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吃穿用度各方面的用品都可以从实体店或网店中购买。然而你知道吗?在几十年前,供给几乎都靠“计划”的物资紧缺时代里,苏联存在着一些特殊商店。那里,不仅供应充足,而且可以找到普通消费者平日里很难看到的商品,例如进口卷烟。这就是苏联的外宾商店。
异曲不同工
乍一看,苏联的外宾商店和我国的友谊商店很相似,都是计划经济下物资短缺的产物,就连售卖的烟草制品,也以进口的“洋烟”或者本土生产的高档卷烟为主。
然而,通读《苏联的外宾商店》会发现,两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苏联的外宾商店,正如作者叶列娜·亚力山德罗夫娜·奥索金娜起的副标题,它的存在是“为了工业化所需的黄金”等硬通货。外宾商店1930年诞生,1936年关闭,短短六年就为苏联政府提供了等同于20%到30%全年进口额的财政收入。
而我国的友谊商店更多承载着“友谊”而非“卖货”的服务性质,是一个形象窗口,创汇并不那么重要。对普通消费者来讲,友谊商店神秘而高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友谊商店在北京、上海、郑州、哈尔滨、青岛等大城市开办,一直存在至今,有的经过改制、重组,焕发出新的活力。
苏联的外宾商店日渐平民化,从城市到乡村,开了1500多家。很多苏联人在回忆他们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年~1933年)时会提起外宾商店。对他们而言,外宾商店里琳琅满目,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售卖精美商品的代名词。外宾商店里售卖的新式肥皂、卷烟等商品一度引领了苏联当时的消费潮流。
无法抹掉的印记
烟草制品,这一原本普通的商品,因为曾肩负着创汇使命,成为苏联那个时代无法抹掉的时代印记。
1931年年初,继莫斯科之后,列宁格勒也开设了外宾商店,例如一家名为“欧洲酒店”的外宾商店,就出售烟斗用烟丝、工贸联合公司生产的出口型卷烟。
外宾商店经营初期,主要服务于外国游客、国际海员、侨民等。渐渐地,外宾商店的业务有了“特权”“精英”色彩。除了各地领导人作为普通顾客,用自己的有价物品在这里换购面粉、烟草、油等生活用品外,苏联领导层还分拨出储备库,确保地方政府的招待需要。例如,在哈巴罗夫斯克,从1932年8月到10月,外宾商店“以非外汇结算的方式”拨发了价值2000卢布的商品,这其中主要都是烟草制品。1931年,苏联国家公共饮食库比较匮乏,外宾商店则慷慨地提供了卷烟、巧克力、啤酒、饼干等普通供应中所没有的商品。
“末尾的狂热”即将到来。1935年12月,外宾商店管委会认为,“有理由进一步努力抽取民众手中积攒的外汇”,并发布了即将关闭外宾商店的决议。在经营的最后几周,当人们着急花光留在手里的外汇时,外宾商店提高了商品售价,例如烟草制品价格上调了约25%,这更刺激了人们近乎恐慌地抢购商品。
在完成攫取"社会矿藏"任务的同时,外宾商店还是当时国际海员采购生活必需品的重要途径。1932年11月,船舶补给员被允许每年一次在外宾商店购买西装、大衣、鞋等物品。通过这次宝贵的购物机会,船舶补给员还能得到卷烟。例如,在摩尔曼斯克,品位标新立异的他们对巴别尔工厂的卷烟需求量巨大。
意外保留下来的“古董”
1930年,苏联许多人处于半饥半饱的定量配给之中,正走向灾难般的大饥荒。那么,此时成立的外宾商店用什么换取民众手里值钱的东西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紧缺商品。
成千上万的苏联平民拿着自己祖传的怀表、金币、圣像、古董以及外国亲友汇来的外汇,在外宾商店以高于正常价格四到五倍的价钱购买面粉、白糖和卷烟。很快地,在销售人员与购买者的反复尝试之下,日用金器换生活用品的方法便推广开来。
日用金器主要以首饰、奖章、手表、鼻烟壶等带有黄金边角料的器具为主,在黄金收购构成中占了近三分之二。通过这种方法,既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又在财政上保障了工业化的进程。有史料记载,在苏联工业化的关键时段,也就是上世纪30年代的最初5年,外宾商店从民众那里收到了大量贵金属和艺术品,其价值相当于苏联工业设备、技术和原材料进口额的五分之一。
并不是所有金器都被投入熔炉,面对形形色色的“黄金类”古董,外宾商店管委会表示,所有“古代的东西”应当完好无缺地保存下来。其中就有各类带着象牙、宝石、玛瑙、珊瑚等珠宝的黄金鼻烟盒、鼻烟壶。它们避免被熔炼成千篇一律的化工原料。
以外宾商店里的烟草制品等为切入点,可以描绘出苏联各个社会系统的运作图景。这些商品就像一块块“历史马赛克”,每件商品和它们背后的故事相互独立、各具趣味,将这些丰富的细节和色彩拼在一起,或许可以一窥苏联工业化进程起始阶段的历史镜像。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