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即将结束。对于二季度乃至上半年,5月份都是至关重要的承上启下。一方面,5月份抓住了、抓好了——二季度就有了把握,就能保证整个上半年的目标进度、任务完成——为保持良好市场状态赢得调控主动,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创造有利条件,进而为全年经济运行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奠定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确保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双过半」——是当前最为重要的阶段目标、中心工作,不仅5月份的运行调控要服从于、服务于这个目标,同时考虑到5月份在时间、节奏上具备调控的空间、弹性,有必要根据市场状态、结合目标进度抓紧时间、抓住机会做提前量、前瞻性的优化提升,进一步巩固稳的基础和进的势头。
从1-4月份的目标进度看,有基础。今年以来,立足积极有效的跨周期调节,抓早抓好元春旺季市场销售、客户服务,精准精细实施运行调控,前4个月产销整体协调平衡,产品结构稳步提升,重点品牌稳健成长,运行质量持续提升,主要经济运行指标符合年初预期、达到目标进度,特别是3月份以来,积极地克服外部压力,优化投放策略,抓紧状态修复。
从5月份当月的情况看,还有压力。尽管行业指标还不错,日均销量也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但消费活力不足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只要工作日一有出入,就迅速还原到销量增减变化上来,而结构提升的压力仍然不小,增长乏力只是外部表现,不仅状态修复的过程、难度超出预期,而且提振状态的质量、效果远低于预期。
目前来看,高端市场、高端品牌的增长压力、状态压力、市场压力还是非常大,一边是比大盘更严重的状态修复过程拉长,另一边是以量换价、以价促量进入到临界点,不仅调控难度增大、效果减弱,增长压力又反过来影响并加重调控难度。此外,大量高端新品投放之后,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需求牵引、增量激发,反而形成了赛道拥挤、资源分散。
考虑到外部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尤其消费复苏低于预期、消费分化超出预期,截止目前所实现的目标进度、状态表现,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双过半」,已然不易,要对外部变化和压力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保持更加清醒的头脑,既要避免和防止麻痹大意,更要做面对更大困难的更充分准备。
也正因为此,要确保「双过半」,还要实现高质量的「双过半」。
第一,目标要务实。对于经济运行——在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基础上——总的要求是保持经济运行与宏观经济的匹配度,稳定对宏观经济的贡献度,与消费水平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不要急躁冒进、贪高求快,用不着目标分解层层加码,核心在支撑目标实现的基础和状态,匹配度越高,贡献度越稳,适应度越好,越可持续。
第二,节奏要合理。之所以将5月份看得很重,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争取运行调控的主动,不能到6月份来大的动作,导致忽快忽慢、忽高忽低,慢的时候使劲压,快的时候一刀切,去年年末卓有成效且有条不紊的跨周期调节,既为今年的「开门红」创造了条件,也积累了成熟的调控经验,也就是不断提升运行调控的针对性、预见性、系统性。
第三,状态要可持续。对于状态的重视,已经形成充分的行动自觉,也从根本上支撑起好的额状态,现在要解决的是,一是对市场状态有科学研判、清醒头脑;二是对状态提振的压力和难度要有充分准备;三是在投放建设之外,要有提振状态的新的思路、方法和工具,要在调动需求上下更大功夫,以需求活力来支撑状态可持续。
第四,结构要涵养活力。在结构提升的三种风险中,我和朋友们讨论了结构提升所面临的压力风险和提升提升的短板弱项,其核心是克服手段单一、路径依赖,防止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涵养结构活力的根本在于维护好品牌的价值感、鲜活感,同时还要努力用新技术、新产品、新风格来满足需求、适应需求、引领需求。
归纳起来,就是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稳定性是基础。在推进行业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中,「稳定贡献」被摆在了极其关键、非常突出的位置,这既体现了行业的大局意识、担当精神,也对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也就是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之前保持了较长时间的稳定性,但并不意味着持续稳、一直稳,面对新情况、新变化,跑得快不是本事,跑得远才是水平。
协调性的关键,既看与宏观经济相匹配,与消费水平相适应,也要看不同区域、不同市场、不同品牌的协调发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协调性主要体现在供需平衡,也就是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更加尊重市场需求,更大力度满足需求、服务需求,最大程度稳定刚需基本盘,最大限度调动结构活力。
可持续性,从「总量控制、稍紧平衡」到「十六字」调控方针,既看当期的「增速合理」,不只是在快的时候能够平稳地减速,更看不够快的时候能够快起来;更看长远的「贵在持续」,对市场需求来不得半点挑肥拣瘦,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既要防止消费者被新的消费兴趣卷走,又要将消费意愿、消费结构、消费习惯持续不断地巩固下去。
所有的一切,最终要看5月份过后,市场状态——尤其高端市场、高端烟——能不能有更积极的提振,「双过半」最终离不开、体现为好状态。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