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是时间的标尺,是奋进的历程。
八年间,面对成立之初的困难和矛盾,他们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带出了一支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学习型队伍。
八年间,在卷烟市场由“增量共享”向“存量分割”转变的重要关口,他们凝心聚力打造的“宽窄”系列产品以其独有特点,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带动企业各项指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八年间,他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把创新贯穿企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激发全员活力,以稳健的节奏和持续的加速度不断创新。
……
八年来,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党组坚持党建引领,把创新摆在改革发展的重要位置,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凝心聚力、笃行不怠,在困顿迷茫中攻坚奋进,在砥砺前行中实现转型发展。
凝聚发展共识 激发队伍活力走出一条改革发展之路
“我们去国外考察,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当时我们乘坐周五凌晨的飞机回国。上飞机前,领导组织讨论调研报告内容、分配任务,敲定下周一党组会开会讨论调研报告。十个小时的飞机行程,我们一直在奋笔疾书。”近日,四川中烟一位参加过海外考察团的成员无意间向记者提起此事,言语之中没有丝毫抱怨,而是充满拼尽全力后的自豪。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想要了解四川中烟如何打造出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干部职工队伍,就要从 2015年说起。每个经历过初创时期的四川中烟人谈起那段过往,都会有自己的深刻感受。
时针回拨到2015年,刚刚成立的四川中烟面临着一系列现实困难。路在何方?如何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四川中烟党组意识到,只有谋变突围才能走出困境,要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必须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
为了发挥“关键少数”的“领头雁”作用,四川中烟党组定期组织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暨干部“双月读书会”活动,不断提升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素养、党性修养,引导全员进一步开阔思路和视野,深入思考四川中烟“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问题。
“干部‘双月读书会’不仅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政治意识,还结合实际开展各种业务类学习。为了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主动思考,四川中烟党组有时会要求‘关键少数’手写发言稿,采取‘随机点名’的方式进行交流。四川中烟绝不允许出现‘躺平式干部’,要让干部职工离开‘舒适区’,驱动他们去创新、去思考自身应该担负的责任与担当,守好自己的‘责任田’。”四川中烟相关负责人介绍。
四川中烟积极推进党建品牌建设,“支部立足特色建堡垒、党员立足岗位当先锋”,大力践行“跟我干、向我看”的理念,本部党委和7个下属单位党委打造了“一争四创”“四雁四有”“红色动能”等8个党建品牌,形成了“两岗一区一队”工作抓手,从上至下构建了“1+8+N”的党建品牌体系,党建品牌越擦越亮。
梧高凤必至,花开蝶自来。人是事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四川中烟党组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从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完善干部人才选拔、教育、管理、监督等相关制度,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让能干事者有舞台、想干事者有希望。
事业兴衰,唯在用人。近年来,四川中烟一以贯之地选用符合“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干部人才,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五个过硬”,把选干部配班子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树立了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培育出一支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干部队伍。
为激发干部职工立足岗位成长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川中烟打造“三通道两平台”,坚持“整体设计、分类管理”,打通了管理、技术、技能三类岗位发展通道,建立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岗位职级管理聘任等制度体系,推动开展高级技师、技师和工程技术岗位聘任工作。
使用是最好的培养,早压担子早成才。近年来,四川中烟建立健全优秀年轻干部培养体系,打造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全链条机制,通过设立“80后”党委委员、“90后”生产车间(营销分中心)主任助理等举措,构建了跨单位、跨部门、跨岗位的培养机制。八年来,四川中烟累计选拔14 名“80后”处级干部、59名“80后”正科级干部、24名“90后”科级干部。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环境,也正是因为有成长通道、有发展平台,在四川中烟发展的关键时刻,全体干部职工能够主动思考谋划工作、担当发展责任,层层传达压力、人人承担责任,以全新的速度意识、全新的工作状态、全新的执行力推动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增强文化软实力 提升品质硬实力持续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我经营卷烟20多年了,看着川烟产品逐步发生变化。现在,‘宽窄’品牌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大街的天天来商行老板牟菊英告诉记者。
作为工业企业,四川中烟的重要成绩就是重塑了品牌形象。无论是从无到有打造“宽窄”系列,还是书写“长城”雪茄发展新篇,四川中烟始终坚持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品质硬实力,持续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
“宽窄”系列产品上市初期,围绕产品定名、包装定型等问题,四川中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商业企业共同调研市场、开发新品,反复讨论、反复磋商、反复试验,先后推出了十几个符合地域文化特点、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规格,广受消费者好评。2017年3月,四川中烟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以宽窄哲学文化研究为基础,成立了宽窄哲学研究院,成功举办了高峰论坛、研讨会、主题诗会等一系列活动,走出了一条“文化赋能品牌”的宽窄哲学文化转化应用之路。
好产品要有稳定品质背书。四川中烟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自成立以来,四川中烟制定了质量事件处罚管理相关办法,出台“质量铁律”,生产全程遵循“三零”标准、“三不”原则,即零缺陷、零投诉、零容忍,不合格原料不投产、不合格半成品不进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产品不出厂,全面筑牢质量“防火墙”。
2018年4月,四川中烟全面启动“品质革命”。2019年7月,四川中烟党组聚焦“对标先进企业、推进优质优产”,成立领导机构,持续深化“品质革命”,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全力推进四川中烟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四川中烟以“总体规划、机制优化、标准完善”为路径,完成了“优质、优产、保障”三大类13项目标102项攻坚任务,实现了生产制造、原辅材料、支撑保障三大能力的本质性提升,实现了由生产“合格品”向生产“优质品”的嬗变,产品优质品率稳定保持在 99%以上。
经过持续不断努力,自2018年以来,四川中烟的产品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展的市场抽查中12次获得同类产品综合质量总分第一名。2023年,四川中烟“宽窄”系列包装与卷制质量满分率100%,综合质量得分排位行业第四名,实现了从生产“合格品”向生产“优质品”的转变。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面对国内雪茄市场的发展变化,行业将中式雪茄“破题”重任交给了四川中烟,支持将“长城”雪茄打造成“领军品牌”,并将中国雪茄博物馆设在了四川中烟长城雪茄厂。四川中烟依托中国雪茄博物馆,深挖“长城”雪茄文化内涵,“寻根中国雪茄之乡、溯源中国雪茄百年、探秘中式制茄技艺”,通过传承与创新,形成了“地窖发酵法”“132 秘制发酵法”“橡木桶发酵法”等独有的三大发酵法,创建了行业雪茄发酵工艺重点实验室、雪茄国际联合实验室,牵头建设行业雪茄烟技术创新中心,不断积蓄“长城”雪茄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在“宽窄”系列产品综合质量得分排名上升的同时,“长城”雪茄系列产品多次获得国际盲评高分……“品质革命”带来了“宽窄”系列产品和“长城”雪茄质量的变化,提升了四川中烟人培育品牌的信心,推动四川中烟改革创新不断走向深入。
数字赋能智能制造 创新驱动企业发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如今,走进四川中烟什邡卷烟厂,迎面而来的是浓浓的科技感,多个智能化应用属于行业首创或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片烟质量在线智检系统运用“5G+AI+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生产投料前对每箱烟叶原料质量进行精准检测和分析报警,确保不合格原料绝不进入下一道工序;产品外观质量缺陷离线智检系统采用“AI机器视觉+激光线扫技术”,实现对烟支、烟包、烟条外观质量43种主要缺陷的精准测量和智能判定,有效消除人工判定差异性;ZJ118智能烟机设备微应用,有效降低设备启动阶段烟支剔除量,年节约成本60余万元……
“这只是我们智能制造成果的一部分。我们通过打造智能化工厂,实现了生产组织安排精准合理,质量效率明显改善,资源浪费有效减少,设备运行连续高效,企业管理日趋精益,员工成长环境更优。”什邡卷烟厂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四川中烟正以创新推动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出生于1990年的吉笑盈博士领衔组建新型保润材料基础研究室,依托雪茄烟技术创新中心,主要开展特色保润材料、智能调湿材料、绿色可降解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出生于1986年的周建博士领衔成立绿色烟用材料基础研究室,依托卷烟减害降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烟草行业特种滤棒工程研究中心,开展关于卷烟材料数字化设计和绿色烟用材料相关研究……
新型保润材料基础研究室、绿色烟用材料基础研究室是四川中烟成立的首批基础研究室中的代表。为了在原始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推进“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快速落地,培养一批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领军人才,四川中烟聚焦重点细分专业领域,由博士牵头,聘请行业内外高级专家、跨部门跨专业组建新团队,建立了首批10个博士基础研究室,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目前,四川中烟建成了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等8个省部级以上平台和9个公司级联合创新平台,形成了外延型、开放式、无边界创新平台集群。我们依托卷烟减害降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行业雪茄发酵工艺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国产雪茄烟叶工业高效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烟草行业特种滤棒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支撑技术平台,着力打造了若干个基础研究平台,初步构建了‘3+6+X’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形成了聚焦卷烟、雪茄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四川中烟技术中心主要负责人介绍。
为了理顺创新体制机制,四川中烟制修订了关于科研项目管理、科技自立课题管理、科研委外合作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制度21项,初步建立了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预算调整权,促进了科技创新效率和质量提升;为了给科研人员减负,保证他们全身心投入科技研发工作中,四川中烟建立了信息共享、支撑有力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精简各类报表、强化服务意识,上线科技创新服务云平台,切实为科技工作“减负增效”。
“宽窄‘润甜香’品类构建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烟梗生物发酵实验线进入待料调试阶段,打通了工业化应用“最后一公里”……成立八年来,四川中烟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获授权专利941件,其中发明专利188件;发表SCI、EI等高水平论文51篇,9项成果入选CORESTA和TSRC报告,科技创新实力大幅提升。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展望未来,四川中烟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加注重以守正创新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更加注重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四川中烟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奋力书写改革创新的新答卷。”四川中烟主要负责人说。
绵阳卷烟厂组织员工进行技能培训。
成都卷烟厂卷包车间员工在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雪茄烟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人员在做实验。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