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冯茜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参加ISO/TC126第34次大会。 郑州院供图
人物简介:
冯茜,现任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国际标准化室主任,2015年以来兼任国际标准化组织/烟草及烟草制品技术委员会/烟叶分技术委员会(ISO/TC126/SC2)副主席。主持完成2项我国牵头的国际标准,参与21项国际标准和11个国际标准工作组及特别工作组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7项国家标准(GB)的制定,参与完成12项国家标准的制定;主持完成5项行业标准的制定,参与完成15项行业标准的制定。在烟叶复烤领域,参与制定了YC/T146和YC/T147复烤加工领域2项重要行业标准,负责起草了复烤加工领域企业清洁生产的评价准则。曾获国家烟草专卖局通令嘉奖1次,获中国烟草总公司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三等奖2项,获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关于标准,有这样一种说法: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产业化。”
“这句话有一定道理,说明了标准的重要性。”对于记者的话,烟草行业烟叶调制和复烤加工方向学科带头人、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国际标准化室主任冯茜说,“一流的企业不仅产品和品牌做得好,其标准也一定是做得非常好的。一项国际标准的制定,不仅仅是话语主导权和竞争力的体现,更涉及巨大政治和经济利益。”
6月13日,与冯茜的对话在位于郑州烟草研究院办公楼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烟草及烟草制品技术委员会/烟叶分技术委员会联合秘书处所在地展开。
冰火考验,实现我国烟草国际标准“零”的突破
“2008年1月5日和2月6日。”提及在国际标准领域印象最为深刻的时间,冯茜脱口而出,“冰火两重天,今生难忘。”
2008年1月5日,我国提出的第一项烟草国际标准提案“烟草及烟草制品 箱内片烟密度偏差率的无损检测 电离辐射法”能否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立项,将在这一天揭晓。这个提案是冯茜在中国烟草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郑州烟草研究院等单位既有工作基础上提出的。为了这个提案,她和所带领的项目组已经工作将近一年时间。项目启动后,他们认真学习了解ISO的规则,积极争取ISO下设的烟草及烟草制品技术委员会(TC126,即Technical Committee 126)各国代表的支持。
按照事先估计,这个项目应该能获得足够多的赞成票并立项。但是1月5日提案投票截止时,结果显示项目落选。
“当时我们有充足的信心立项:一是项目本身没有问题,二是我们与相关国家做了充分沟通。”冯茜表示,对于ISO规则的充分尊重和运用,加上足够的实力和自信,使她在失败几成定局的情况下保持了沉着冷静。
冯茜反复分析投票结果,迅速查明原因:有两个国家原本是同意立项的,但一个因为国内条件落后无法连接互联网,另一个因为忘记投票截止日期而没有投票,这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冯茜立即通过电子邮件向TC126主席和秘书长反映真实情况,并积极联络出现问题的两国代表补交投票,并促使TC126秘书处对投票结果重新统计。
2008年2月6日,正值中国大年三十,冯茜正在德国参加TC126下设一个工作组的会议。TC126的主席亲口告诉她,“烟草及烟草制品 箱内片烟密度偏差率的无损检测 电离辐射法”提案正式在ISO立项了。同时,ISO也确定冯茜为该项目的召集人和负责人。
之后,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在郑州院、中烟机械集团公司等行业单位的大力协助下,项目组集中力量攻关,顺利闯过了工作组草案、委员会草案、国际标准草案、最终国际标准草案等各个“关卡”。2010年4月15日,“烟草及烟草制品 箱内片烟密度偏差率的无损检测 电离辐射法”国际标准正式被ISO发布,提前一年完成预定各项工作。
“首先,国际标准牵涉面广,我们必须要依靠国家和整个烟草行业;其次,一定要遵守并学会运用ISO各项规则。”冯茜说,实现我国烟草行业制定国际标准“零”的突破,给予了大家更大的信心。特别是经过努力争取,TC126下设的烟叶分技术委员会的联合秘书处设在了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为今后的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乘势而上,第二项国际标准从容发布
“烟草及烟草制品箱内片烟密度偏差率的无损检测 电离辐射法”国际标准项目成功立项后,冯茜和她的团队又瞄准另一项标准——“卷烟端部掉落烟丝的测定”。
烟草及烟草制品技术委员会/物理及尺寸测试分技术委员会(ISO/TC126/SC1)针对“卷烟端部掉落烟丝的测定”已制定了两项国际标准,采用的方法分别为“旋转笼法”(ISO 3550-1:1997)和“旋转箱法”(ISO 3550-2:1997)。这两种方法分别适用于卷烟制造包装和流通消费环节。我国已将该两项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旋转笼法)和行业标准(旋转箱法),并针对其中存在的技术缺陷,组织行业内外有关单位开展了4年多的深入研究,制定了“卷烟端部掉落烟丝的测定 振动法”国家标准(GB/T 22823.17-2009)。
2010年10月27日,烟草及烟草制品技术委员会/物理及尺寸测试分技术委员会第28次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我国代表团在参会期间积极沟通,并在会上陈述了有关振动法的进一步研究报告,再次指出了振动法与旋转笼法和旋转箱法的区别之处和优点所在。最终,由我国提出的第二个烟草类国际标准项目“卷烟端部掉落烟丝的测定 振动法”(ISO 3550-3)再次成功立项,会议提名冯茜为项目负责人。
作为项目负责人,冯茜一直在负责整个项目的规划、方案设计、方法研究、共同实验的组织与实施、数据分析、标准编制等技术工作。
2015年10月,“卷烟端部掉落烟丝的测定 振动法”被批准。这个标准首次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写入该国际标准,突破了该技术领域德、法两国长期的技术垄断局面,并成功地将中国国家标准直接提升为ISO标准,再次在国际领域证明我国烟草行业的实力。
肩负使命,她将目光瞄准未来发展
6月13日,已经于2018年6月被批准实施的《打叶复烤企业清洁生产评价准则》拟申报中国烟草总公司第六届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的推荐答辩在郑州院进行。
冯茜介绍说,这个标准规定了打叶复烤企业清洁生产的要求及其评价,为打叶复烤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活动提供了导向和技术支撑,有力促进了打叶复烤企业清洁生产意识和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
冯茜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规划、实施及协调,包括现状调研、确定研究思路和实施方案,并负责组织项目的宣贯。
作为行业烟叶调制和复烤加工方向的学科带头人,这是冯茜带领团队继制定烟草行业首个打叶复烤方面的标准之后,又一次在推动打叶复烤方面作出的贡献。
1986年,烟草行业第一条打叶复烤线在云南楚雄落成。之后十几年的时间里,各地烟叶复烤企业都在探索生产和产品领域的标准,但是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
1995年转入标准化领域工作的冯茜将自己的工作目标对准了这个领域。经过与各有关单位的紧密配合,2001年,“YC/T146”和“YC/T147”烟草行业标准发布,成为烟叶复烤领域过程和产品的生产标准,有力提升了烟草行业复烤的技术水平和烟叶质量,支撑了大品牌建设。
近年来,“绿色发展”成为我国新发展理念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3月,由冯茜负责组织修订的《卷烟企业清洁生产评价准则》正式发布实施,有力地提升了卷烟企业的清洁生产意识和环境管理水平。
众所周知,复烤企业的清洁生产相对而言更难做——一是企业类型较多,有工业主导型、商业主导型、工商共同参与型等;二是其工作环境更为复杂;三是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如何制定出符合全行业的标准,成为冯茜与团队首先考虑的目标。
“绿色生产、生态发展是一项事关长远、为了人类明天更美好的大事,我们必须做好。”冯茜说,经过与多家复烤企业的多次协商调查,他们成功制定了《打叶复烤企业清洁生产评价准则》,形成了一套包括6个一级指标、28个具体指标的评价体系,实现了打叶复烤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清洁生产,通过清洁能源、清洁过程、清洁材料、清洁产品,实现了节能、降耗、减废、增效,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管理水平的提升、环保效益的增加、生产技术的改进。
相对于“清洁生产是为了人类明天更美好”,冯茜心中还有一个“明天”,那就是对年轻人才的培养。
“80后”工作人员赵继俊深有感触地说:“从冯主任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她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丝毫不输年轻人,她经常教导我们做科研工作要有创新精神,一定要不怕困难、不怕吃苦。这种实事求是、严谨执著的科研精神,是我们年轻人应该认真学习的。”
不仅赵继俊,郑州院自己培养的博士丁丽、引进的德国莱比锡大学博士陈志浩等,都在冯茜的谆谆教导中受益匪浅。
“严师,益友。”这是三位后辈对冯茜的评价。
“未来属于他们,带领他们为继续增强我国烟草行业的国际话语权而努力,我责
重庆中烟,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