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工业制造 > 正文

数智赋能 |“数字神经网络”保障安消一体化

2025年03月31日 来源:云南学习平台 作者:闵楠
A+ A

在数智化浪潮中,云南中烟顺势而为,全力推进数字化转型。一系列借助新兴技术的实践成果,就是云南中烟构建智能化生产体系、打造制造力新优势的生动注脚。

从信息孤岛到互联互通

滴滴滴,智慧管理平台上弹出一条警示信息:厂区消防水池水位低于警戒线。随即,“智慧园区平台”大屏幕上出现了厂区消防水池的位置,周围摄像头也实时传送着水池影像。同一时间,“处置指令”也下达到安消人员手持终端上。

这发生在2025年云南中烟红塔集团大理卷烟厂工作日里的平常一幕,却藏着工厂历经数年的数字化跃迁。

厂区消防水池水位低于警戒线的情况如果发生在5年前,情况将大为不同。

5年前,处理这类情况时,工作人员也许还挣扎在纸质应急预案和电话接力通知的“泥潭”里。彼时,大理卷烟厂里的摄像头自成体系,消防采集点各自为政,三个不连续的厂区几百道门的开关权限分散如星。

安防和消防如同两条“平行线”,不仅分属不同领域,标准差异大,设备之间更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信息无法共享。

当消防警报响起,安保人员需要举着对讲机同步信息寻找起火点,而应急预案电话流程走完时,“火都烧完了”的黑色幽默,折射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阵痛。

阵痛之下,必须要拿出行动力才能破局。

“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落地应用,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安防、消防的后勤保障能否也借助物联网实现破局?”大理卷烟厂信息科的团队们很快就开始着手验证这样的想法,开启了物联网技术助力安消一体化的探索之路。

d7e511fd24fa4777997314a770c4e0d3.jpg

安防和消防指挥员处置消防联动报警

工厂长出“数字神经网络”

在物联网技术的催化下,大理卷烟厂开始生长出“数字神经网络”。

通过数字建模,12118个消防采集点全部接上“数字神经”;1253个安防摄像头升级为具备判断能力的“智能哨兵”。就连最难的消防水池液位监测问题,在物联网安消一体化技术的加持下,变得轻而易举。

物联网技术通过其强大的设备互联能力和实时数据采集功能,使得传统的消防安全与安防系统不再是“信息孤岛”,而是形成了一个协同工作、智能响应的综合体系。

安防设备的摄像头与消防设备的报警主机、烟感、温感等设备紧密相连,消防设备的状态数据和设备信息得以实时采集。同时,安防摄像头、电子围栏等安防设备通过数据传输,实现了业务数字化,共同构建成了大理卷烟厂的“智慧园区平台”。

ad431587a330451e8f168b577c4b608c.jpg


业务人员查找安全隐患

更为重要的是,大理卷烟厂将涵盖了网络安全、自然灾害等26个应急预案从“纸质版”编写成“指令代码”录入到“智慧园区平台”。一旦需要启动应急预案,核实事件、信息上报、事件审核、启动预案、救援进度、任务调度……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平台还会根据流程组织群呼、群发、多方通话功能,全过程调度人员、物资、设备设施等应急资源,极大提升应急指挥中心的作战指挥能力。

技术迭代催生管理制度完善

最让大理卷烟厂信息科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员刘洪感到欣慰的是,习惯于翻阅规章制度和拿笔记录的安全管理人员主动跟上了工厂信息化的步伐,当数字屏幕替代了纸质台账,当“人脸识别”解放了“钥匙串”,老安全员们发现:那些曾经需要“硬记”的操作规范,如今只需要动动手指。而且,他们开始使用系统来优化巡检路线,用回溯轨迹来辅助分析与查证……

“制度流程化之后,就是制度推着你往前走,那制度就‘活起来了’”。在刘洪看来,物联网技术对于工厂来说,不仅仅是技术迭代,更是管理制度的完善。

95aba42486374e87ac050d1d4988f1ae.jpg


安保人员使用手持终端查验访客二维码

在率先走出安消一体化建设的新模式后,刘洪和信息科的同事们又有了新任务:如何让系统更新和维护跟上技术发展步伐,就是一项永远都停不下来的挑战。

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分析思路已有了雏形,今后还要让决策过程更加智能。同时,信息化建设步伐还要不断更新,与生产方面的集成联动以及智慧园区的管控领域也可以进一步拓展。“我们想做的,太多了。搞系统,就是要把它搞好。”刘洪想的,也正是云南中烟红塔集团大理卷烟厂未来要做的。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