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工业制造 > 正文

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2025年04月01日 来源:东方烟草报 作者:李曦
A+ A

近年来,云南中烟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卷烟厂将数字化作为企业加快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持续推动数字化融入生产管理全链条,积极助力卷烟生产从“制造”向“智造”转变。

数据互通,夯实“底座”

走进昆明卷烟厂数控中心,各生产单元、设施设备的运转情况“一屏尽览”,原辅料库存、成品产量等参数实时呈现。

“我们对全厂生产情况能做到‘一幕’了然,离不开长期积累的数据这一基础。”昆明卷烟厂网络信息科项目管理员王平介绍。制丝、成型、卷包、质检、物流……昆明卷烟厂各生产环节设备的自动化、数字化,为工厂数字化转型夯实了“数字底座”。

不同的设备有着不同的数据体系,如何打破壁垒,实现数据耦合集成,使数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滤棒成型车间信息化小组在深度学习生产设备底层电控系统的基础上,破解了滤棒成型生产、发射以及辅联设备“黑箱数据”“隐性参数”的采集、转换等技术难题,打通了“滤棒成型—立库存储—滤棒发射”全流程数据流,使车间实现有“数”可用。

制丝车间应用CCPS自动控制系统,整合原有的分散控制、单元甚至单点控制资源,使系统覆盖制丝生产加工全过程,将制丝线所有生产主机及辅联设备的控制,由原来的手动流程控制升级为基于生产状态实时动态调节的协同控制,实现了数据“聚沙成塔”,确保工厂有“数”可用。

为实现“数出同门”,昆明卷烟厂数控中心开展云边融合部署,将生产管理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制丝数据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等串联起来,打通信息传输的“任督二脉”,激活业务末端的“毛细血管”,真正实现数据的互通共享。

“数”控全链,“智”联全程

生产数据实时监控、设备运行速度自主调控、设备运行参数寻优、对滤棒生产原辅材料进行监控预警……在有“数”可用的基础上,昆明卷烟厂滤棒成型车间构建了智能集控系统,进一步拓展数字应用场景。

在滤棒成型车间主任沙利波看来,数据的集成应用,要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助力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管理改进提供依据。

基于全套设备运行参数的对比和调试,滤棒成型车间细支复合滤棒成型机生产效率从500米/分钟逐步提升至目前的600米/分钟。

在昆明卷烟厂,这样的数“智”成果还有很多。

AGV运载小车借助5G信号的实时连接,实现无人化作业;“5G+AI”视觉烟草包装质量检测系统让缺陷产品无处遁形;制丝车间实现“一台电脑控制一条生产线”和“生产线一键启动”……

数据集成后,数据链串起了生产链。昆明卷烟厂自主研发的CCPS自动控制系统构建起了全厂生产制造的“智慧大脑”。这套中控系统可根据来料情况、组配等级、物料温度、环境温湿度等参数,为生产设计最佳方案,实现“数”控全链、“智”联全程。

数智应用,多点开花

在算力和数据的赋能下,昆明卷烟厂乘“数”而上,加快推动生产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升级。

“以前实行人工排产,制作日计划得花3个多小时;现在实现了‘一键启动’,几秒钟内系统便会根据设备、人员、原料等因素自动推荐最优方案。”昆明卷烟厂网络信息科副科长王文才介绍,在生产过程中,CCPS自动控制系统能实时感知生产状态,根据实时指标实现自适应调节,生产控制更加智能。

有了全链条数据和AI智能算法的助力,制丝车间能提前200秒对出口水分等指标进行预测;卷包车间可通过智能排产系统实时感知生产状态,提前做好原辅料的调运储备;数控中心智能决策“大脑”串联起新型生产管理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信息物理系统,几秒钟内即可将异常原因分析推送至车间一线,专业维修人员据此及时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数智场景应用实现多点开花。昆明卷烟厂聚焦“人、机、料、法、环”五大核心要素,拓展了5G专网管控、虫情监测、烟丝杂物AI质检、成品出库箱体AI检测、物流AGV小车改造、辅料穿梭车通信改造、扫码枪/手持PDA应用接入等多个数字化应用场景。

从“感知—认知—交互”的深度数据挖掘,到“执行—策划—决策”的逐层管理赋能,昆明卷烟厂逐步实现了从“制造”向“智造”的蜕变。

沿着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昆明卷烟厂数字化转型仍在加速。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