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并驾齐驱”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被称为科技创新全过程的“最后一公里”。
然而,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转化难、难转化,面临着转化效果评估难量化、激励作用难发挥的困扰,成为科技与产业融合的难点和痛点。
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堵点?近年来,福建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行业相关要求,以烟草农业类科技成果转化为突破口,通过完善“科技部门主抓、业务部门主导、基层单位主体”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科技成果推广服务网络,实现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互融互促,推动科技成果从“纸上”落到“地上”。
迈稳“最初一步”,选好适用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是成果本身具有转化推广价值,能够有效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变成现实生产力,创造实际价值。
福建省局(公司)党组近年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工作。在科技项目立项之初,他们便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站在破解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难题的高度,围绕关键领域、难点堵点等确定研究项目,并要求项目主要实施单位边研究、边转化、边应用,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齐头并进”。
“很多科技成果在这种模式中得到了推广应用,但仍有一些对生产经营和企业发展有较大价值的重要成果推广范围不够大、落地成效不显著。”福建省局(公司)科技处处长季清武介绍,这就需要从组织层面推动执行,让已有成果“能转尽转、能用尽用”。
2020年年初,福建省局(公司)集合科技处、烟叶处、烟草科学研究所和各烟区相关部门力量,以烟草农业类科技成果转化为突破口,系统筛选先进适用科技成果。
“烟叶生产领域是全省烟草商业系统科技成果最多、技术含量最高的领域,且当时三明、龙岩、南平烟区在生产中遇到一些共性问题,急需以更强力度、更严标准转化应用相关科技成果,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保障作用。”福建省局(公司)烟叶处处长张汉千解释。
福建省局(公司)科技处负责梳理过去5年所有通过省局(公司)鉴定验收的烟草农业类科技成果,形成全省烟草商业系统成果转化应用目录。在此基础上,烟叶处组织相关专家和生产技术人员,从已应用效果、成果价值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筛选。
通过系统梳理、专家分析,2020年,他们共筛选出10项适宜在整个福建烟区转化推广的科技成果,覆盖土壤保育、移栽、植保、烘烤和原烟仓储等多个环节。
基于10项成果转化成的技术,贴近烟叶生产实际需求,能有效解决一线生产难题、补齐技术短板、提升烟叶品质。比如,福建烟区烟田普遍存在耕作层偏浅、土壤保肥供肥能力较弱的问题,基于“福建植烟土壤保育重点技术深化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转化的深耕高起垄技术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通过大型机械深耕,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通过高起垄,增强烟畦土壤保水供肥能力,促进烟株根系生长。
与此同时,福建省局(公司)积极组织各地市级局(公司)以申请项目鉴定和成果推广两种方式,选送适合在全省烟草商业系统推广的科技成果。福建省局(公司)定期组织筛选,并结合实际在全系统推广应用。
随着已筛选成果的落地应用,2023年,福建省局(公司)启动新一轮科技成果筛选工作,从烟草农业类扩大至多领域多条线。截至目前,已有59项成果纳入新的全省烟草商业系统成果转化应用目录,涉及烟叶生产、专卖监管、卷烟营销、烟草物流、数字化转型等12个专业领域。
跨出“关键一步”,理顺成果转化机制
如何将筛选出来的成果进行转化并落地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
福建省局(公司)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印发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管理办法,持续理顺转化机制,推动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调、条块结合、运行顺畅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格局。
聚焦组织保障,福建省局(公司)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转化推广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跟进工作、及时纠偏;设立工作小组,组建技术团队,具体实施成果转化推广工作。
为进一步理顺部门(单位)职责分工,福建省局(公司)建立完善“科技部门主抓、业务部门主导、基层单位主体”的转化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制度化、常态化——
省局(公司)科技处作为主抓部门,组织协调全省烟草商业系统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工作,搭建转化推广平台,开展工作成效评估激励。
省局(公司)业务部门作为主导部门,制定技术成果转化推广方案,组织开展推广及检查考核;烟科所和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作为技术保障部门,负责制定技术规程,提供技术培训指导等。
各地市级局(公司)作为具体实施主体,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推进成果转化推广工作落地实施。
“这一工作机制,既适用于在全省烟草商业系统推广的科技成果,也为各地市级局(公司)在全市范围内转化推广基层一线先进适用创新成果提供了模板。”福建省局(公司)烟科所副所长李文卿介绍道。
为提升成果转化质效,福建省局(公司)完善评估机制,强化过程管控,通过定期开展检查评估,以查促改、以改促优。“以农业类成果转化为例,我们每年都会与烟叶处、省烟科所一起,在各烟区开展自评的基础上,对成果转化推广工作进行统一评估,及时发现问题,督促相关单位查缺补漏,确保成果转化推广落到实处。”福建省局(公司)科技处副处长朱永平介绍道。
同时,他们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纳入各直属单位年度业绩指标考核和管理评价考核,并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成效评价激励机制。比如,对于转化推广后产生显著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科技成果,成果转化推广完成单位可申请全省烟草商业系统科学技术奖评选,科技成果完成人、对成果转化推广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可获得相应奖励。
从组织保障、分工执行到过程管控,再到考核激励,福建省局(公司)持续理顺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形成管理闭环,有效清除了成果转化路上的“绊脚石”,跨出了从转化到落地的关键一步。
走实“最后一步”,推动成果落地见效
冬日的三明,寒意袭人,沙县区夏茂镇西街村的烟田里却是一派火热景象,一台台起垄机往来穿梭,为烟苗适时早栽做准备。
烟农王德恩蹲下身子,用手比量了一下自家烟田里的田垄,回头对烟技员江昌盛说道:“垄高接近40公分,垄底宽80多公分,达到标准了。这几年我看明白了,按你们烟草公司教的技术耕作、种烟,不仅烟叶病虫害少、长得好,烟后稻也是!”
近年来,三明市局(公司)根据全省烟草商业系统10项农业类科技成果技术推广方案和时间进度表,进一步细化技术标准,把技术语言转化为烟农听得懂、可操作的具体要求,并以“集中培训+现场示范+扶持配套”的形式,让烟农掌握关键技术要点,确保技术落地“不走样”。
如今,在三明烟区,不只深耕高起垄技术,其他由科技成果转化而来的适时早栽、控氮早打顶、保香去杂密集烘烤等技术均已全面落地应用,烟农逐渐养成按技术标准耕作、管理农田和烘烤烟叶的行为习惯,不仅促进了福建烟叶风格特色彰显和质量提升,也为烟稻轮作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烟农收益稳步增加。
三明市局(公司)的实践,是各地市级局(公司)作为具体实施主体推进科技成果落地应用的一个缩影。
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不可能一蹴而就。福建省局(公司)坚持全省“一盘棋”,统一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方案,分阶段制定推广目标并定期评估,稳步推进成果落地。同时,他们不搞“一刀切”,要求各地市级局(公司)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条线科技成果特点分类施策,细化落地应用措施。
随着各地市级局(公司)具体举措的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落地应用:厦门市局推广以预警为导向的市场监管精准模式,实现了专卖人员“带着问题上市场,顺着线索打网络”;漳州市局(公司)通过开展数据挖掘技术应用研究,拓展客户成长性分析、异常送货预警等数字化应用场景,为业务分析和异常预警处理提供了平台支撑;泉州市局(公司)推广综合安消联动监控管理系统,实现“线上+线下”安全检查,有效提升安全监管质效。
据统计,近5年来,福建烟草商业系统已转化落地省公司级科技成果65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了89%,其中全省层面推广的占比75%,区域性推广的占比14%,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福建省局(公司)表示,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永远在路上,他们将继续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和推广服务网络,牢牢掌握、深化运用科技力量,不断增强科技成果高质量供给与转化应用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