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买东西就像去实体店,不方便比价。还是货架电商方便,一搜一堆相关商品就出来了,价格、发货地、销售量等信息一目了然。”
近期,笔者在一篇关于货架电商的文章下看到这样一条评论,该评论获得了数千赞,已被高亮显示。
从各类零售商业网站的相关报道中,我们也能够“嗅”出当下年轻人在线上平台的消费风向——相较以往在直播间来了“兴致”的冲动购物,更乐于选择从性价比、商品质量、服务质量等层面满足他们对消费本质需求的货架电商。
从货架电商出发,到长时间“泡”在直播间里的“买买买”,再到回流货架电商,年轻人购物选择的变迁有着怎样的底层逻辑?
不妨从因直播带货而兴起的直播电商说起。直播电商也被称为兴趣电商,是直播平台通过大数据算法,以短视频、直播推荐等形式激起消费者潜在购物欲望,进而完成交易的经营模式。如果说货架电商以“人找货”为主,那么兴趣电商则侧重于“货找人”。
过去的几年里,兴趣电商的确掀起了一股热潮,以不同于货架电商的新鲜体验吸引了一批年轻、有消费能力且乐于追赶潮流的粉丝。
“刷视频刷到带货的,感觉这个东西很有意思,就买了。”“一般刷到有兴趣的就会点进去看看。”“很多时候都是看到低价,就冲动购物了。”
从粉丝们的反馈中,可以窥见这一运营模式“流量入口众多,能较快触达目标消费者,并以低价作为‘护城河’迅速激发购物兴趣”的优势。
然而,这种依靠“一时兴起”的运营模式也存在着天然的“短板”。直播间供应的商品品类相对单一,且不得不依赖于外部的供应链甚至外部平台的商品供给,靠“低价”和“冲动”换来的用户消费黏性不够强,当低价“护城河”消失,消费者重新回归理性,流量阵地并不稳固。
当越来越多消费者在直播间不再热情满满地“抢抢抢”“买买买”,而是更加关注“是不是正品、物流几天能送到、直播间下单是否最低价、退换货是否方便、物流是不是能送上门”等信息时,他们内心的“天平”已经不自觉地倾向于能够给予更多购物“安全感”的货架电商。
而一直处在“灯火阑珊处”的货架电商,也适时“张开双臂”,依托供应链优势,在不断延伸货架“长度”、品类“宽度”的同时,逐步抹平了与直播间“最低价”之间的价格差距。此外,他们还通过引进在线比价系统、持续优化线上商城交互界面、深入探索即时配送以及梳理优化售后服务保障机制等方式,展现出服务好消费者的决心。
此消彼长,消费者自然会产生回流。即使是直播电商行业的头部企业,也开始通过将线上商城添加至首页、推出线上超市等方式,有意识地向货架电商发力。
对货架电商来讲,如何更好地留住回来的“流量”同样至关重要。在继续深耕优势领域的基础上,有越来越多玩家意识到,货架电商与直播带货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让货架融入更多“直播”元素,能够更好地盘活商品资源,优化用户的消费体验。
可以预见的是,不论是货架电商拥抱直播,还是直播电商进军货架,都是电商发展绕不开的下一站。在竞争逐步趋于稳定后,聚焦用户需求、围绕用户体验展开的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未来的方向,服务和履约将会是电商间新的战场。
廉心清风 筑未来沐黔烟 贵州烟草商业廉洁文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