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虽然我国控烟的立法步伐不断加快升级,近些年多地陆续修订或出台控烟政策,严格限制公共场所等区域的吸烟行为。但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在实施过程中,公共场所“烟火”依然难以完全熄灭。如何弥补监管空白、完善戒烟服务,考验着执法管理者的智慧。
反思总结,完善相关措施。
想做好公共场所控烟工作,必须反思总结,完善相关措施。对于监管部门不仅要赋予监管权,更要赋予执法权。各公共场所的相关主管部门要积极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相关条例,严肃加强监管,对违反公共场所禁控烟条例的人员给予相应的教育处罚。对多部门联合执法监管的,要统一标准,统一尺度,公平公正公开监督,要坚决防止和杜绝各行其是,相互推诿,相互扯皮。为积极营造无烟环境,创造大众期待的清净、干净舒适的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管理机制,科学协调执法。
目前公共场所控烟工作的最大难题在于监管问题,也就是如何监管,如何有效监管?这需要努力探索创新的监管机制,科学协调执法。
要改变由单一卫生行政部门一家负责控烟监管的模式,转变为由教育、文化、旅游、体育、交通运输、公安机关等多部门在各自行业或者领域内实施控制吸烟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采取多部门执法,可以解决监管空挡,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控烟法规的实施需要多部门联合,但同样需要一个协调机制,建立起执法责任制,让社会充分了解控烟执法情况。对于违法吸烟者的惩戒“升级”同样是重要手段,建议除了对被查处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曝光外,还将把违法吸烟行为纳入信用信息档案,以达到联合惩戒的目标。同时要加强对“新烟种”如电子烟的的监管。因为电子烟完全符合烟草制品的特征,并渐渐成为不少年轻烟民追捧的新选择,应尽快纳入监管范围之内。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