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奋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稳中有进, “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安徽中烟不忘回报社会,用情为群众办实事,用心关注基层复烤厂特殊用工群体,以实际行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一个就业岗位,承载着一个家庭幸福生活的希望。为国分忧,予民以惠,授人以渔,授业育人,安徽中烟作为国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行业担当精神,科学合理组织烟叶分级加工,为当地乡村妇女提供就业舞台,与她们共享企业发展红利。
务农务工并行不悖
烟叶复烤厂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工厂,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5月份是复烤厂的用工高峰期。原烟经工业企业驻点人员接收入库后,紧接着的便是招募分级工进一步挑选分级。
分级工群体多由中年妇女组成,这些从业者多数都是当地复烤厂周边农村居民中的贫困劳动力。考虑到实际情况,工业驻点人员会同复烤厂对分级用工的要求通常不会太高,年龄、学历等条件限制较为宽松。在这里,有只上过小学的,有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还有眼力好、动手快,单单因为腿脚活动不便而不为其他工厂所接受的……在农忙之余,这些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的淳朴乡村妇女,又放下手中的镰刀、锄头、背篓,再次奔赴“第二战场”——烟叶复烤厂,刻在骨子里的勤劳品性让他们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为家庭增收的机会。
当秋天的第一缕阳光自东方地平线缓缓升起,在安徽省凤阳县门台子镇不大不小的街道上,成群结对的“娘子军”谈笑着迈步走来,她们的目的地是当地的烟叶复烤厂,清冷的厂区因她们的到来一下子热闹起来,她们的辛勤劳动使得一片片“黄金叶”焕发出“生命第二春”。
每当烟叶收购加工季节的来临,烤厂里的分级车间就是一个号称“女儿国”的天地,一片片、一把把、一袋袋通黄剔透的烟叶金光熠熠,格外耀眼,无处不体现着烟季丰收的景象。通亮、宽敞、现代化的车间里蕴藏着五百多颗火热、勤劳的心,她们用自己纤细利落的双手、洒落滴滴辛勤的汗水,投身到烟叶加工产业工人队伍中,书写着属于她们自己的职业新篇章。
“俺们都来自周围的村庄,每年的烟季,安徽中烟公司都会将从种烟农户那儿收购来的烟叶拉到复烤厂来加工……这时候十里八村的乡亲都会赶着来,成为一名‘烟草外包工’,女的就来应聘分级工,男的应聘辅助工。俺们都乐意来复烤厂上班,搁这儿上班既不耽误种地,又平添一份不错的收入,在家门口上班,也方便照顾家里老人孩子。来到这里,即便是零基础,也会有安徽中烟驻点师傅们免费培训,他们大都是分级技师,水平很高,有他们的指导,不怕学不会挣不到钱。能得这样式的工作俺们都非常知足。”在分级车间当了十年外包工的张志平大姐缓缓道来,笑意充盈着精干的脸庞。
依托产业就业脱贫
轻轻一片烟叶,支撑一个产业。中国烟草烤烟国家标准设置42个等级,包含主组29个等级,副组13个等级。在现有技术手段上,分级工序还无法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烟叶复烤厂往往需要动用大量分级劳工分拣定级,烟叶分级过程费工、费时、费力。恰恰是因这样一道暂时无法用机器代替人工“关卡”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一些乡村妇女群体就业的希望。
李彩芝同样是复烤厂的一名分级工人,不同的是李大姐的家庭困难超过多数普通人。曾几何时,对李大姐来说,如何增加家庭收入是她最大的心病,养家糊口的重任一度压得她喘不过气儿来。
儿时的李彩芝患上小儿麻痹症,身处那个年代的贫苦家庭,看病治病谈何容易?这一病也就宣告着她的左腿落下终身残疾。她28岁才结婚,女儿出生后,喝奶粉成了一家子最大的开支。李彩芝的丈夫为了省钱,小病没去瞧,引发心肌炎,又发展为心脏病,不能够再从事重体力活儿,家里的经济重担就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聊起那段苦难时光,李彩芝神情凝重:“那时候俺在家里种地、养养猪、养蜂……能挣钱的农活都干,一年也攒不了几个钱,后来儿子也出生了,这俩孩子的学费可是大麻烦呀。”
腿脚不便,外出打工的李彩芝被许多工厂拒之门外,几经辗转来到复烤厂应聘成为了一名烟叶分级工。 “我认烟叶认得很好的!厂里年年搞分级培训,老师都夸我眼力好,现在我已经是一名中级工了。”提到烟叶分级技术,李彩芝眼里闪着光。每月工资3500,这是李彩芝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丈夫的病治好了,两个孩子考上了大学,家里翻盖了新房子,苦尽甘来,日子变得愈发红火。“俺们两口子都会些手艺,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笑容在李大姐正能量的脸上绽放。
像李彩芝这样的农村贫苦妇女,因为腿脚不便不为用工单位所接受的例子不在少数,朴实、勤劳、坚强的她们哪怕一刻也不愿意向命运低头,来到复烤厂,成为分级工人,用自己的双手去触碰、感知、划分烟叶等级,挖掘烟叶潜在“生命价值”,依托烟草特色产业实现就业脱贫。
牵手中烟共同成长
华环复烤厂是安徽中烟“黄山”品牌示范性区域加工中心,在这里,安徽中烟原料部驻点人员积极开展分拣人员技能培训,与复烤厂协同建立分级工人储备、培训、管理一体化体系,提高分选技能、实现队伍稳定。在提升烟叶品质的同时,更是在帮助农民工培养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准,发挥“技术”与“规模”的乘数效应,助力乡村妇女真正意义上达到烟叶分级用工要求,尽快成为有技术的产业工人。
“这是月初新招的一批大姐,有的是第一次进厂务工,大多数没上过学,但干起农活来都是一把好手。为了更好更快的教会她们分级技术,我们与烤厂研究出了‘1320’分级培训模式,为了帮助她们尽快上岗,早一天拿上工钱。一个质检组长负责培训三个质检员,每个质检员‘承包’二十个分级学徒,60人小班级不同于传统填鸭式培训课堂,建立起的一环扣一环师徒制培训网络,培训效果显著。烤厂现拥有一支600余人的专业分级技术人员队伍,其中包括10—15人的烟叶分级专家,中高级以上烟叶分级技能人员占比达到41%。”安徽中烟驻厂巡检员高玲在挑选现场介绍到。
这一片片金黄通透的烟叶将这些为生活、为家庭奔波劳作、淳朴勤劳的村庄妇女聚在烟叶分级车间的狭小天地里,曾经忙碌在田间地头的她们逐渐适应了第二重身份,蜕变成为产业工人,转身为新时代的职业女性。大道至简,知易行难;天道酬勤,素履往之。看!不远处那红火的日子正在向她们每一个人“招手”。
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服务烟农、共享发展,收获幸福、共同成长,乡村妇女与烟叶加工的“梦幻联动”,堪称高质量就业的典范。以一片片烟叶为纽带,安徽中烟正与越来越多劳动者建立稳固“朋友圈”,展现出一幅幅产业帮扶、乡村振兴、勤劳致富的靓丽画卷。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