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是第35个世界无烟日。日前,中国疾控中心在官网上发布了2021年中国中学生和大学生烟草流行监测结果(简称“监测结果”)。
继2019年首次将全国高中学生吸烟情况纳入中学生烟草调查后,2021年的调查又纳入了大学生。此前一次的调查是2014年。
此次检测结果显示,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率比大学生更高。
5月31日,北京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世卫组织的MPOWER控烟政策框架中,排在第一个的M表示监测,是首要的策略;2021年世卫组织的评价中,中国在M方面被评为Ⅰ级(执行最好),相对做得比较好。
“2021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生效,有关未成年人控烟的法条更细更多,国家对未成年人和青少年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率比大学生更高
电子烟管理办法已正式施行
对于这次的监测结果,张建枢形容为“喜忧参半”。
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中学生尝试吸卷烟的比例为16.7%,与2019年相比下降了1.2个百分点;中学生现在吸卷烟的比例为4.7%,与2019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
监测结果还显示,2021年大学生现在吸烟率为7.8%,低于2018年成人烟草调查15-24岁人群(18.6%),但使用过电子烟的比例为10.1%,现在使用电子烟的比例为2.5%,均高于2018年全国成人烟草调查结果。
记者注意到,电子烟使用率,中学生甚至比大学生更高。2021年中学生使用过电子烟的比例为16.1%,现在使用电子烟的比例为3.6%。这与2019年相比,分别上升了3.5个和0.8个百分点。
张建枢认为,这可能与电子烟对未成年人更具有迷惑性有关。大学生或多或少掌握了一些知识,可能更能科学准确地看待电子烟。
实际上,电子烟危害很大,在“入门效应”下,会吸引本不吸烟的人对尼古丁上瘾,进而成为吸烟者。
我国电子烟使用者呈现低龄化现象。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结果就发现,使用电子烟的人群主要以年轻人为主,15-24岁年龄组人群电子烟使用率为1.5%。
2022年5月1日,《电子烟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全面禁止销售烟草口味以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也将于2022年10月1日起实施。
当前新的办法仍处在施行过渡期,张建枢期待其真正落实到位,这能够促进青少年电子烟使用率的降低。
100个孩子去买烟70多个能成功
专家:执法力度要加强,全国控烟要立法
其实,国家早就三令五申,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并且禁止电子烟网络销售。
但是,监测结果发现,不向未成年人销售卷烟和电子烟的相关规定仍未得到有效执行。2021年吸烟学生最近一次买烟未被拒绝的比例为77.2%,与2019年相比,下降了6.1个百分点。2021年使用电子烟的学生最近一次购买电子烟未被拒绝的比例为70.8%。
“这一比例虽然有所下降,但还是太高,100个孩子去买烟,还有70多个能成功。”张建枢说,成功率超过5%,就说明政策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实施的细则、具体的办法、责任的划分都没有落实到位,罚款虽有规定,但执行率很低。“我们控烟人士强烈呼吁各监管部门必须责任明确,必须敢于‘亮剑’。”
监测结果显示,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早有立法,由于缺乏明确的规则,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直至2018年7月,因向青少年售烟,广东深圳卫健委才对商家开出全国首张罚单。
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在全国8个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周边烟草销售点较多。在160所中小学周边,近三分之二学校在200米内有售烟点,近三分之一学校在100米内存在售烟点,50米之内存在售烟点的占所调查学校的4.4%。
调查结果还显示,大部分店铺未执行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的规定,近半数卷烟销售点没有按照法律的要求摆放“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的标识或者宣传口号。8个城市共86家售烟点中,有83家店未成年人购烟成功,占比为96.5%,其中上海、西安、石家庄、北京、青岛、昆明等城市购买成功率为100%。在7个城市70家电子烟店中,未成年人在50家店成功购买电子烟,占比为71.4%。
在调查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卷烟零售商和超过三分之二的电子烟经销商,都没有按照规定查验未成年人身份证明。调查显示,在北京、深圳、青岛等城市,穿着校服的高中学生到店购买卷烟的成功率甚至达100%,没有一位店主主动要求购买者出示身份证。
“向未成年人售烟屡禁不止,这些零售商受利益驱动,突破道德底线,毒害年轻一代。”张建枢为此感到痛心疾首。同时他还指出,尽管很多城市都有了公共场所控烟的条例,但国家层面统一的控烟立法仍亟待推进。“离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下降至20%的目标,我们仍有较大差距。”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