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云南中烟楚雄卷烟厂制丝车间技师工作站灯火通明,老、中、青结合的制丝车间电气同心QC小组讨论正激烈。
“不行不行,将耙钉和抄料板高度统一降低后,物料随着筒体顺时针旋转后下落高度降低,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碎片烟叶产生,但是结块烟量肯定会增多,松散效果变差,出口水分合格率还是得不到保证。”高级技师李坤否定了这一方案。
“如果能将耙钉和抄料板按从低到高排布形成坡面角,让抛料点呈现坡面下降,或许能有用。”刚进厂没几年的小李怯怯地提出了新点子。
正在苦思冥想的“创新能手”郭雄伟眼前一亮,“这方法可以试试,咱们可以根据烟叶的物理和力学结构进行模拟……”
仿佛在幽暗的隧道中发现一缕微光,几位小组成员大受启发,纷纷发表看法。李坤更是说干就干,几笔划出一张草图,边比划边说:“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根据试验结果设计新的松散导料装置……”旁边的几位机修“老把式”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车间副主任柳志辉当即拍板,“这个可以有,你们明天就动手,越快解决问题越好。”
“我们还可以尝试将前馈比例加水改为系数加水,将出口与入口水分偏差值纳入加水量计算。”“QC达人”李丽娟针对另一条主要原因提出新的改进思路。
“电气牛人”杨世学补充道:“有一个难点得解决,咱们得开发一套加水系数的寻优算法,对每一个批次进行修正。”
小组成员中的几位程序爱好者对此当仁不让:“这个就交给我们了。”
意见达成一致后,大家方才安心地下班回家。此时已是凌晨1点。
这是几个月前楚雄卷烟厂电气同心QC小组共同经历的一个夜晚,对于这个成立于2013年的QC小组来说,这只是很平常的一次团队“聚会”。十年来,他们无数次行走于车间的大小角落,寻找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点,将持续改进进行到底。“同心同向同力”的活动宗旨引领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带领一个个新员工从“技术小白”成长为“修理工”“技术能手”或走上管理岗位。
几天前,三位年轻的QC小伙伴带着《提高润叶加潮工序出口水分合格率》成果登上全国烟草行业第三十四届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布会现场,并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这对他们来说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他们始终坚信,流下的每一滴汗水、走过的每一步险阻,都是生命中的养分,在静默中积蓄力量,终有一日会成为照亮梦想的光!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