助农”微信小程序,在全州烟区推广运用,有效破解了这些难题。
“香叶助农”平台开发出烤烟合同签订、贷款办理、农友学堂、拍照问诊、收购预约等11个功能模块,后期将开发专业化服务、烟用物资采购、增收产品销售等功能模块。该平台上线运行后,与全州烟农的手机相连接,受到广泛欢迎,烟农们快捷方便使用,取得明显成效。
文山州丘北县普者黑阿诺玫瑰园连片NC102特色品种开展中耕培土(黄文虎 摄)
借助“香叶助农”平台,烤烟种植实现了电子合同线上签订,通过烟农“人脸”识别,清除空假合同生存空间,烟农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烟叶种植合同申请、审批、签订全流程。通过平台推广,100%实现了烟叶种植电子合同线上签订,100%实现了烟叶预约交售和排队叫号,让烟叶交售更精准,更快捷。
借助“香叶助农”平台,开放了金融贷款入口,烟农通过网络全自助办理“香叶贷”贷款产品,3分钟申请,1秒钟审批,1秒钟放款,0人工干预,烟叶生产资金实时到账。
借助“香叶助农”平台,办起了网上“农友学堂”,为烟农提供教学培训、烟农圈互动、专家服务等烟农技术学习平台。农户还可通过拍照问诊入口,上传烟叶病虫害症状,通过AI技术准确定位症状及病因,并推送解决方案。
借助“香叶助农”平台,烟农通过网络手机进行预约交售申请,系统自动安排烟技员入户预检,烟站根据每天收购量以及收购情况,进行实时调配预检工作,减少了烟农多次往返烟站和烟叶等候交售时间。
农机服务“一点通”
“滴,您的订单已被接单!”砚山县平远镇烟农张泽通过“空中滇农”微信小程序下单,预订无人机到自家烟田开展植保服务,手机立马提示已被接单。随后,无人机如约而至,1小时就为张泽家的28亩烟田打完农药。
今年以来,张泽带头通过“云滴农机”“空中滇农”,在手机上下单,预约农机手为自家烟田开展机耕、植保等专业化服务,省工省时又保质,在烟区掀起一股网上预约农机服务热潮。
“云滴农机”“空中滇农”上线后,文山州通过梳理机耕专业服务、无人机植保服务流程,确定作业标准,优化注册、预约、作业、支付、评价模块,搭建起了烟农与机耕手及无人机飞手的桥梁。“云滴农机”上线以来,已有400多名机耕手注册;“空中滇农”也有20多名飞手携带无人机入网,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的烟农找不到农机手、农机手找不到烟农的难点、堵点,打通了全程机械化的“最后一公里”。
近几年来,文山州局(公司)充分发挥烟区规模化种植优势,加大研发选型,健全推广机制,完善政策配套,形成“全程全面、智能智慧、效率效益”的烤烟生产全程机械化新格局。
文山州西畴县新马街乡烟农杨稳南正在进行封顶抑芽(王敏摄)
——加大研发选型,提高农机适配水平。围绕烤烟生产“耕、种、管、烤、收”核心环节,开展农机装备研发升级,探索研发打塘移栽施肥一体机、揭膜培土一体机,试验推广无人驾驶农机、无人植保机、烟叶采收机、田间机器人等13种实用农机,以及“云滴农机”“空中滇农”等服务平台,增强了机械实用性及推广运用。
——健全推广机制,提升农机综合配套水平。在烟叶产前投入中,安排500万元进行农机推广补贴,重点向打塘、覆膜以及无人机植保等生产环节倾斜。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从地方财政预算中再安排烟草专用农机补贴资金,补贴烤烟打塘、覆膜环节农机及挂件,提升薄弱环节的农机普及率。
——完善政策配套,提升农机服务水平。通过服务环节打包,实现“一机多用”;实行专业化服务限价,最大限度压缩农机作业成本,减少烟农投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于不具备服务能力的合作社,由其它合作社代为开展专业化机械服务;配套农机质保维修服务,建设烟草农机“4S”店,提供易耗配件、应急维修和保养服务。
目前,全州25家合作社组建起农机专业队25支,配置各类农机4889台(套),农机服务面积27万亩;整合社会农机资源,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托管服务、租赁经营等业务,推进农机服务物联网建设,扩大农机服务范围。
2021年,全州育苗环节机械化推广率100%,深耕环节机械作业率85%,耙地环节机械作业率95%,理墒环节机械作业率90%,打塘环节机械作业率70%,覆膜环节机械作业率65%,中耕环节机械作业率90%,植保环节机械作业率60%,机械化推广水平显著提升。
文山州通过全程机械化推广,工效提升5.9倍,亩均用工可有效控制在15个以内,较传统烟叶生产方式亩均减工5.8个,每亩为烟农降本增效580余元。
智能监控“三只眼”
走进砚山县洪福烟站烟叶收购分级区域,只见烟叶被一片片摆放在传输带上,经过红外水分仪检验、大数据平台分析后,不同等级的烟叶会“掉落”至不同等级的筐栏内,经自动感应过磅和定级装置定级后,最终通过“筐烟物流”运送到复烤厂。
在这里,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每批次烟叶的筐栏,都有一个RFID电子标签。
“这是每批次烟叶的身份证。”砚山县局(分公司)副经理张四平说,我们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方式,将物联网中心汇集到的烟农信息、烟叶产地、烟叶等级、近红外理化检测数据等写入RFID电子标签,为烟叶提供唯一身份的确权,实现烟叶“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提高烟叶安全,提升品牌价值。
近两年来,文山州全力打造烟草农业物联网智能系统,通过采集烟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将分散各地的信息连接到同一个智能网络系统平台,实现烟叶生产收购远程监测、协调管理、统一调度、质量追溯、过程管控。
文山州砚山县江那镇2260项目区辅导员指导农户机械中耕(李斌摄)
基于此,文山州打造出智能监控“三只眼”:每批次烟叶从地块、育苗到烟叶收购调运,整个流程都置于智能监控下,每个环节都可进行质量与责任的追溯。
第一只眼:打造种烟地块“云图”监测系统。
文山州局(公司)不断完善核心烟区规划,创建起“云图”种烟地块信息电子化管理系统,积极开展种烟地块地理信息与烟农合同关联绑定综合应用试点“云图”探索,对当地土地资源情况实时监管,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全州宜烟种植地块的电子化后,可大幅提升地块规划的科学性和烤烟种植合同的准确性,推进数字烟田建设,永久保护核心烟区。
第二只眼:打造烤烟育苗“云棚”可视平台。
文山州局(公司)在18个育苗点创建“云棚”育苗可视化管理平台,州、县、站、点四级通过PC端和手机端实现可视化管理,实时了解全州育苗点分布情况,根据实时监测显示的数据,对苗点进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通过育苗数据分级展示、育苗棚环境监测、育苗预警处理、提升效率效益,进一步降低育苗成本,确保培育出清秀无病适龄壮苗。
通过试点,“云棚”可视化管理平台的18个育苗点,片均供苗面积1854亩,同比增加33%;片均育苗管理成本降低3254元,同比降低28.3%;烟农购苗成本60元/亩,同比降低11.8%。
第三只眼:打造烟叶物流“云追”跟踪系统。
文山州砚山县江那镇2260项目区开展无人机植保作业(李斌 摄)
文山州局(公司)积极推进收购流程再造,成功研发手机辅助烟农分级产品“识神”、智能分级装备“云手”、龙门架定级PDA“云眼”、、筐栏运输装备“云筐”、智能仓储物流“云仓”和烟叶在途追踪系统“云追”,引入的水分检测、理化指标追溯产品,构建起高效率、低成本、高规范、可追溯的烟叶收购流程,让烟叶分级更精准、收调更高效。
传统烟叶收购模式中,分级、定级、报级都需要专门人员操作,不同定级员对收购尺度把握的差异,是制约烟叶收购质量的核心问题。智能化烟叶收购流程,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通过智能化烟叶收购流程再造,进一步优化作业环节、提高作业效率、提升库容利用率、改善烟叶质量、提高质量追溯精准性、提高机械化作业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率。2020年,文山州烟筐运输33万担,占全州烟叶收购量的32.9%。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