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年末收官还有不到40天,进入到最后冲刺的关键时刻。
以前10个月的目标进度和11月以来的市场表现,既有须臾松懈不得的压力,稳需求、稳销量、稳结构、稳增长在眼下还不同程度面临着一些新的、各有不同的问题和困难,最后这几周时间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大意,不能在临门一脚出了岔子、功亏一篑。也有一以贯之的紧锣密鼓、井然有序,按照行业统一的安排部署,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保持良好市场状态,以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目标更进一步加强和优化运行调控,从10月份就开始积极谋划、有序推进跨周期调节,全力以赴为今年收好官、明年开好局做足准备。
首要的任务,当然是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既然要求高质量,那就不是追求单纯数据层面的目标实现、任务完成,不简单以销量多、结构高、增长快论英雄,而更加关注实现目标的过程、质量和目标实现的状态、表现,只有基础牢、状态好、活力足才能保证经济运行的协调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也才是真正的稳中求进、进中有为。
更具体一点来看,评价目标任务完成的质量高不高——或者说,能不能体现高质量——关键要看两点,一看运行指标「是否合理」,「合理」包含了当前可承受的前提,不能突破市场的实际承载,体现了长远可持续的要求,不能破坏基础、牺牲状态、透支潜力。二看匹配度、稳定度,匹配度强调的是「两个坚决避免」,坚决避免脱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能力追求「揠苗助长」式的指标增长和结构提升,坚决避免只看眼前不管长远「透支未来」式的跨越发展和高速增长,贡献度要求的是在一如既往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基础上,还要努力关键时候发挥关键作用、特殊时期做出特殊贡献。
要达到这个要求,既要树牢系统思维、全局观念,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坚持「十六字」方针的严肃性、连续性,以每个企业的合理增长支撑整体的「增速合理」,在明确「增速合理」标准基础上,更加突出「贵在持续」,以当期的「增速合理」促进更长时期的「贵在持续」。
更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行业层面有拧紧龙头的决心意志,检验的是大家落地落实的能力质量。以保持良好市场状态、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为标尺,加强市场状态监测,不断调优化整库存水平、市场状态,统筹各价位产品供应,更大力度满足市场需求,保持供需动态平衡,进一步涵养好、维护好品牌活力和结构后劲。
更好地收官,就是为明年开局做更充分的准备。
在加强工作统筹衔接,提前谋划今年年末生产组织、元春旺季市场投放准备、物流运输配送安排这些基础性、技术性准备的前提上,考虑到外部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尤其持续至今的需求收缩、消费分化,或许不能只停留在内部的组织优化——既要由内向外,也要由外向内——更应该思考和准备的是,如何更好地面对、适应市场变化、需求收缩、消费分化,怎么样更好地抓好明年的元春销售。
事实上,以行业的组织能力、调控能力,尤其近些年积累下来更趋成熟、更为精细的技术经验,我们又充分的理由相信,能够为今年收官和明年开局做好最充分的准备、最周密的安排,数据呈现也会一如既往的理想而漂亮。
但就像我们反反复复讨论过的那样,投出去只是完成销售——库存转移——距离真正的消费还有「最后一公里」。以前市场环境好、需求相对旺盛的时候,投多一点、投快一点都是在抢抓销售时机,零售客户也有更加饱满的市场信心、备货热情,即便阶段性多了一点、快乐一点,状态有所下滑,只要节后一段时间的状态修复,就能迅速恢复到合理常态。
只是今年的情况不一样,年初投的节奏偏快、数量偏多、结构偏高,严格意义上,只是相对快了一点、多了一点、高了一点,但没想到节日消费的热闹有余、内涵不足,将正常变得不够正常、合理变得不太合理,节日过后消费复苏低于预期、消费分化超出预期,不仅延缓了后续的状态修复,不得不以量换价,也实打实的影响到了销量增长、结构提升。
新一年的情况会好起来吗?明年的元春消费会旺起来吗?确实有企稳回升的迹象,也有不断好转的信号,但恐怕还是不能过于乐观,把困难问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准备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终归是没有错的。
如果过去更多在供给端做投放文章,重在保持「紧平衡」状态,强调控的严肃性,今年以更大的精力花在需求端发力,以更大力度——积极跟进、有效满足——来调动市场需求、激发市场活力,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从源头上、根本上为保持良好市场状态、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元春销售时机的把握,尤其明年开局的市场准备,还不能停留在需求满足这个层面。现在的问题,不是没得选、选不到,而是消费者的预期、信心和钱包都不支持任性的选、选更好的。接下来要做的,是在有得选的基础上,还要诱惑消费者,要让消费者欲罢不能。无论节礼也好,悦己也罢,都还要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合理性、必要性,
所以,为明年开局做好准备不只是——内部测算——多少货源准备,多少结构数量,多快节奏进度,不能单看自己的指标完成,还需要更大力度、更多精力——外部视角——用在激发节礼消费上,用在零售终端的消费引导上,围绕明年元春时节烘托节日氛围、营造节礼仪式感,也应当写入年末的工作清单。
说到这里,其实都谈不上给出了多么具体的建议,只是希望以更多市场导向、需求导向来为明年元春季节做好准备,而不是算出来、投出来「开门红」。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