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创新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驻马店卷烟厂动力车间依托“王小沈创新工作室”,积极探索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的新路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技术攻关的“孵化器”
动力车间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由车间技术骨干、一线生产和管理人员组成,形成了一个跨专业的老、中、青创新团队。工作室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手段,以实效为目标,成为车间技术攻关的“孵化器”。
在创新工作室的推动下,动力车间成功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车间空压系统的能耗长期居高不下,成为制约生产效率的瓶颈。创新工作室成员首先对现有设备进行了全面能耗分析,发现设备在非生产时段的待机能耗较高。为此,团队优化了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控制程序,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并根据生产需求自动调整设备的启停和运行参数,进一步优化了空压系统的操作流程。通过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新系统的操作规范。同时,工作室还制定了详细的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这一系列措施不仅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而且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修成本。
针对锅炉系统的热效率低问题,工作室成员通过改进燃烧器和优化热交换系统,提高锅炉保供热效率,燃料费用大幅降低。此外,工作室还通过引入变频调速技术对车间供水系统进行改造,降低电能消耗,进一步提高了供水稳定性。
智能改造的“生力军”
随着工业发展的升级迭代,智能化、数字化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王小沈创新工作室”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智能化改造路径,推动车间从传统“制造”向现代“智造”跨越,实现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双重提升。
创新工作室针对除尘设备运行效率低、故障频发的问题,通过利用数据分析平台和安装传感器,实现了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在开展数据深度分析时,工作室发现设备在特定工况下容易出现故障,于是结合车间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了优化改造。改造后,除尘设备的故障率和设备停机时间大大减少,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车间管理水平,创新工作室运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对车间的各项运营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在生产管理模块中,平台能够实时显示生产进度、设备状态和产品质量数据,帮助管理人员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在设备管理模块中,平台能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自动生成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此外,工作室研发了一套能源管理程序,能够对车间的用电、用水、用气等能源消耗进行精细化管控。通过对能源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对车间在非生产时段的能源管控制定相应的优化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持续创新的“动力源”
为了激发全员创新活力,车间通过创新工作室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创新”。在创新工作室的引领下,车间一线工人的创新意识显著增强,许多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主动提出改进建议,并参与到技术攻关中。电工高峰在日常巡检中发现冷干机的安装线路设计存在缺陷,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且能耗较高。他主动向创新工作室提出改进方案,并与团队成员一起进行多次试验和优化。最终,他们通过重新设计线路布局、增加保护装置和优化控制逻辑,成功解决了冷干机的运行问题,设备运行更加稳定、电能消耗持续下降。
为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创新工作室定期组织各类创新活动,定期举办“创新成果展示会”,将优秀的创新项目进行展示和推广,让员工感受到创新的价值和成就感。
为加快人才培养,工作室推行“导师制”和“传帮带”机制。每名新加入工作室的成员都会被指派一名经验丰富的导师,“一对一”进行帮扶指导,助力青年员工快速成长。
创新无止境,突破不止步。从技术攻关到智能化改造,从根植创新文化到创新活力激发,创新工作室走出了一条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未来,动力车间将继续以创新为引领,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为工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